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葡萄栽培管理技术
一、适宜品种选择
1、露地栽培
欧美杂交品种:水晶、雨水红;刺葡萄:紫秋。
2、避雨栽培
欧美杂交种:夏黒(无核品种)、醉金香、巨玫瑰、摩尔多瓦等。
欧亚种:维多利亚、美人指、南玉、温克、阳光玫瑰、天山等。
二、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葡萄对温度的要求依品种不同而异。葡萄的生物学零度为10℃,最适生长的温度为20~30℃,极端最高温度为40℃,超过40℃时叶片变黄而脱落。生长期内需要一定的有效积温。
2、水分和光照葡萄对水分的要求依物候期而有不同,一般认为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年降水量以600~800毫米为宜。葡萄喜光,要求光照充足。
3、土壤和地势葡萄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各种土壤均能生长,以沙壤土和黏壤土最适宜。南方多为微酸性土壤,美洲种及欧美杂种则耐酸能力较强。
三、建园技术
1、园址与苗木选择
选择向阳、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带,坡度≤25°,且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宜。欧洲种适宜在pH7.0左右中性土壤上生长,略高亦能适应;美洲种和欧美杂交种则更喜pH6.5微酸性土壤。选用无伤病、健壮、根系发达的1~2年生嫁接苗木或扦插苗木。
2、常用架式
“T”形架又称宽顶篱架,行距3.0~4.0m,架高2.0m左右,是在单篱架的基础上,顶端加设一道横梁,宽约1m左右,在横梁两端各拉2道架丝。篱架面上共拉2~3道架丝,葡萄树单主蔓或双主蔓水平整枝,绑缚在篱架面最上1道架丝上,结果枝分别绑缚在横梁两端的架丝上,新梢自然下垂结果。这种架式通风透光好,产量高,病虫害较轻,果实品质好,树势缓和,稳产性能好。适合
1
生长势较强或中庸的品种,如美人指、红地球等。水平小棚架,架长一般为3~5m,架高2.0~2.2m,每隔3~4m设1根架杆,其上每隔45~50cm横拉一道铁线。这种架式适合大部分品种,成形早、产量高、更新容易,枝蔓上下架方便,在我国南北方葡萄生产中均广泛应用。在南方管理水平较高的葡萄园,水平小棚架中“一”字形和“H”形树形正在逐渐推广。
3、栽植技术
沿山地等高线或平地南北向挖定植沟,栽植沟深、宽各60-80cm,每亩施农家肥3-4吨,过磷酸钙50公斤,碳铵25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在秋季(11-12月)或春季(2-3月)栽植均可。高垄栽培,垄高20cm-30cm、畦面宽100cm。T型架株行距为1.5-2.5m3.0-4.0m,倾斜小棚架株行距为1.0-2.0m4.0-6.0m。栽植时,先在回填好的定植点中间挖一小坑,将葡萄苗放入坑中央,用手理顺根系,接着用细土填盖根部,栽的深度以苗的根颈处第一芽眼与周围地面平为宜,并用脚将周围泥土踩实。
四、土壤管理
(一)土壤深耕
