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471回复 0 原帖 2021-07-02 00:54

毛竹丰产技术

毛竹林产量和结构因子指标、培育技术、竹林砍伐和竹笋采收、毛竹丰产林营造、毛竹丰产林调查和产量计算

一、毛竹林产量和结构因子指标

各经营类型毛竹丰产林每度(两年)产量指标

分布区 中心区 边缘区
立地级 1 2 3 1 2
材或笋
材用竹林 19 - 17 - 15 - 17 - 15 -
笋材两用 12 3 10 2.5 8 2 10 2.5 9 2
笋用材林 - 8 - 6 - - - 5 - -

二、培育技术

(一)、材用毛竹林

1·:I立地级丰产林

(1)改善竹林结构:(表)

毛竹林丰产结构因子指标

分布区 中心区 边缘区
立地级 1 2 3 1 2
材用竹林 物种组成 10 10 10 10 10
(千株/hm2) 3.7-4.5 3.0-3.7 2.5-3.5 3.0-3.7 2.5-3.0
平均径(cm) 9-11 9-11 8-9 9-10 8-9
年龄(%) 1度 25 25 25 25 25
2度 25 25 25 25 25
2度 25 25 25 25 25
4度 25 25 25 25 25
笋材两用林 物种组成 10 10 10 10 10
(千株/hm2) 3.0-3.5 2.5-3.0 2.0-2.5 2.5-3.0 2.0-2.5
平均径(cm) 9-10 8-9 8-9 9-10 8-9
年龄(%) 1度 30 30 30 30 30
2度 30 30 30 30 30
2度 30 30 30 30 30
4度 10 10 10 10 10
笋用林 物种组成 10 10 - 10 -
(千株/hm2) 2.5-3.0 2.5-3.0 - 2.5-3.0 -
平均径(cm) 10 9 - 8-9 -
年龄(%) 1度 30 30 - 30 -
2度 30 30 - 30 -
2度 30 30 - 30 -
4度 10 10 - 10 -

(2)劈山:竹林立竹度大,林内杂灌少,一般不劈山,若杂草灌木茂盛时,7~8月劈山1次。

(3)垦复:每隔4~6年全垦1次,于发笋长竹当年盛夏或冬季进行,深翻30cm,清除树桩,竹蔸,老鞭等。

(4)施肥:为了加速达到表5—7中立竹度平均径因子指标,于孕笋年9~10月或竹笋春季出上前1个月施肥,每公顷施肥量为氮60kg、磷20kg、钾30kg或饼肥及其他速效性肥料。

2.:I:I立地级丰产林

(1)改善竹林结构:达到上(表)的指标。

(2)劈山:每年7~8月劈山互次。

(3)垦复。

(4)施肥。

3.:I:II:立地级丰产林

(1)改善竹林结构:达到(表)的指标。

(2)劈山。

(3)垦复:坡度25o以上的地段采用水平带状垦复。

(4)施肥。

(5)留笋养竹:选留健壮竹笋长竹,数量按不同立地级竹林结构指标确定,并均匀分布。

(二)、笋用毛竹林

(1)笋用毛竹林宜选择交通方便,向阳背风的工和11立地级的毛竹林。

(2)改善林分结构;达到表5—7中的指标。

(3)全垦深翻;每隔4年全垦1次,于大年的7~8月进行,或结合冬季挖笋时深翻,深度30cm以上,并注意减轻对幼、壮龄鞭的伤害。

(4)增施有机肥料:每年开沟施人厩肥6~st/hm2,或菜饼1~2t/hm2,有条件的地方可割草埋青,15~30t/hm2。

(5)铲山;每年7、10月各铲山1次,深10cm,且深埋露土幼、壮龄竹鞭。

(6)追肥:每年9~10月或2~3月施速效化肥1次。每公顷复合肥用量氮50kg、磷30kg、钾10kg。

(三)、笋材两用毛竹林

1.I立地级丰产林

(1)改善竹林结构:达到上(表)中的指标。

(2)劈山。

(3)垦复:每隔4~6年全垦1次.于出笋长竹当年7~8月进行,深30cm以上,清除树蔸、竹蔸、老鞭等。

(4)施肥:每年每公顷复合肥用量氮50kg、磷60kg、钾30kg,株穴施或沟施于孕笋期和竹笋出上前1个月施人。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竹叶、树叶和嫩柴草等)应尽量多施,以增加养分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2.:I:I立地级丰产林

(1)改善竹林结构二达到表5—7中的指标。

(2)劈山。

(3)垦复。

(4)施肥:每年每公顷复合肥用量氮105kg、磷42kg、钾21kg。

3.I:II立地级丰产林

(1)改善竹林结构;达到表5—7中指标.

