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金盏菊

2016-09-14 19:3218690本站原创花木

金盏菊、盏盏菊、黄金盏、长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盏等

金盏菊    学名:Calendulaofficinalis    科:菊科    属:金盏菊属    别名:黄金盏。

金盏菊的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金盏菊株高30~70cm,全株被毛。基生叶长圆状倒卵形或匙形,全缘或具疏细齿,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卵形,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枝端,花黄色或橙黄色,具香气。瘦果弯曲。花期4~6月,果熟期5~7月。

金盏菊的生态习性:金盏菊喜阳光充足环境,适应性较强,能耐-9℃低温,金盏菊怕炎热天气。不择土壤,以疏松、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能自播。金盏菊的适应性很强,生长快,较耐寒,不择土壤。金盏菊能耐瘠薄干旱土壤及阴凉环境,金盏菊在阳光充足及肥沃地带生长良好。

金盏菊的园林用途:金盏菊植株矮生、密集,花色有淡黄、橙红、黄等,鲜艳夺目,是早春园林中常见的草本花卉,金盏菊适用于中心广场、花坛、花带布置,金盏菊也可作为草坪的镶边花卉或盆栽观赏。长梗大花品种可用于切花。

金盏菊

金盏花    拉丁学名:CalendulaofficinalisL.英文名:Marigold别称:金盏菊、盏盏菊、黄金盏、长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盏等    二名法:Calendulaofficinali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菊亚纲    目:菊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金盏花族    属:金盏花属    种:金盏花    分布区域:原产欧洲花语救济     命名及年代:L,1753。

金盏花(CalendulaofficinalisL.),为菊科两年生草本,全株被毛。叶互生,长圆形。花黄色或橙黄色,花期4~9月,果期6~10月。喜生长于温和、凉爽的气候,怕热、耐寒。原产于南欧、地中海沿岸一带。

金盏花富含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预防色素沉淀、增进皮肤光泽与弹性、减缓衰老、避免肌肤松弛生皱。几乎各部位都可以食用;其花瓣有美容之功能,花含类胡萝卜素、番茄烃、蝴蝶梅黄素、玉红黄质、挥发油、树脂、黏液质、苹果酸等。根含苦味质,山金东二醇;种子含甘油酯、蜡醇和生物碱。放入洗发精里可以使得头发颜色变淡。古埃及人认为金盏花能延缓衷老,印度人则尊奉它为神圣的花。中世纪时人们已将金盏花用于疗伤,更藉以对抗瘟疫和黑死病。

金盏花是早春园林和城市中最常见的草本花卉之一。在古代西方作为药用或染料,也可以作为化妆品原料或食物,其叶和花瓣可以食用,因此可以用作菜肴的装饰。

一、金盏菊的形态特征

两年生草本,全株被毛。叶互生,长圆形。头状花序单生,花径5厘米左右,有黄、橙、橙红、白等色,也有重瓣、卷瓣和绿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种。全株高约20~75厘米,通常自茎基部分枝,绿色或多少被腺状柔毛。基生叶长圆状倒卵形或匙形。

头状花序单生茎枝端,直径4~5厘米,总苞片1~2层,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外层稍长于内层,顶端渐尖,小花黄或橙黄色,长于总苞的2倍,舌片宽达4~5毫米;管状花檐部具三角状披针形裂片,瘦果全部弯曲,淡黄色或淡褐色,外层的瘦果大半内弯,外面常具小针刺,顶端具喙,两侧具翅脊部具规则的横折皱。花期4~9月,果期6~10月。

二、金盏菊的生长习性

金盏菊原产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喜生长于温和、凉爽的气候,怕热、耐寒。要求有光照充足或轻微的荫蔽,疏松、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适度的土质,有一定的耐旱力。土壤pH宜保持6~7,这样植株分枝多,开花大而密。

(一)、温度条件

金盏花的生长适温为7~20℃,幼苗冬季能耐零下9℃低温,成年植株以0℃为宜。温度过低需加薄膜保护,否则叶片易受冻害。冬季气温10℃以上,金盏菊发生徒长。夏季气温升高,茎叶生长旺盛,花朵变小,花瓣显著减少。幼苗的金盏菊以稍湿为好,有利于茎叶生长,冬季提高抗寒能力。成年植株以稍干为宜,可以控制茎叶生长,以免引起徒长。

