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683回复 0 原帖 2021-07-08 23:52

历史上江苏兰家艺兰用盆初探

历史上江苏兰家艺兰用盆初探

邱桂湘

在中国兰文化的历时长河中,江苏兰家在兰花品种选育、研究着述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艺过程中,他们自行设计定制专用兰盆亦为先行。现将所见江苏兰家艺兰用盆的相关资料,作一专题罗列,并试作讨论,以供参考。

一、江苏兰家定制的兰盆

据《兰苑纪事》载:清晚期苏州袁世俊《兰言略述》(1876),对养兰用盆提出要求,并定制白泥白釉圆盆,大小一套三只,在摆兰展时陈设用盆(套盆)。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定制专用兰盆的记述。

《兰苑纪事》还记述了一些江苏兰家在晚清、民国时期及解放初期专门设计定制兰盆的史况:沈渊如兰盆乳黄白砂,一套大小三只,镬底形,如意足,盆底孔较大[图1]。苏州姚姓(姚君玉、姚轩宇父子)定烧兰盆,盆底钤有“平江姚氏艺兰”一印,一套三只,白泥白釉,百余年物[图2]。常熟程建新定烧白泥白釉喇叭口盆,李君兰定烧白泥圆碳形盆,程元鼎宜兴定烧数百只喇叭形白泥高脚盆,周志强其前辈定烧白泥白釉高筒有脚兰盆。

上述之外,据遗存兰盆实物,民国时期还有宜兴顾桐荪定制的段泥腰线云足圆盆及圈足圆盆,底均钤篆书“菓园”椭圆章,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制品。无锡蒋东孚定制的紫泥粉浆高云足圆盆,底钤三枚楷书“孚”字章,一套三只[图3],比沈渊如盆约早20年。沈渊如定制的段泥圆筒形圈足大底孔蕙兰盆,大小一套三只,底钤“渊庐”“丁亥”“杨细春制”三枚印章(与春兰盆印款相同)[图4],是1947年制品。王云清定制仿沈渊如春兰、蕙兰盆,底均钤“槐庐”“丁亥”“杨细春制”三枚印章[图5]。王云清以“三槐堂”(明太仓王锡爵家族堂名)王氏家族自居,故所定制兰盆铭“槐庐”款,他是无锡三凤桥排骨店创始人。李菊芳定制仿顾桐荪兰盆,段泥双线云足圆形盆,底钤“景松书屋”“丁亥”“杨细春制”三枚印章[图6]。“景松书屋”系无锡盆景家李菊芳堂名,以此铭于其定制兰盆上。

新中国成立后,苏州沧浪亭公园兰室金余荣在宜兴定制三只一套白泥粗兰盆数百只。1956年沈渊如捐献部分兰花给国家,无锡市园林部门在城中公园建立兰室,并先后定制仿沈渊如段泥春兰盆及紫泥粉浆喇叭形兰盆,各大小一套三只。

据上述资料可知江苏兰家主要集中在苏、锡、常地区。因近宜兴,故江苏兰家艺兰多使用宜兴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本组所列11家定制的专用兰盆中,釉陶盆6家,紫砂盆5家,均为宜兴制品,是以佐证。定制时间始于清晚期,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且已成为一种风尚。有铭款的定制盆,好确定定制者,对于顾树棨先生书所记常熟一些兰家在晚清、民国定制盆,虽有质地,形状描述,惜无铭款,给现存常熟地区一些釉陶盆,确定具体定制者,尚有一定困难。

