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南天竹属

2021-05-11 02:458990佚名苗木

南天竹属    拉丁学名:Nandin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目:毛茛目Ranales    科:小檗科Berberidaceae    分布区域:中国和日本    引种情况非引种模式种NandinadomestricaThunb.。

南天竹属(学名:Nandina),常绿灌木,无根状茎。大型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两性。浆果球形。只有南天竹N.domesticaThunb.1种,除为庭园观赏外,并可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枝叶和果实供药用。

一、形态特征

南天竹属是常绿灌木,无根状茎。叶互生,2-3回羽状复叶,叶轴具关节;小叶全缘,叶脉羽状;无托叶。

大型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两性,3数,具小苞片;萼片多数,螺旋状排列,由外向内逐渐增大;花瓣6,较萼片大,基部无蜜腺;雄蕊6,1轮,与花瓣对生,花药纵裂,花粉长球形,具3孔沟,外壁具明显网状雕纹;子房倾斜椭圆形,近边缘胎座,花柱短,柱头全缘或偶有数小裂。

浆果球形,红色或橙红色,顶端具宿存花柱。种子1-3枚,灰色或淡棕褐色,无假种皮。2n=20。

二、分布情况

南天竹属仅有1种,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北美东南部常有栽培。

三、生长习性

喜温暖及湿润的环境,比较耐阴。也耐寒。容易养护。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对水分要求不甚严格,既能耐湿也能耐旱。

四、分类学

近年常有人主张将此属独立成科,即南天竹科Nandinaceae,如A.Takhtajan(1986,1996)。也有主张列为一个亚科,即南天竹亚科Subfam.Nandinoideae,如H.Leconte(1993)。但也有人主张不应从小檗科中分出,如EhdaieetRussell(1984);Johrietal.(1992)。

五、下级分类

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Thunb.。

六、代表植物

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Thunb

常绿小灌木。茎常丛生而少分枝,高1-3米,光滑无毛,幼枝常为红色,老后呈灰色。叶互生,集生于茎的上部,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厘米;二至三回羽片对生;小叶薄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冬季变红色,背面叶脉隆起,两面无毛;近无柄。圆锥花序直立,长20-35厘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径6-7毫米;萼片多轮,外轮萼片卵状三角形,长1-2毫米,向内各轮渐大,最内轮萼片卵状长圆形,长2-4毫米;花瓣长圆形,长约4.2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圆钝;雄蕊6,长约3.5毫米,花丝短,花药纵裂,药隔延伸;子房1室,具1-3枚胚珠。果柄长4-8毫米;浆果球形,直径5-8毫米,熟时鲜红色,稀橙红色。种子扁圆形。花期3-6月,果期5-11月。

七、相关类群

小檗属Berberis

红毛七属Caulophyllum

山荷叶属Diphylleia

鬼臼属Dysosma

淫羊藿属Epimedium

八、主要价值

根、叶具有强筋活络,消炎解毒之效,果为镇咳药。但过量有中毒之虞。各地庭园常有栽培,为优良观赏植物。

九、小檗科

南天竹属、小檗属、十大功劳属、桃儿七属、鲜黄连属、鬼臼属、山荷叶属、淫羊藿属、牡丹草属、囊果草属、红毛七属。

举报
收藏 0
火焰南天竹
火焰南天竹学名:Nandinadomestica'Firepower'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毛茛目科:小檗科属:南天竹属种:南天竹品种:火焰南天竹。火焰南天竹(学名:Nandinadomestica'Fire

0评论2020-09-261085

南天竹的养殖方法
南天竹(拉丁科名:Berberidaceae),也叫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等,属常绿灌木。南天竹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

0评论2019-09-10615

南天竹红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南天竹红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南天竹红斑病症状 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初为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半圆形或楔形病斑,直径2mm-5mm,褐色至深褐色,略呈放射状。后期在病簇生灰绿色至深绿色煤污状的块状物,即分

0评论2017-06-30615

南天竹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南天竹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南天竹的炭疽病学名:ColletotrichumjaponicumHemmi南天竹炭疽病发病症状:该病发生于叶部,开始呈淡褐色,圆形,后扩大融合成不整齐形的大型灰色病斑,病斑周缘黑色或黑褐色,与健部界线

0评论2017-06-01482

南天竹茎枯病防治方法
南天竹茎枯病防治方法如下:南天竹茎枯病症状:茎部产生褐色至灰白色斑,或有红褐色边缘,病斑上散生小黑点。南天竹茎枯病病原:为leptosphaeria nandinae。子囊壳球形至亚球形,顶端开口处有乳头状突起。子囊圆筒形

0评论2017-05-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