(二)、光照条件

金盏花喜耐寒,怕热,喜阳光充足环境,尤其冬季露地育苗或棚式栽培,均需充足日照,这样对茎叶生长十分有利,幼苗生长矮壮、整齐。如遇过多雨雪天,光照不足,基部叶片容易发黄,甚至根部腐烂死亡。

三、金盏菊的分布范围

金盏花原产欧洲,在欧洲栽培历史较长。中国金盏花的栽培,是18世纪后从国外传入。清代乾隆年间,上海郊区已见批量金盏花生产。1949年以后,金盏花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于盆栽观赏和花坛布置。1980年后重瓣、大花和矮生金盏花引入中国,现已成为中国重要草本花卉之一。

四、金盏菊的繁殖方法

金盏花主要用播种繁殖。常以秋播或早春温室播种,每克种子100~125粒,发芽适温为20~22℃,盆播土壤需消毒,播后覆土3毫米,约7~10天发芽。种子发芽率在80%~85%,种子发芽有效期为2~3年。

五、金盏菊的栽培技术

(一)、整地

种植金盏花的农田应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透气性好的土壤,前茬以瓜类、玉米、豆类为宜。当气温开始回升,耕作层解冻后,尽快使用重型耙带耥作业。耙深20~25厘米,使表层土壤细碎后,耱镇压平使田面平整。耙地的同时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每亩基施氮肥10~15Kg,磷肥5~10Kg,还应多施有机肥。

(二)、种子处理

首先选用优良的金盏花杂交种,播前要晒种,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把种子摊在帐篷或水泥地上。厚度约1厘米,晒4~6小时,每1小时翻动1次。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

土地覆膜后地温回升快,播期选择在完全霜冻解除后,平均气温稳定在13℃以上,表层地温在10℃以上时,及时播种。

用直径3~5厘米的播种打孔器在距膜中线35厘米处打孔,孔间距30里面,孔深7~8厘米,垄两边孔位呈三角形错开,穴内不得有浮土。每穴点3籽或4粒,覆土以湿润微砂的细土为好。

(三)、田间管理

1、放苗:一般播种后5~10天即可出苗,由于出苗时间与播种深度、土壤类型以及当地气温关系密切,当播种过深、土壤湿度过大或温度过低时会延缓出苗时间。当苗高5厘米左右。天气适宜时应及时破膜放苗,避免烧苗。

2、间苗、定苗: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苗高约20厘米时疏苗,每穴留2株壮苗;3对真叶时定苗,每穴留健康无病苗1株;同时把弱苗、小苗、病苗拔除,在缺苗的地方移栽补苗。留苗密度以“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为原则。在苗高30厘米左右时结合拔草,中耕松土,在沟内取土培植于基部,使基部产生不定根,防止倒伏和折断。

(四)、灌水施肥

金盏花属中等需水植物,缺水会导致植株矮小,灌水过量则会引起植株徒长,都会因花的体积减小而降低产量。一般结合当年的降雨量,于6月中旬灌头水,7月下旬灌第2次水,8月下旬至9月初灌第3次水。灌水量因墒情而定,以畦灌和滴灌为最佳。在现蕾期要结合施肥及时灌水,以促进多开花、开大花,对缺肥田和鲜花采收期的大田可进行根外追肥。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后期鲜花产量。

六、金盏菊的病虫防治

在金盏花生育期用磷酸二氢钾结合微肥等进行叶面喷施2~3次,可起到增肥、抗病虫害的效果。在病虫害发生之前喷施70%的代森锰锌600~700倍液可起到防护作用。发生病害时可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铵、农用链霉素等喷雾防治。