二、江苏兰家曾使用过的兰盆

养兰从用普通随手可得的花盆到定制专用兰盆的过渡过程中,江苏兰家曾使用过一些不同质地式样的兰盆养兰。除了一些兰家后期用专用定制盆艺兰外,瓦盆为艺兰基本用盆,因取材方便(当地砖瓦窑产)、价廉,沥水透气性好,但外观不雅,故不少兰家在参展或移兰至厅堂、书房、茶室欣赏时则换用了高雅的紫砂兰盆。宜兴紫砂业自清初即制作此类盆。现将历年所收集的江苏兰家曾使用过的艺兰用紫砂盆,列表附后[附表1]。这其中有清三代紫砂名家陈文居作品[图7],有葛德和[图8]、吴德盛(金鼎商标)[图9]陶器店号及省陶校窑业科产品[图10],还有杨细春[图11]、东溪(赵松亭)[图12]、荣富(李荣富)[图13]等名陶工的作品。

三、应重视兰盆史料的收集研究

(一)《兰华普》里的兰盆、兰家艺兰场所以及展会等的实物、实景照片,均为民国早期所摄,是出口日本和被日本兰家所使用的兰盆实物照片资料,是研究宜兴紫砂兰盆的重要史料。上述江苏兰家定制盆,与其对照,我们可以认为晚清、民国江苏兰家尤为顾桐荪、蒋东孚、沈渊如三位所自行设计定制的艺兰用盆,应是紫砂兰盆制作的高峰。这些盆具有砂质(粗)、圆或近圆形,敞口、锅底形、大底孔、鼎足、春兰蕙兰分浅、深两式等特点,大大提高其适用性。简洁唯美的造型,盆款名号、章款的篆刻水平等均为兰家的文化品位和紫砂艺人制作技艺的反映。

(二)目前国内古盆收藏界喜古渡,轻民国,更对晚清、民国紫砂兰盆了解甚少,令人遗憾。晚清、民国紫砂兰盆是中国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为兰家设计定制的专用兰盆,也是民国紫砂盆器特色之一,这是我们应予重视的。一般认为,收集和搞清兰盆相关史料甚难。因为兰家为居家养兰的分散性、私密性,定制信息缺如,加至年代久远,一些知情者也多已过世,这无形中增加了史料收集的难度。愚以为由省兰协组织以县、市为单位,邀请知情人对该地区艺兰史进行回顾、整理,并注重遗存兰盆实物信息的收集,进而由省兰协汇总形成《江苏兰家艺兰用盆概略》。这是我们这代兰人应有的担当和紧迫任务,舍此别无他择。

(三)有一种行书款“菓园”紫砂盆[图14],常州地区认为常州兰家印伯赉定制的艺兰用盆。近几年又有人认为是宜兴顾桐荪定制的艺兰用盆。多年前沈荫椿(美籍华人,江南“兰王”沈渊如之子,是《微型盆栽艺术》、《兰花》(父子合着)、《杜鹃花》、《山茶》、《中国盆栽和盆景艺术》(与友人合着)先生来寒舍指导,笔者以这种印款的盆请教,他认为行书“菓园”款盆年份较近,泥料为紫泥粉浆,胎体厚重,与顾桐荪所定制的艺兰用盆相差甚远,盆形也不符,是否为后人借名仿制,或另有兰家定制,巧合铭款同名,值得进一步探讨。顾桐荪(宜兴兰家,曾选育出南洋梅、朵云等名蕙)于1945年因官司入狱,被抄家和拍卖家产,兰花则“倒棚”于沈渊如,其所定制用盆泥料为段泥,制作精良,底钤篆书“菓园”椭圆章款。印伯赉先生为常州大成纱厂供销科长,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养兰,因收购棉纱而常去无锡,与沈家很熟。沈荫椿先生在七十年代末曾去常州拜访印伯赉先生,同时还收购了一些古旧紫砂盆,其时所见他艺兰用盆为紫砂圆筒形盆。2009年5月,沈荫椿先生应邀赴常州参加兰事活动时,尚与印伯赉先生之子相聚,并笑谈行书“菓园”款盆被误认为印家所定制的艺兰用盆一事。

上述说明,行书款“菓园”盆非顾桐荪、印伯赉艺兰用盆,是何者定制,尚待新的史料发现。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