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红叶南天竹

2018-05-05 15:379610佚名苗木

红叶南天竹

红叶南天竹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毛茛目    科:小檗科    属:南天竹属    花期:4~6月。

红叶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Hongye”为小檗科南天竹属的一个变型,于2005年从南天竹群体中选育出来的,经单株组织培养,形成无性系群体。

红叶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Hongye"是常绿直立灌木,高60厘米至120厘米,枝叶浓密,树形紧凑。叶互生,2至3回单数羽状复叶,小叶片先端钝尖。冬季叶色鲜红,可用于地被、色块和矮篱;春、夏、秋三季叶色深绿,能体现和谐舒适之美,是优良观叶、观果园景树种。

一、红叶南天竹的形态特征

红叶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Hongye”)作为小檗科(Berberidaceae)南天竹属的一个新品种,高60-120cm,丛生而少分枝,枝叶浓密,树形紧凑。叶互生,2-3回羽状复叶,总叶轴上有小节,基部有苞茎鞘:小叶椭圆形,长5-10cm,宽3-5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薄革质,冬季叶色鲜红,做成地被和色块,铺地中国红,给以兴旺发达之寓意;春、夏、秋三季叶色深绿色,给以和谐舒适之美感。圆锥花序直立,顶生,长15-25cm,花白色,雄蕊6枚,子房1室,胚珠2枚;浆果,球形,红色,种子2粒。花期5-6月,果期9月,宿存至翌年3月。是观叶、观果的优良地被和色块树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红叶南天竹为常绿直立灌木,最高可达120cm,枝叶浓密,树形紧凑,叶互生,2至3回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先端钝尖,秋冬季叶片艳红,为优良观叶观果树种。

二、红叶南天竹的生长环境

红叶南天竹生于山地林下沟旁、路边或灌丛中。海拔1200米以下。

三、红叶南天竹的分布范围

红叶南天竹产于福建、浙江、山东、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河南。日本也有分布。北美东南部有栽培。

四、红叶南天竹的主要价值

园艺性状表现为春夏翠绿扶疏,秋冬红果累累,还具有抗旱、抗风、抗高温、抗严寒、抗雪压、抗病虫害能力强等特点,萌芽能力强,易于繁殖,是优良的观叶、观果植物,无论地栽还是制作盆景,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根、叶具有强筋活络,消炎解毒之效,果为镇咳药。但过量有中毒之虞。各地庭园常有栽培,为优良观赏植物。

五、红叶南天竹的栽培技术

南天竹为种子实生繁殖,种内变异类型丰富,产生白果南天竹、玉果南天竹、五彩南天竹等新型变异。红叶南天竹是南天竹种内的一个变型,是由浙江森禾股份有限公司从南天竹群体中选育出来的,经单株组织培养形成的无性系群体,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一)、养护:事先在苗床上方架设遮阳网,5-6月,盖1层;在7-8月,要2层遮阳网,9月下旬开始,日均温30℃以下,可全部揭除,全光照管理。当小拱棚内温度达36℃以上时,要进行喷雾降温,特别是晴天高温时,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每隔半小时需喷雾1次。在日常管理中,除防止叶片日灼外,还应注意基质湿度,不可过湿,也不可过干,每天需检查,如薄膜反面有许多水滴凝结着,说明薄膜内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不用补充水分;如凝结水滴很少,手伸进薄膜内发现基质水分不足,需浇1次水,一般扦插后7-10天浇1次水。扦插后20天,第1次喷叶面肥,用绿芬葳粉剂1000倍液喷雾;扦插后约50-65天(视天气状况而定),70-85%的穗条已发根就可揭除薄膜,需逐步揭除,先两头揭开,通风,然后在阴天全部揭开,揭开后的2天内,在小拱棚上盖上遮阳网,再过2天,揭除小拱棚上的遮阳网,以后每隔10天喷1次叶面肥,用可用0.1%尿素喷施。要预防病害,用1000倍液喷雾,交替施用炭疽福美、多菌灵、代森锌、世高、安美托等粉剂,每隔15天喷1次。

(二)、上盆或地栽:当扦插苗有100-120天苗期时,小苗根系发达、新叶(2-3回羽状复叶)3片以上,就可以上盆培育容器苗,容器内的基质配方:苇茉4:蛭石1:珍珠岩2:黄心土2:有机肥1,培养目标是色块苗、矮篱苗或孤植苗,如在春、夏、秋季上盆,先架设遮阳网,在冬季上盆,可不架设遮阳网。

1、色块苗:容器规格:13×13cm(深)。成苗规格:苗高30cm,冠幅30cm,成苗时间:从苗床苗、穴盘苗或网袋苗移入容器开始至出苗16个月,成品率85%。

2、矮离苗或孤植苗:容器规格:26×21cm(2加仑)。成苗规格:苗高60cm,冠幅40cm,冠型匀称,成苗时间:从苗高30cm的色块容器苗移入大容器(2加仑)开始至出苗24个月,成品率90%。

3、地栽苗:选择土壤质地疏松,肥沃、微酸性、中性、微碱性和碱性土壤;如土壤粘重板结、透气性差,要加以改良;在冬季至翌年2月底,先施腐熟的有机肥每亩3000kg,另加磷肥50kg,然后深翻、打碎;为防地下害虫,在深翻之前,施放杀虫剂呋喃丹每亩2.5kg。深翻深度25cm左右。开沟作苗床,苗床面宽110cm,步道40cm,步道深25cm。

举报
收藏 0
南天竹属
南天竹属拉丁学名Nandina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目毛茛目Ranales科小檗科Berberidaceae分布区域中国和日本引种情况非引种模式种Nandinadomes

0评论2021-05-11899

火焰南天竹
火焰南天竹学名:Nandinadomestica'Firepower'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毛茛目科:小檗科属:南天竹属种:南天竹品种:火焰南天竹。火焰南天竹(学名:Nandinadomestica'Fire

0评论2020-09-261085

南天竹的养殖方法
南天竹(拉丁科名:Berberidaceae),也叫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等,属常绿灌木。南天竹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

0评论2019-09-10615

南天竹红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南天竹红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南天竹红斑病症状 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生,初为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半圆形或楔形病斑,直径2mm-5mm,褐色至深褐色,略呈放射状。后期在病簇生灰绿色至深绿色煤污状的块状物,即分

0评论2017-06-30615

南天竹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南天竹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南天竹的炭疽病学名:ColletotrichumjaponicumHemmi南天竹炭疽病发病症状:该病发生于叶部,开始呈淡褐色,圆形,后扩大融合成不整齐形的大型灰色病斑,病斑周缘黑色或黑褐色,与健部界线

0评论2017-06-01482

南天竹茎枯病防治方法
南天竹茎枯病防治方法如下:南天竹茎枯病症状:茎部产生褐色至灰白色斑,或有红褐色边缘,病斑上散生小黑点。南天竹茎枯病病原:为leptosphaeria nandinae。子囊壳球形至亚球形,顶端开口处有乳头状突起。子囊圆筒形

0评论2017-05-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