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378回复 0 原帖 2018-08-26 23:23

喜树是速生丰产优良树种,喜树用途广泛值得推广

喜树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高大落叶乔木,为蓝果科喜树属,是一种速生丰产的优良树种。199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喜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级别为Ⅱ级。

喜树适应性强,树形端直雄伟、枝繁叶茂、栽植易成活、木材材质好,是南方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该树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区,野生资源日渐稀少。湖北称其为“旱莲”,四川俗称“木粟子”。

喜树树干通直圆满,枝条平向外展,树冠呈倒卵形,姿态优美,为我国阔叶树种中的珍品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绿化、美化环境的优良绿荫树和风景树。

喜树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和干燥,适应在海拔1200米以下、年平均温度13℃~17℃之间、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地区生长,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碱性土壤中均能生长,在石灰岩风化的钙质土壤和板页岩形成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现引种栽培区域已扩大到北亚热带和热带湿润地区及干热河谷地带。

喜树全身是宝,具有较高的药用和工业实用价值。果实、根、树皮、枝、叶含有抗肿瘤作物的生物碱--喜树碱,具有抗癌、清热杀虫的功效,主治胃癌、结肠癌、膀胱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果实含有供工业用的脂肪油。木材轻软适于做造纸原料、胶合板、室内装修、日常用具等。

喜树多采用种子繁殖。苗圃地宜选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层厚度80厘米以上的黄壤土。育苗前,需经秋季翻耕培肥,翌年春耙地、及时平整,做到深耕细整,作床。一般采用高苗床育种,即床高20厘米~30厘米,床底宽1.2米左右、长10米~20米。床面要求平整土壤细碎,并用0.3%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床面消毒。

喜树采种宜选在上年11月下旬进行,在15年~20年的成熟母树上采种,采摘由青绿色变为淡黄褐色的成熟种子。摘后立即进行挑选、去杂,并放在阴凉通风处干燥,混沙湿藏。到翌年3月下旬~4月中下旬进行播种,既可保证喜树苗有足够的生长期,又可避免倒春寒的影响。

播前种子需经催芽处理。其步骤是:先用0.5%高锰酸钾液消毒1小时~2小时,然后漂洗干净,用40℃左右温水浸泡12小时,然后将种子取出与1/3的鲜河沙混合均匀;如有80%的种子张口露芽时即可播种,一般每亩苗床播种量4公斤~5公斤,播后盖土0.5厘米~2厘米,用稻草、麦秸等进行覆盖。

大概在20天~30天后,即可出苗。待幼苗大部分出土时,选阴天或傍晚分批揭去覆盖物,当小苗长出2片叶时浇一次透水,并视情况及时间苗、补苗,保持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小苗长出4片叶子时可进行叶面喷肥,选用0.3%尿素液或0.3%的氮、磷、钾复合肥液喷1次~3次,进入9月中旬停止施肥,加强苗木管理,待苗木充分木质化后即可出圃造林。起苗前进行苗木调整、分级统计,起苗时注意不伤顶芽,不撕裂根系,去劣留好,分级包装待用。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