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金盏菊李短尾蚜

2016-07-15 11:105360

金盏菊李短尾蚜

金盏菊李短尾蚜    学名:Brachycaudushelichrysi    部位:茎,叶,花,科:蚜科目:同翅目

金盏菊李短尾蚜分布:上海、江苏、浙江、四川、辽宁等地均有分布。

金盏菊李短尾蚜危害:主要在春夏季群集金盏菊的新芽、嫩叶、茎、花、梗、花蕾、花瓣等处吸汁为害,影响生长、开花。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果树嫩梢和叶片上为害,被害叶片向背面呈不规则卷缩,嫩梢节间缩短,顶端弯曲。到了秋季,被害叶片硬化,提前脱落。

金盏菊李短尾蚜形态特征:无翅胎生雌虫体长1.6毫米,宽0.8毫米,淡黄至黄绿色,无明显的斑纹。腹管短,灰褐色。尾片灰褐至灰黑色。有翅胎生雌虫体长1.7毫米,宽0.8毫米,绿色。头、胸、触角、和足均为黑色。腹部色淡,有黑色斑纹。

金盏菊李短尾蚜发生规律:1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梅、李上越冬。次年春越冬卵孵化、在越冬寄主的新叶、新芽上吸食。5—6月产生有翅胎生蚜,迁往金盏菊上为害。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直到10月中旬再回越冬寄主上,产生两性蚜,交尾产卵越冬。

金盏菊李短尾蚜防治方法

1、在栽金盏菊附近不要栽种蔷薇科植物如梅、李等,以利减少越冬虫源。

2、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

3、在金盏菊上发生之初,选喷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杀螟松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

举报
收藏 0
金盏花
金盏花外文名:Marigold别名:金盏菊、盏盏菊、黄金盏、长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盏等拉丁学名:CalendulaofficinalisL.二名法:Calendulaofficinali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菊亚纲目:菊

0评论2022-02-24602

金盏菊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金盏菊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一、金盏菊白粉病危害症状:叶面初生圆形白色粉斑,扩展后叶的两面及茎秆均覆有灰白色粉层,后期病部生有稀疏的黑褐色小点,即病菌闭囊壳。发病重的,植株生长停滞,叶片黄化干枯。二、金盏菊

0评论2017-07-09499

金盏菊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金盏菊黄萎病的防治方法-该病分布于全国各地,除为害金盏菊外,还可为害苜蓿、巢豆、蚕豆等。一、为害症状:金盏菊染病后株叶变黄萎垂,多自下而上枯死,植株变小,开花少或不能开花。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黑

0评论2017-07-09471

金盏菊花叶病的防治方法
金盏菊花叶病的防治方法一、金盏菊花叶病为害症状:全株性病害,染病后叶片产生花叶或斑驳,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缓慢、矮小。二、金盏菊花叶病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病毒

0评论2017-07-09459

金盏菊细菌性芽枯病的防治
金盏菊细菌性芽枯病的防治:一、 注意栽培地面通风降湿。二、 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1比1比200波尔多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4

0评论2017-03-12364

金盏菊环斑病防治方法
金盏菊环斑病症状:叶片上出现具有特征性的环状斑,因此,此病亦称环斑病。此外,有时叶片呈花叶症状。病原: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病毒粒体扁球状,易变形,可通过昆虫蓟马传毒。金盏菊环斑病

0评论2017-02-0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