点击 783回复 0 原帖 2021-07-02 00:42

中国古典园林用竹-园林观赏竹种的分类-园林观赏竹的繁殖与管理-日本观赏竹种的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用竹-园林观赏竹种的分类-园林观赏竹的繁殖与管理-日本观赏竹种的分类

一、中国古典园林用竹

早在周朝《穆天子传》载“天子西征,至于玄池,及树之竹,是曰竹林。”《拾遗记》载“始皇起虚明台,穷四方之珍,得云岗素竹。”可见,秦始皇就把云岗竹子作为珍品引种于咸阳宫庭园林中。

汉代皇家甘泉宫设有竹宫。寇恂伐湛国竹子做箭百万余。“梁孝王东克方三百里,即菟园也,多植竹,中有修竹园。”西汉在今周至县特设竹监司。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他们爱竹、敬竹,宴集于竹林中,寓情于竹。后魏《洛阳树蓝记》记载北魏洛阳显赫贵族的私家园“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如景明寺“竹松兰主,垂列阶墀”;永明寺“庭到修竹,檐拂高松”;北魏高阳王雍宅“其竹林鱼地体禁苑,芳草如积,珍木连阴。”《诸宫故事》载梁元帝在江陵建湘东苑,苑中建有修竹堂。

唐代名园相川别业,就是王维在陕西兰田终南山麓亲自规划建造的自然山水园林,其中沿溪边竹林面建的“竹里馆”。杜甫“平生慈息地。必种数竿竹”。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把司马宅装扮得“春风北户千茎竹,晚日东南一树花”。

宋代僧赞宁《笋谱》。寿山良岳是宋徽宗赵桔参与设计的宋代写意山水园的代表,园中以竹景命名的景点有斑竹麓、胜筠庵等。

徽宗亲撰《良岳记》中载竹景云“北岸万竹苍翠蓊郁,仰不见明”。

《洛阳名国记》其中以竹景取胜的有十处。归仁园以搜集种植各种观赏植物为主,“中有竹千亩”;神宗时节度使苗授私国苗师园中植有“竹万竿,皆大满二、三围,疏筠琅霞,如碧玉椽”。司马光的独乐园“前后多植美竹,为清暑之所”,全园以竹造景,且用竹子及自然景物作为划分景区的手段或过渡媒介。

周密在《吴兴园林记》中载南宋吴兴私家园林三十四处,最U竹景取胜的为“在城之东,多竹石之胜”的叶氏园。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载“竹凡隙地皆植之”。

宋代,“梅兰竹菊”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的园林意境开始形成。南宋辛弃疾的“带湖新居”中“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林景曦有"种梅百本,与乔树、修篁为岁寒友”。

明代,王世贞载录的金陵三十六处园林均有竹景。其中有徐达西园的修竹“数万挺”,万竹园的“碧玉数万挺,纵横将二三顷许”和同春园的“亭下有泉,泉外种竹千竿,泉水流过发出声响,琅拔成韵”。

此外,无论是苏州的拙政园、无锡的寄畅园、上海的豫园,还是吴江的谐赏园等江南私家园林,都有大量的竹子造景,竹与石、与亭、与水、与园路的组合都是巧夺天工。

与此同时,北京园林用竹也甚为普遍,以竹景取胜的有万附马的曲水园,据刘侗《帝京景物略》载“燕不绕水与竹,而国统之。”。卧佛寺“其南岸皆竹,竹皆溪周而石倚之”。

明末计成著名的造园论著《国冶》一书对竹子造园意境创作总结为“竹坞寻幽”、“结茅竹里”、“移竹当窗”等艺术创作手法。

清代江南园林中用竹最成功的有扬州的个园、南京的随园、芥子园,苏州的留国、狮子林、恰园、沧浪亭、西园等。无论是用竹作主景、成竹林分隔景区、辟通幽竹径、配画题武树丛、成粉墙竹影,还是漏窗竹景都充分展示了竹子的蝉娟挺秀、意态潇然。

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广东顺德清辉园中辟有“竹苑”景区,园内修竹与竹苑正门的对联“风过有声皆竹韵;明月无处无花香”一起衬托了竹苑的雅静风貌。

郑板桥曾在他的《竹石》中描写了竹子造园意境“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他无多,其费亦无多也。”