在植株落叶的晚秋进行。用篱架栽培的葡萄园,如果是当年栽种的幼龄树,由于根系相对少,可进行全园深耕。深耕以不伤根系为原则,在根系少的土壤中可以深耕到40cm,结合深根施入猪、羊栏粪等有机肥作基肥。用棚架栽培的幼龄葡萄园,由于行距较宽,不用全园深耕,只需对葡萄的栽植畦进行深耕即可。结合深耕施入有机肥作基肥。成年结果树无论用什么架式,应采取隔年轮换深耕。用篱架栽培的可以采用半边深耕法,一年深耕一边,两边轮换进行。先在离葡萄植株40-50cm的半边畦面进行深耕,深度为40cm左右,结合深耕施入有机肥等基肥。土壤深度在秋、冬季进行,一般在10-11月效果较好。
(二)施肥技术
据对叶片的综合分析认为,葡萄较适宜的含量为:氮2.75%、磷0.44%、钾1.82%。葡萄的基肥宜在采果后结合秋耕深施,施肥量要多,这次氮肥的施用量占全年的60%-70%,磷肥全部施下,钾肥施用量占全年的30%-40%。基肥宜用有机肥,也可结合一些有效性化肥,则效果更好。试验表明,葡萄每增加100kg产量,植株大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0.3-0.5kg、磷(P2O5)0.13-0.28kg、钾(K2O)0.28-0.64kg。施入土壤中的肥料,葡萄的利用率为20%-30%,钾肥利用率稍高。
1、幼树追肥幼树追肥原则施勤施薄施,少量多次。
第一次追肥时可在幼树新梢长出6—8片叶后施入,此后每隔15—30d追肥一次。8月以前,也速效性氮肥为主,一般每667㎡施尿素5—10kg,8月以后也磷、钾肥为主,10月以后应停止追肥。
2、结果树追肥结果树追肥视葡萄品种的特性、生长结果状况、土壤肥力状况以及基肥施用量等情况而定。
(1)萌芽肥萌芽前结合松土施入。以速效性氮肥为主,一般每667㎡施用尿素7.5-15kg,可促进枝蔓和花穗的发育,扩大叶面积。
(2)花前肥在开花前(4月上中旬)进行。也磷、钾肥为主,适当配合少量氮肥,一般每667㎡施用复合肥15-25kg,可促进开花整齐,减少落花和提高坐果率。
(3)壮果肥在果粒绿豆大、坐果稳定后的五月中下旬追肥,可促进幼果迅速发育,增大果粒。也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每667㎡施尿素5-10kg和复合肥10-15kg。
(4)采果肥果实采收后及时追施,使树势恢复,防止叶片早落和增强叶片的同化能力,提高树体营养贮备水平,促进花芽发育。以施用速效性氮肥为主,并适当配合磷、钾肥。红壤丘陵葡萄园结合防旱,以施用腐熟的人畜粪尿或腐熟饼肥等液肥效果较好。
3、根外追肥开花前叶面喷布0.2%尿素加0.1%-0.2%的硼砂,能提高坐果率;坐果后到浆果成熟前,喷0.2%-0.3%的尿素、0.2%-0.3%的磷酸二氢钾及0.1%-0.2%的硫酸镁等,可以提高坐果率,增进品质。
五、整形修剪
(一)整形方式
整形与架式密切相关,生产上主要架式有篱架式和棚架两大类。
(1)、篱架式整枝形式常用篱架形有以下几种:
①大扇形,一般有主蔓3~5个,主要用于架高大于1.5米篱架。在冬季修剪时,每隔30~40厘米选留结果母蔓。根据植株和结果母蔓的强弱,采取长、中、短梢混合修剪,便于更新。
②单层双臂水平形,在苗木栽植后,选留顶端2个强壮的新梢,分别向左右方向固定于铁丝上。翌年将主干上萌发的新梢全部抹除,只留水平主蔓上萌发的新梢。冬季修剪时,在主蔓上每隔30~40厘米配1个结果单位,作为次年的结果母蔓。结果母蔓一般留2~3芽短截。
③双层双臂水平形,第一、二道铁线均配2个主蔓。苗木定干后,先将顶端一个强壮的新梢向上延伸,下面2个新梢分别向左右引缚在第一层铁丝上。在第二年整形时,在延长主蔓40~50厘米处保留2个副梢,分别将左右引缚在第二层铁丝上,共留4个分枝作主梢培养,呈双层水平状。