(2)劈山b

(3)全垦:坡度25”以上的林地水平带状垦复,清除树蔸。

(4)施肥:每公顷每年施复合肥氮80kg、磷30kg、钾15kg。

有机肥料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应尽量多施。

(四)竹林保护(工)竹林病虫害的防治应贯彻综合防治,以营林为基础,调整竹林结构,加强管理,提高竹林对病虫害的自控能力。对竹蝗、竹毒蛾、竹螟、卵园蝽及毛竹枯梢病等危害性大的病虫害要认真预测预报.及早防治。做好病虫害的检疫。

(2)雪压、冰挂、风例等危害严重地方的竹林,应采取钧梢,减少损失。钩梢在10~11月进行,留枝15盘以上。

三、竹林砍伐和竹笋采收

(一)、竹林砍伐

(1)砍伐量:砍伐量应低于生长量,(式n=M-m)确定。

(2)砍伐年龄:竹子砍伐年龄为6~8年以上。

(3)砍伐季节:一般在出笋长竹年白露至翌年立春前砍伐。竹林孕笋和发笋长分期不可伐竹。

(4)砍伐方式;遵照“砍老留幼,砍密密疏,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进行择伐。对那些不到砍伐年龄的病虫竹、雪压竹、风倒竹应及时砍伐。应尽量降低伐根.伐桩不超过10cm,并随即将其劈破或打通节隔,以利腐烂。提倡带半个竹蔸砍伐,不仅可增加竹材重量,而且提高了利用价值。

(二)、竹笋采收

1、采笋原则

(1)笋用林:冬笋一次采收,或不采收。春笋除选留母竹外,全部采收。适量采收鞭笋b

(2)笋材两用林:除选目新竹数比笋用林多外,其余皆同.

(3)材用林:养竹为主,适当采笋。冬笋一般不采收或采收部分浅鞭冬笋。春季采收退笋和弱笋。

2、个体大小

(1)冬笋::150kg以下不采收;

(2)春笋:所采竹笋出土高度不超过40cm。

(3)鞭笋:长度一般不超过30cm。

3、采笋的留养付时间:冬笋在11~l月采收,春笋3月中旬至5月上旬采收,鞭笋在7~10月采收。开始时间南方早北方迟,阳坡早阴坡迟。材用林留笋养竹时间以竹笋出土早期和盛期为主。笋用林在盛期末,笋材两用林在盛期中留笋养竹。

4、采笋方式方法:冬笋结合冬季全垦一次性采收,在林地泥块松动或开裂处,用锄开穴采笋。春笋采收应从竹党处切断。竹笋采收时,应注意不伤损竹鞭、鞭芽和鞭根,并覆土。

四、毛竹丰产林营造

(一)造林:毛竹造林应抓好造林地选择,林地整理,造林密度,造林季节.母竹和竹苗规格以及挖掘、运输和栽植等技术环节。

1、造林地选择

(1)气候;年平均温度15~20℃,l月平均温度4~5℃,年降水量1,200mm以上。

(2)土壤:土层深度80cm以上,疏松、湿润、排水良好,腐殖质土在25cm以上的铝土或砂质壤土,pH4~7。

(3)地形:中心区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北边缘区选择海拔500m以下;西边缘区选择海拔600~800m的背风向阳的山谷、山麓地带;南边缘区选择海拔600m以上的山谷、山麓背风向阳地带,坡度小于300。

2、林地整理整地在造林前进行。

(1)全面整地:全面开垦造林地,深30cm,清除柯克、石块。适用于坡度25“以下的造林地。

(2)带状整地:采用水平带状开垦造林地,带宽和带距3~4m、余同全面整地。造林后1~2年内将未垦带轮流垦完,适用于坡度25”以上的造林地或劳力紧张的地区。

(3)块状整地:按造林密度定点块状开垦,余同带状整地。造林后l~2年内逐步拓展开垦范围至全垦状。

3.造林密度:移母竹造林,300~600株/hm2。实生小母竹造林,每600~750株/hm2。

4.造林季节一般在11~2月。北边缘区可适当迟些。

5.母竹规格:母竹应选择1~2年生,径3~6cm,分枝较低,枝叶茂盛,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健壮立竹。且其所连竹鞭具有5个以上的健壮侧芽。实生小母竹为1~2年生的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