二、园林观赏竹种的分类

(一)、按形态分类

按地下茎类型分类,参看“竹类植物地下茎类型”部分。

(二)、按竹子大小分

1、大型竹种

毛竹、粉单竹、慈竹、绿竹、青皮竹、淡竹、紫线青皮竹、绿篱竹、黄金间碧玉竹、花毛竹、梁山慈竹、吊丝竹、花吊丝竹等。

2、中型竹种

茶秆竹、孝顺竹、银丝竹、崖州竹、黄槽竹、金镶玉竹、银明竹、金明竹、斑竹、筠竹、紫竹、螺节竹、筇竹、唐竹等。

3、小型竹种

凤尾竹、倭竹、翠竹、菲白竹、佛肚竹、菲黄竹、山白竹、鹅毛竹、阔叶箬竹、矢竹、辣韭矢竹、苗竹子、华箬竹等。

(三)、观秆竹类

1、秆形

方竹、螺节竹;大佛肚竹、佛肚竹、罗汉竹、龟甲竹、辣韭矢竹、肿节竹等;筇竹、肿节苦竹、少花肿节竹等。

2、秆色

(1)紫色:紫竹、刺黑竹、筇竹、白目暗竹、业平竹;

(2)黄色:黄皮桂竹、黄皮京竹、黄皮刚竹、金竹、安吉金竹;

(3)白色:粉单竹、粉麻竹、绿粉竹、梁山慈竹、华丝竹;

(4)秆绿色:节间或沟槽有黄色条纹:银丝竹、花巨竹、黄槽石绿竹、黄槽刚竹、银明竹、绿皮黄筋竹;

(5)秆黄色:节间或沟槽有绿色条纹:小琴丝竹、黄金问碧玉竹、花吊丝竹、金镶玉竹、花毛竹、金明竹、金竹、黄皮乌哺鸡竹、花秆哺鸡竹、紫条纹慈竹;

(6)秆具其他色彩斑纹。斑竹、筠竹、紫蒲头石竹、紫线青皮竹、撑篙竹、白目暗竹、红壳竹。

(四)、观叶竹类

1、叶型:宽型:箬竹、华答竹等;狭长型:大明竹等。

2、叶色

(1)叶绿色具白色条纹:小寒竹、菲白竹、铺地竹、白纹阴阳竹、白纹东根世。

(2)叶具其它色彩条纹:黄条金刚竹、菲黄竹、山白竹。

(五)、依竹林用途分

1、大面积竹林

毛竹、淡竹、桂竹、刚竹、茶秆竹、花毛竹、粉单竹、慈竹、绿竹、青皮竹、紫线青皮竹、撑篙竹、车简竹、细粉单竹、麻竹等大型竹种。

2、片植、点缀

大中型竹种均可,尤以秆形奇特、姿态秀丽的竹种为佳,如斑竹、紫竹、方竹、黄金间碧玉、螺节竹、佛肚竹、龟甲竹、罗汉竹、金镶玉竹、银丝竹、粉单竹、筠竹、花毛竹、金竹、大明竹等。

3、绿篱:以丛生竹、混生竹为宜,如孝顺竹、青皮竹、慈竹、梁山慈竹、吊丝竹、花吊丝竹、慧竹、泰竹、凤尾竹、花孝顺竹、大明竹、矢竹、绿篱竹、观音竹等。

4、地被或护坡的镶边:最常见的是铺地竹、等竹、菲白竹、鹅毛竹、赤竹、倭竹、翠竹、菲黄竹、矢竹、黄条金刚竹等。

5、孤植:以色泽鲜艳、姿态秀丽的丛生竹为佳,如孝顺竹、花孝顺竹、凤尾竹、佛肚竹、黄金间碧玉、碧玉间黄金、慈竹、紫线青皮竹、崖州竹、大琴丝、银丝竹等。

6、盆景用竹:以秆形奇特或有斑纹,枝叶秀美的中小型竹种为宜。如佛肚竹、凤尾竹、菲白竹、菲黄竹、方竹、筇竹、肿节竹、罗汉竹、黄槽竹、金镶玉竹、螺节竹、斑竹、紫竹、鹅毛竹、倭竹、翠竹、辣韭矢竹、白纹阴阳竹等。

7、障景如茶秆竹、苦竹、孝顺竹、花孝顺竹、矢竹、垂枝苦竹等密生性竹种为佳。

(六)、园林观赏用竹:园林用竹类型,按其性质、范围及形式可分为竹林、专类竹园、庭园及盆景、竹建筑等数种。

1、竹林:这是一种大面积的竹类造林,如竹山、竹坡、水库周围竹林。

2、专类竹园:专类竹园主要有竹类公园、竹类植物园和私家竹园3种类型。

3、庭园:庭园用竹是竹子造景的主要部分、配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1)、以竹为主景,创造各种竹林景观;