(2)、棚架式整枝方式目前南方棚架葡萄多以主干多主蔓整形。葡萄定植后,选择培养3~4个主蔓,第一年每个主蔓留12~15芽短截,弱蔓可进行重短截,留5~7芽。第二年在每个主蔓上选留2~3个新梢,到冬季在强梢上留8~12节,弱梢留2~5节。第三年将主蔓、侧蔓均匀引缚在第一层铅丝上,待芽萌发时,再在每个侧蔓上留2~4个新梢,冬季修剪时,长梢留7~8个芽,中梢留4~6个芽,短梢留2~3个芽修剪,第四年葡萄基本成形,每株留结果母蔓25~30个。
(二)、冬季修剪
1、修剪时期一般是在落叶后半月至伤流前1-2周的休眠期进行,以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进行为宜。
2、芽眼的负载量一般每平方米架面可配置新梢15-20根,离架架面新梢垂引绑缚时,大致每隔10-15cm留1根新梢。葡萄芽眼的负载量可参考以下公式计算:芽眼负载量(留芽数量)=所需新梢数/(萌芽率×果枝率)
3、结果母蔓的修剪原则和方法留梢的长度应依品种特性、架式、数形、当年产量、气候条件和栽培技术等不同而异,留1-4芽短截的称为短梢修剪,留5-7芽的为中梢修剪,留8-12芽的为长梢修剪。一般生长势旺和基部芽眼结实力低的品种,宜用长梢修剪,反之可用短梢修剪。目前生产上都是根据品种特性和植株的生长势,采用长、中、短梢相结合的混合修剪方法。结果母蔓更新分为单枝更新和双枝更新。
(三)、夏季修剪
1、抹芽根据植株的负载量,一般每节只留一个健壮的枝蔓,多余的可抹去。多年生枝上的不定芽或潜伏芽所抽生的嫩梢,除留作更新蔓或补空外,其余一律抹除。抹芽的时间越早越好,由于芽的萌发有先有后,故抹芽工作要重复进行多次,一般持续2-3周。
2、绑蔓和去卷须当新梢长达20-30cm时,将其均匀地绑缚在架面上。随着新梢的生长,绑蔓需进行多次。在葡萄卷须幼嫩时及时摘除。
3、摘心可分为结果蔓摘心和生长蔓摘心。
(1)结果蔓摘心一般在开花前3-14d在花序上留4-10片叶摘心。坐果率高的品种,花前可不摘心;坐果率一般的品种,花前宜轻摘心;落花落果严重,坐果率低的品种,花前需重摘心。
(2)生长蔓摘心生长蔓摘心的长度依品种和生长蔓利用情况而定。通常生长势强的品种,摘心宜留长些;反之,则可短些。作延长蔓的宜长,作预备蔓的宜短。一般生长蔓留8-10片叶摘心,主蔓延长枝或更新蔓可根据冬季修剪时的要求的长度决定摘心的长短。
4、副梢处理
结果蔓副梢的处理一般把花序下部的副梢全部抹去,上部的完全保留或只留2-3个副梢,生长至5-6片叶时,留2-3片叶摘心。摘心后副梢叶腋中的夏梢又发生二次副梢,当有3-4片叶时,再留1叶摘心。三次副梢同样处理。全年摘心4-6次。果实着色时,停止对副梢进行摘心。生长蔓副梢处理营养蔓抽生的副梢,顶端1-2个副梢留3-4片叶摘心,下部副梢全部抹除。以后发生的二次副梢,除顶端保留1个副梢留3-4片叶摘心外,其余的一律抹除。幼树的延长蔓生长较旺,可利用其副梢作为次年的结果蔓。
六、其它管理
1、疏花序和果穗首先疏除主蔓延长蔓上的花序,其次疏去一个果枝上2个以上花序中的弱花序及弱果枝上的花序。通常保持延长枝不留花序,强旺枝留2个花序,中庸枝留1个花序,弱枝不留花序。疏穗宜在落果结束后,即果粒为绿豆大时进行。疏去疏松、畸形或过密的果穗,强旺枝留2个果穗,中庸枝留1~2个果穗,弱枝留1个果穗,延长枝及预备枝不留果穗。