6.母竹的挖掘和运输:挖掘母竹时,先找到母竹鞭的走向,然后截断竹鞭,留来鞭长20~30cm,去鞭长30~40cm,沿竹鞭两侧逐渐深挖,掘起母竹。挖母付时不要伤损侧芽、鞭根,也不要摇晃竹杆,以免损伤“螺丝钉”。竹蔸多带宿土.母竹留4~6盘枝叶砍去梢部,切口平滑不裂。用稻草或其他材料包扎竹蔸。运输途中不仅要覆盖,而且要及时洒水。

7.栽植:在整地时应挖好种植穴,移母竹造林要求穴长100~110cm,宽50~60cm,深40~50cm;实生小母竹造林穴长50~60cm,深40cm。先将表土垫于穴底,将竹子根盘置于穴中。根盘表面比穴面略高,然后填土,分层压实,使鞭根与土壤密接。填土接近盘表面时,浇1次透水待水渗完后覆土。在竹林周围培成龟背形。在风大处,须安支撑架,在种植穴的上方和两侧开排水沟。

8.成活率和发竹率成活率:要达到90%以上;发竹率达到85%以上。

(二)幼竹管护

(1)严禁放牧,及时防治病虫害。

(2)竹农套种;新造竹林l~2年内间种农作物,以短养长,以耕代抚。间种作物以豆类,花生,绿肥等为宜,不种芝麻,乔麦等耗肥量大的作物。间种以抚育竹林为主,中耕不能损伤竹鞭和鞭芽。农作物收获后秸秆匍于林地或翻埋土中。

(3)除草松土:若未间种农作物,则应除草松土。每年1~2次。分别于6~9月进行。直至竹林郁闷。杂草铺于林地或翻埋于土中。

(4)施肥灌溉:在栽植后不久于根盘两侧30cm处开沟施人1次有机肥。每公顷施厩肥20,000kg或土杂肥40,000kg。在每年的2月和9月施化肥。每次每公顷施肥量为氮75kg、磷45kg、钾30kg,株穴施。造林后根盘处盖草覆土保墒。若久旱不雨,土壤干燥,应及时灌溉。若林地积水时需及时排水。

(5)疏笋疏竹:及时疏去弱笋、小笋及退笋,保留健壮竹笋长成新竹。幼林期间,竹株过密,影响生长,应于秋冬疏伐。

五、毛竹丰产林调查和产量计算

(一)、毛竹丰产林调查

1、样地调查:毛竹丰产材调查采用样地调查。样地要充分代表竹林的立地条件.经营水平和竹林生长状况。样地面积不少于毛竹丰产林的3%,每块样地面积不少于200m2。

2、调查内容:

(1)竹林产地条件:地形条件中的海拔高、坡度、坡位、坡向等因子;土壤条件中的母岩、土种、厚度、质地、结构、颜色等因子。

(2)竹林经营情况:松土、施肥、劈山、砍伐等。

(3)竹林结构状况:物种组成、立竹度、年龄组成、平均径等。

(4)样地内每分调查:立竹编号、竹龄、胸径、枝下高等。

(5)精度要求:胸径0.1cm;枝下高0.1cm。

(二)、毛竹林产量和蓄积量计算

1、竹林产量:将样地中当年(度)新竹杆的重量,用其代表的竹林面积加权,计算出样地平均单位面积新竹竹杆重量,即竹林单位面积产量,再乘以丰产林面积,即竹林总产量。

2、竹林蓄积量:各龄立竹的竹杆重量之和,即竹林蓄积量。

3、竹杆重量计算方法

(1)竹杆以8龄全消立竹鲜重计算。如以“株/hm2表示,应辅以立竹的平均径。

(2)立竹径用直径围尺直接测出,或通过量得胸围长度进行换算。如用卡尺,必须取两个垂直方向的检尺的平均值为立竹径。

(3)伐倒竹子,去掉枝叶后,直接称重。

(4)竹材重量用7—3、4、5式计算。

4、竹笋、竹枝、竹壳产量计算

(1)竹笋产量:将样地内1年中所挖取的冬笋、春笋、鞭笋分别称重,以箨鲜重计量。用各样地所代替的竹林面积加权计算标准地单位面积上平均产量,再将它乘毛竹林面积,即毛竹林各类竹笋产量。

(2)竹枝、竹壳产量:以气干重计量。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