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方法

2016-10-18 03:435310佚名苗木

马尾松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松毛虫:发生代数因地区和年份不同而异,如河南每年发生2代,长江流域各省2-3代,福建、广东3-4代。以幼虫在针叶丛中或树皮裂缝中越冬,也有在树下杂草丛内或石缝下越冬的。越冬幼虫于来年4月下旬前后老熟。第一代幼虫发生较为整齐。松毛虫繁殖力强,产卵量大,卵成块产于松针上。初龄幼虫受惊有吐丝下垂的习性,4龄以上的幼虫食量大增,能将针叶食尽,形同火烧,严重的影响松树生长,甚至使松树枯死。

松毛虫防治方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营林技术措施防治:一是封山育林;二是营造混交林,增加松树林下植被,增加林中天敌和阻隔害虫迁徙。

2、生物防治:对发生虫害面积较大,虫口密度较低的情况,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目前有白僵菌、Bt、仿生农药灭幼脲等适时施用。

3、化学防治:对小面积高虫口的松毛虫发生区进行化学防治,较好的农药有拟除虫菊脂等。

4、遵循自然规律防治: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松毛虫4-5年大发生一次。在无灾区,偶灾区发生松毛虫灾害一般不进行化学剂防治。在高虫口密度下,虫口处下降趋势,可以不进行化学药剂防治,任其自然消亡。

二、马尾松赤枯病:病害主要为害当年新叶,病叶初出现淡黄褐色或灰绿色段斑,逐渐向上下方扩展,随后转为赤褐色,最后变为灰白色并出现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子实体,针叶自病斑部分弯曲或折断。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树上有病针叶中越冬,4月下旬产生孢子进行侵染活动,侵染盛期在6-7月。

防治方法据贵州和四川的经验,用“621”烟剂或含30%硫黄粉的“621”烟剂每亩0.75-1公斤在6月上、中旬放烟一次,效果良好!

三、松瘤病:除马尾松外,尚可为害多种其他松树,已发现的有黄山松、云南松、油松、黑松、华山松等,其中以马尾松在海拔400米以上地区,云南松在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黄山松在海拔800米以上地区感病较重。树木枝干受病处形成木瘤,通常圆形,直径5-60厘米,表面密生龟裂纹,心材部分积满检脂。每年4-5月间,瘤的表面产生许多黄色疱状突起,随即破裂散出黄色粉末状的锈孢子。轮换寄主有栗属和栎属的多种树木。

防治方法

1、在病害严重地区避免营造松栎混交林,清除林下栎类杂灌木;

2、结合松林抚育砍除重病树或病枝。

四、线虫病: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在中国松褐天牛是它的主要传媒昆虫。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

五、大袋蛾:大袋蛾的幼虫蚕食叶片,7-9月危害最严重,可用90%的敌

百虫0.1%溶液喷杀。亦可在冬季或早春人工剪摘虫囊。

六、斑点病:是病原真菌引起的。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随着气温的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最后叶片焦枯脱落。该病原菌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30℃,孢子萌发适温18℃至27℃,在温度合适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即可萌发。本地区现已进入雨季,有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湿、温度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且病菌可反复侵染,不加以重视,可能会使病害大发生。防治方法: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大生1000倍液喷雾。

七、金龟子:防治时应于傍晚或凌晨进行,防治可用辛硫磷或乐斯本喷雾防治。

八、红蜘蛛:可用敌敌畏1200-1500倍液喷杀之,也可用40%乐果1500倍液喷杀。

缺铁引起的叶子黄化:缺铁的典型表现是嫩叶先黄化。

黄化病防治:

1、“吃药片”:采取在树干上直接嵌入含有螯合铁的“绿亨铁王”药片。通过树木的营养吸收将铁均匀输送到树叶中去,从而补充有效铁元素。操作时只需在树干基部钻若干小孔,将药片按一量嵌入,再封上小孔即可。这种方法适用于轻度或中等黄化程度。

2、“打吊瓶”:即将专用吊瓶营养液挂在树身1.3米左右,类似于给病人打吊瓶。

3、“喷药水”:除了在根系部、枝杆部想办法外,还可以对树叶片进行喷施,由叶片吸收铁。

4、“打注射”:就是给树干注射的技术来防治树黄化病。即用充电式电钻在树干上钻注射孔,深约1.2-1.5厘米至木质部,再用手动式树干注射器注射硫酸亚铁+纯净水+杀菌剂稀释液。木器的养护用粗布搓木器表面.作用是清洁表面腊层和脏色以及再抛光.持续2到3天大约每天2-3小时。

举报
收藏 0
马尾松盆景裁剪的若干问题
马尾松,又名山松,松科松属,在岭南地区广泛分布,资源充沛。近年来,随着松柏类盆景的盛行,马尾松盆景已成为岭南盆景的热门树种之一。裁剪,是岭南盆景造型手法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对松树裁剪不当不但影响到松树的

0评论2020-11-10358

偃松
偃松拉丁学名:Pinuspumila别称:马尾松、五针松界:植物界门:裸子植物门纲:松柏纲目:松柏目科:松科属:松属 种:偃松分布区域:东北寒温带针叶林及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0评论2019-02-131418

马尾松栽培技术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的乡土树种和南方荒山造林先锋树种,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广泛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是分布

0评论2018-04-28612

油松树
油松 别名:油松树、短叶松、短叶马尾松、红皮松、东北黑松 拉丁名: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种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亚门 松柏纲 松柏目松科形态特征针叶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皮灰褐色或褐灰色

0评论2018-01-142469

马尾松赤枯病如何防治
如何防治马尾松赤枯病马尾松赤枯病分布与危害:赤枯病是马尾松幼林一种主要叶部病害。据全国普查,贵州、四川、广西、广东、云南、湖南、湖北、浙江、江西、福建、江苏、河南、陕西等省(区)都有发生。本病除为害马尾

0评论2017-05-19486

马尾松松瘤病防治方法
马尾松松瘤病:又叫松栎锈病。除马尾松外,尚可为害多种其他松树,已发现的有黄山松、云南松、油松、黑松、华山松等,其中以马尾松在海拔400米以上地区,云南松在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黄山松在海拔800米以上地区感

0评论2017-03-20509

马尾松松毛虫防治方法
马尾松毛虫:又叫松毛虫,毛辣虫,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及河南南部都有发生。成虫体长24~35毫米,灰褐色或灰自色,前翅上有明显的波状横纹,近外缘有8~9个黑斑,翅中央有一个白点。卵近圆形,粉红色。幼虫体长45~60毫

0评论2017-03-20467

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
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又称狗毛虫、毛毛虫,以幼虫取食马尾松、湿地松、黄山松等松树针叶危害。松树被害后,轻者造成材积生长下降、松脂减产、种子产量降低,重者针叶被吃光

0评论2017-01-2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