金盏花主要虫害为地老虎和红蜘蛛。防治地老虎可在整地时结合施基肥可施入甲基异硫磷,每亩用0.5Kg40%的甲基异硫磷兑水30Kg均匀喷施地表。或用0.5Kg40%的甲基异硫磷适量兑水拌沙100Kg均匀撒施。结合整地耙入土壤。防治红蜘蛛可在金盏花生育期喷施1.8%农克螨乳油2000倍液。

常发生枯萎病和霜霉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初夏气温升高时,叶片常发生锈病危害,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早春花期易遭受红蜘蛛和蚜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七、金盏菊的主要价值

(一)、药用

主要药理作用有:

①花有抗菌、消炎作用,特别是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效果较好,其抗菌成分溶于醇而不溶于水,在碱性环境中效果较好。

②降血脂作用,金盏菊中的皂甙可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磷脂、β-脂蛋白、总脂质和三酸甘油,对肝脏总脂质、胆固醇和三酸甘油也有降低作用。

③金盏菊中的多糖成分有较强的免疫刺激作用。

④金盏菊花提取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可降低反射兴奋性;静脉注射可降低血压,增强心脏活动,增大心跳振幅,减慢心率。

⑤能促进胆汁分泌,加速创伤愈合。欧洲民间有内服金盏菊花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肝胆疾患等的习俗。若用于消化道癌肿可减轻中毒症状、改善食欲、睡眠等,亦有用于月经不调者。

(二)、食用

金盏花适合单泡,或搭配绿茶。

用一大匙干燥金盏花花瓣冲泡,焖约3~5分钟即可,金黄色的茶映衬着漂浮的金黄花瓣,清香袅袅,饮来甘中微苦,可加蜂蜜调味。感冒时饮用金盏花茶,有助于退烧,而且清凉降火气。它还具有镇痉挛、促进消化的功效,对消化系统溃疡的患者极适合。此外,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也可缓和酒精中毒,故也有益补肝的功效。但孕妇不宜饮用金盏花茶。

八、金盏菊的植物文化

(一)、花语

欧美人士喜欢剪下金盏花的花茎供在瓶里观赏。由于金盏花是通知圣母玛利亚怀孕的花朵,因此它的花语是-救济。

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非常母性化,洋溢着能包容一切的温柔光辉,有时这种温柔也会被人误以为是爱情。所以已经有男女朋友的人要注意,不要引起别人的误会。

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则以金盏花为牛添染金黄色泽。相传它还有预测天气的功能:如果花在早晨7点以前绽放,当日必定是睛天,反之就将要下雨了。

举报
收藏 0
金盏花
金盏花外文名:Marigold别名:金盏菊、盏盏菊、黄金盏、长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盏等拉丁学名:CalendulaofficinalisL.二名法:Calendulaofficinali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菊亚纲目:菊

0评论2022-02-24602

金盏菊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金盏菊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一、金盏菊白粉病危害症状:叶面初生圆形白色粉斑,扩展后叶的两面及茎秆均覆有灰白色粉层,后期病部生有稀疏的黑褐色小点,即病菌闭囊壳。发病重的,植株生长停滞,叶片黄化干枯。二、金盏菊

0评论2017-07-09499

金盏菊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金盏菊黄萎病的防治方法-该病分布于全国各地,除为害金盏菊外,还可为害苜蓿、巢豆、蚕豆等。一、为害症状:金盏菊染病后株叶变黄萎垂,多自下而上枯死,植株变小,开花少或不能开花。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黑

0评论2017-07-09471

金盏菊花叶病的防治方法
金盏菊花叶病的防治方法一、金盏菊花叶病为害症状:全株性病害,染病后叶片产生花叶或斑驳,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缓慢、矮小。二、金盏菊花叶病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病毒

0评论2017-07-09459

金盏菊细菌性芽枯病的防治
金盏菊细菌性芽枯病的防治:一、 注意栽培地面通风降湿。二、 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1比1比200波尔多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4

0评论2017-03-12364

金盏菊环斑病防治方法
金盏菊环斑病症状:叶片上出现具有特征性的环状斑,因此,此病亦称环斑病。此外,有时叶片呈花叶症状。病原: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病毒粒体扁球状,易变形,可通过昆虫蓟马传毒。金盏菊环斑病

0评论2017-02-0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