2、花穗的修整花穗修整主要是剪去副穗和捏穗尖、疏幼果等,一般用于坐果率低、果粒大和穗形松散的品种,如巨峰、藤稔等。可在开花前3~7d捏去穗尖1/5~1/4,并把副穗除去。葡萄坐果以后,易发生小粒或青粒的品种,应及时疏除,并做好顺穗工作,使果穗外形美观。
3、套袋疏果后,用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对果穗进行均匀喷布,然后再将果穗套入专制果袋中绑在枝蔓上,果实着色期除去果袋。
4、预防裂果加强对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等病害的防治;对树势偏弱的树要及时追施氮肥;园地生草覆盖,不但缓和土壤干湿度的变化,还可增加土壤钾的含量;要适当多留空枝,保护好叶片,使蒸腾作用顺利进行;果穗套袋对预防裂果也有一定的作用。
5、一年多次结果技术
生产中常诱发夏芽抽梢和刺激冬芽提早萌发而使葡萄多次结果,应因地因树制宜,在确保主梢浆果高产优质的前提下进行,并需加强肥水管理,保证树势健壮,否则会影响一次果的着色,甚至产生某些生理病害,削弱树势,造成不良后果。
(1)、利用副梢进行多次结果
在夏芽未萌发的节位减截,诱发副梢,抽梢结果。生产上一般用副梢上部1~2节的夏芽,另外,用1000~3000mg/L矮壮素(CCC)液喷布枝叶。减缓夏芽的萌发和新梢生长速度,促使副梢抽出花序、多次结果。
(2)、利用冬芽多次结果
应以冬芽的花序分化始期和冬芽再次果成熟所需的有效积温为依据。在江南,可以在花后30天进行主梢摘心,暂保留副梢,并对副梢多次摘心,促使冬芽迅速分化。当再延长时间、再次果不能正常成熟时,剪掉顶端1~2个副梢,迫使冬芽萌发,这样就可得到完全成熟的再次果。
6、避雨栽培技术
避雨栽培(rainsheltercultivation)是以避雨为目的,将薄膜覆盖在树冠顶部的一种方法。在我国南方多湿生态条件下,露地葡萄病害严重,产量低,品质差,特别是欧洲亚种葡萄常被限制在年降雨量600mm一北地区栽培,因此避雨栽培是克服上述问题和限制因素的有效途径之一。
避雨覆盖的时间一般在开花前覆盖,落叶后揭膜,全年覆盖约7个月。避雨覆盖最好采用厚度0.08mm的抗高温高强度膜,可连续使用2年,棚架、篱架葡萄军可进行避雨覆盖。为了避免薄膜在架面上形成高温一损伤叶片,一般要求覆盖架谷部离开葡萄架面20cm,顶部离架面90cm,膜上用压膜线紧扣或用尼龙绳压膜固定。
萌芽后至开花前为露地栽培期,注意防治黑痘病;覆盖后土壤易干燥,应注意及时灌水,滴灌是避雨栽培最佳的灌水方法;注意温度管理,如夏季覆盖实施内出现35以上的高温,可打开覆盖架谷不薄膜以通风降温。其他管理与露地基本相同。
七、采收
判断葡萄成熟的指标,可根据品种特性,从浆果外观、颜色、口感风味和甜度等来进行判断;另外,比较正确的方法是通过理化分析来确定,一般其理化指标是:含糖量15%~19%,含酸量0.5%~0.8%,糖酸比24~29,原果胶与果胶之比2.7~1.8。采收应选择晴朗天气,为了消除葡萄果实的田间热,以10:00之前和15:00之后采收为宜。采收时,手持穗梗,从穗梗与新梢连结处剪下,穗梗尽量长留。
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碰伤,并保护好果粉。供贮藏的葡萄最好选择树冠中上部外围向阳处果粒均匀、成熟一致的果穗,剔除破裂、损伤、病虫果粒,装入采果篓或包装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