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大蓑蛾防治

2016-12-21 18:064420佚名苗业网

大蓑蛾俗称皮虫、吊死鬼,是为害园林植物的主要杂食性害虫之一。蓑蛾的种类很多,我国有10多种,杭州地区最常见的有4种,除大蓑蛾外,还有小蓑蛾、白囊蓑蛾和茶蓑蛾,其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均与大蓑蛾基本相同。它们的幼虫都吐丝作虫囊(又称护囊),上面粘着各种断枝残叶,做成各种形式的虫囊,外形似披蓑衣,故得名蓑蛾。大蓑蛾主要在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所有的桂花产区均有该虫为害。尤其是在园林中,当桂花树邻近的一些植物上大发生时,可以很快蔓延到桂花树上,严重时可把树叶吃光,有时它还啃食小枝的树皮,致使花芽停止发育。

形态特征:成虫的雌雄形态差异很大。雄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0~35毫米,暗褐色,前翅近外缘有3~5个半透明的斑纹,后翅褐色。雌成虫无翅,形状像蛆,长约26毫米,身体污白色,腹部肥大,尾端细小。幼虫长大后,雌雄也明显不同,雌幼虫肥壮,成长时体长25~40毫米,头赤褐色,胸部背板灰黄褐色,腹部黑褐色;雄幼虫成长时体长17~24毫米,头黄褐色,胸腹部均为灰黄褐色。卵椭圆形,浅黄色。 蛹体长约30毫米,赤褐色。护囊长达40~60毫米,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和少量枝梗,枝梗排列不整齐。

生活习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该虫一年发生一代,8~9月间偶有2代成虫出现,亦产卵孵化,但其幼虫常不能越冬。一般大多以老熟幼虫在护囊里挂在树枝上越冬。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大多在午夜前后羽化,雄蛾黄昏后活跃,有趋光性。5月中旬雌蛾开始产卵,卵产于护囊中的蛹壳里,平均产卵量约2600粒。6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初孵化的幼虫嚼食叶肉,残留表皮,食量较小。3~4龄后食量剧增,大量吞食叶片。8~9月间为害最重,幼虫能吐丝悬挂在树枝上,随风飘散,故俗称“吊死鬼”。幼虫向光,在桂花上多聚集在枝梢和树顶为害。幼虫老熟后即在护囊内化蛹,并以丝紧附于树叶上越冬。一般在夏季干旱和炎热时为害严重,降雨多的年份不易成灾。

防治方法:

1、结合整枝修剪,随时摘除护囊。

2、用黑光灯或性信息激素诱杀雄成虫。

3、保护天敌,蓑蛾幼虫常被瘤姬蜂、姬蜂和追寄蝇等多种天敌所寄生,寄生率可高达50%以上,因此,要少用杀虫谱广的化学农药,多用专化性强的微生物制剂,如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青虫菌和芽孢杆菌制剂等,不仅对当代幼虫有较高的毒杀率,而且还能传递到下代和避免污染。

4、如虫口密度大,发生范围广,可选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50%马拉松乳剂1 000倍液、50%亚胺硫磷800倍液,均有良好效果。随着虫龄的增大,喷药的浓度也要增大,如敌百虫要用500~800倍液。喷药量要多,必须使护囊充分湿润。喷药时间以在幼虫活动多的傍晚进行最好,清晨次之。该虫有较明显的忌避性和很强的耐饥性,在喷施某些防治药物(包括有些微生物制剂)后就拒食,其耐饥力可达三个星期,所以有时常需多次喷药才可见效。

举报
收藏 0
乌桕树上的樗蚕、刺蛾、柳兰叶甲、大蓑蛾的危害及防治
乌桕( Sapiumsebiferum)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应用于园林中,集观形、观色叶、观果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危害乌桕的虫害有樗蚕、刺蛾、柳兰叶甲、大蓑蛾等。防治方法:可用20%除虫脲8000倍液、0.5%蔬

0评论2018-11-191033

紫荆蚜虫大蓑蛾防治方法
紫荆蚜虫大蓑蛾防治方法——紫荆又名满条红,其树姿优美,叶形秀丽,花朵别致。为常见的早春花木。有时会有蚜虫害虫的发生。紫荆蚜虫防治方法: 可喷40%乐果乳油1000倍喷杀。紫荆大蓑蛾防治方法:1、秋冬摘除树枝上

0评论2017-09-17592

紫荆褐边绿刺蛾 蚜虫 大蓑蛾防治方法
紫荆褐边绿刺蛾紫荆:又名满条红,其树姿优美,叶形秀丽,花朵别致。为常见的早春花木。有时会有褐边绿刺蛾害虫的发生。紫荆褐边绿刺蛾防治方法:1、秋、冬结合浇封冻水、施在植株周围浅土层挖灭越冬茧。2、少量发生

0评论2017-07-30599

火棘的大蓑蛾防治方法
大蓑蛾为害状幼虫藏匿于护囊内,取食时头和胸足外露。低龄幼虫啮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仅留主脉。4~5龄幼虫食量大增,严重时将整株叶片食光。大蓑蛾生活史及习性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梢上的护囊内越冬。越冬

0评论2017-01-25426

花卉大蓑蛾的防治方法
花卉大蓑蛾的防治方法——大蓑蛾又名大袋蛾,这害紫荆、山茶、金橘、冬青、木兰、腊梅、石榴等花卉。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可将叶片吃光,只残存叶脉,影响被害植株的生长发育。雌成虫无翅,蛆状,体长25毫米,头部黄褐

0评论2017-01-19375

大蓑蛾如何防治 唐菖蒲大蓑蛾的防治方法
大蓑蛾学名CryptotheleavaiegataSnellen,别名大袋蛾、避债蛾、大皮虫。该虫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东、台湾等地。寄主除有唐菖蒲外,还有腊梅、梅花、向日葵、

0评论2017-01-0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