(2)竹类植物与园林建筑物、路景、山水、岩石的组景。

4、盆景:盆景要求竹株矮小。竹子矮化的的方法有:剥箨法、药物处理法、瘠土栽培法、控制水肥法、播种法、竹鞭繁殖矮化法。

5、竹建筑:远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就利用竹子建造房舍。用竹建楼,在南北朝时称“于栏”。北宋《营造法式》专门有“竹作”篇论述竹子在建筑上的作用范围、施工技术规范,“黄岗竹楼”驰名至今。我国滇南傣族、景颇族人民居住的“竹楼”,很具民族特色。

由于竹子秆形、色泽有别于其他建材,具有特殊韵味。近年来,竹亭、竹舍、竹廊等竹建筑园林艺术大为兴起。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这种配植是中国式园林植物的特色。

三、园林观赏竹的繁殖与管理:

(一)、园林观赏竹的繁殖: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散生竹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移竹造林、移鞭造林、截秆移蔸造林等,其中实生苗造林法是以苗繁苗。建立永久的竹苗生产基地,是解决母竹来源少,多快好省地扩大竹林面积的有效途径之一。

丛生竹的繁殖方法主要有移竹造林和埋秆育苗造林。其中埋秆育苗造林可分为压条埋秆、原条埋秆和埋节3种,而埋节又分为平埋竹节、斜埋竹节、直埋竹节3种,以斜埋成活率较高.一般双节段育苗采用平埋,单节段育苗则以斜埋、直埋为多。

混生竹既有竹鞭系统,又有根蔸系统,生长繁殖的特性介于散生竹和丛生竹之间,因此繁殖方法可以两者皆而有之。

移栽竹子的季节,以该竹子出笋前1~2个月为宜。但事实上最好的季节取决于:出笋期、抗寒性、气候变化等三个因素。我国江南地区,刚竹属的竹种(毛竹、早竹、淡竹等),应在1~2月份移栽;苦竹属、唐竹属的竹种,应在2~3月份移栽丛生竹类的竹种,应在3~5月份移栽;方竹属的竹种,应在5~6月份移栽。

移栽母竹以鞭龄1~3年生、秆龄1~2年生为最好。移栽时,栽植穴应大于母竹宿土和鞭根盘的1.5倍。穴底铺上营养上,竹蔸盖土10cm左右。栽后在覆土上盖一层1~2cm厚的稻草。栽后2周内,必须每天浇水1~2次。

(二)、园林现赏竹的管理

1、中耕除草:在大片的竹子风景林中,应每年进行1~2次中耕除草,两者同时进行。中耕在6~7月进行,深度8~10cm,中耕松土后,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透气性,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除草后,将所除杂草保留林间,使之腐烂作肥料。

2、施肥培土:因竹地下茎分布浅,除草后应同时培土,以便杂草腐烂,利于吸收。肥料不充分,竹秆生长不良,新绿也过早消失,为使庭园每年能生长许多健壮竹,应施用氮、磷、钾、硅肥,尤以有机肥为佳。

3、灌溉排涝:竹类喜温暖湿润,笋更甚,所以有“雨后春笋”之说。在低洼地栽竹,雨季很容易被水淹,应及时排除积水,以免竹鞭根腐烂。

4、修剪:竹子最好是呈自然的柔软之姿,应尽可能避免修剪,以观赏其天然的姿态。但实际应用中,有些情况下的修剪是不可避免的。园路的四周在妨碍通行的时候应加以修剪。观秆的竹子,地上1m以内的枝应从贴秆基部切除使竹秆显露,以便更好地观赏其畸形姿态或色彩,修剪宜在6~7月份。

5、间伐:秆的间伐根据其目的(修景、遮蔽、防风及其它)以及伐竹的年龄、种类、秆与秆的间隔不同而不同。

(1)间伐时期:若利用竹秆,应在养分及水分流动少的休眠期(12~翌年1月)进行;若不利用竹秆,要在竹笋长成新生竹后进行。

(2)间伐强度:根据目的、种的特征不同而灵活确定。以遮蔽、防风为目的,要稍密些;以修景为目的,应稀疏些。希望形成许多秆林立的密生竹丛,间伐5~6年生的竹秆,但随着年龄的增加,竹秆的鲜绿色逐渐消失,应及时伐去变色的竹秆且与年龄大小无关。为了保持种的特性,应尽早伐去没有特征以及表现力(畸形、色彩、斑纹)差的竹秆。

四、日本观赏竹种的分类:

日本冈村、田中幸男(1988)著《日本的园艺竹种》中,把园艺竹种分为四类:

(一)、适合于与其它树种配植,具有一定高度的竹种

(1)高于5m,适于庭园、大门之间的林荫道或高楼大厦的四周成行种植如泰山竹、毛竹、金明孟宗竹、龟甲竹等。

(2)高3~4m,适于拐角和大庭园的四周单独或成丛栽植如苏方竹、黄金间碧玉、黄金竹、寒山竹、大明竹等。

(3)高2~4m,适于中等庭园与主要树种配植如黄金人面竹、银明人面竹、人面竹、紫竹、黄金竹、黄金间碧玉、四方竹、黄金方竹等。

(4)高2~3m,适用于中等庭园作点缀如红凤凰竹、斑条凤凰竹、凤凰竹、箭竹、斑条人面、紫竹、黄金竹、黄金间碧玉、四方竹、金明四方竹、黄金方竹、唐竹、白条唐竹、矢竹、辣韭矢竹等。

(5)高1.5~2m,适用于小型庭园作主要树种配植如黄金人面竹、银明人面竹、人面竹、紫竹、黄金竹、黄金间碧玉等。

(6)高2.5~2m,适用于小型庭园作次要点缀如红凤凰竹、绿凤凰竹、斑条凤凰竹、小叮竹、箭竹、寒竹、四方竹、黄金方竹、唐竹、白条唐竹、矢竹、辣韭矢竹等。

(7)高1.5~3m,适用于作外围天然绿篱如唐竹、寒山竹等。

(8)高1.5~2m,适用于作外国天然装饰绿篱如凤尾竹、桂竹、皮白竹、人面竹、阿龟竹等。

(9)高0.5~1m,适用于内部绿篱如小叮竹、寒竹等。

(10)高1.5~2m,适用住宅四周角落成行栽植如唐竹、白条唐竹、矢竹、曙矢竹等。

(二)、适合于作地表覆盖和乔木下环形绿洲的竹种

(11)高0.7~1m,用于栽培的大叶竹种如黄纹金带世、御殿场世、白曙千岛世、黄曙根曲竹、箬竹等。

(12)高0.3~0.5m,用于栽培的中叶竹种如斑条伊于世、白条椎谷世、黄纹椎谷世等。

(13)高0.3m,用于栽培的小叶何种如阿龟竹、稚子世、秃世、银带东根世、于吕岛世、美丽关东世等。

(三)、适合于协调地表,点缀假山或中、小型庭园中的高大竹种

(14)高0.7~1m,用于栽培的大叶竹种如隈世、黄纹金带世、御殿场世、矮鸡青纹千岛世等。

(15)高0.7~1m,用于栽培的中叶竹种如斑条伊予世、白条椎谷世、黄纹椎谷世等。

(16)高0.3m,用于栽培的小叶何种如阿龟竹、稚子世、秃世、美丽关东世等。

(四)、适合于盆栽的竹种

(17)高1.5~2m,适于3~5株栽植于直径40cm以上盆中竹种如金丝竹、泰山竹、金明盂宗竹、龟甲竹等。

(18)高1.5~2m,适于5~7株植于直径40cm以上盆中竹种如紫竹、云纹竹、人面竹、黄金竹、黄金间碧玉、四方竹、美丽方竹竹、白条唐竹等。

(19)高1.5m,适于5~10株栽植于直径40cm以上盆中竹种如凤凰竹、斑条凤凰竹、斑条凤凰、白纹阴阳竹、螺节竹、白纹东根世、辣韭矢竹、矢竹等。

(20)适于成丛地栽培在直径40以上盆中的竹种如箭竹、红凤凰竹、苏方竹等。

(21)高0.5~1m,适于5~10株栽植于直径30cm盆中,紧靠室外墙边的竹种如箭竹、红凤凰竹、凤凰竹、佛肚竹、寒竹、斑人人面竹等。

(22)适宜种植在直径小于20cm的盆中,用于室内装饰的竹种如阿龟竹、于吕岛竹、银带东根世、白条椎谷世、黄纹椎谷世等。

(23)适于种植在直径30cm以上的圆形、长方形等浅盆中的竹种如紫竹、姬淡竹、人面竹、稚子寒竹、四方竹、矢竹等。

(24)适于种植在直径小于30cm钱盆中的竹种如人面竹、姬淡竹、斑条人面竹、紫竹、稚子寒竹、四方竹、于吕岛竹、矢竹等。

(25)适于种植在庭园假山四周或小径旁的竹种如稚子世、白纹屋久岛世、白条椎谷世等。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