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蓑蛾学名CryptotheleavaiegataSnellen,别名大袋蛾、避债蛾、大皮虫。大蓑蛾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东、台湾等地。寄主除有唐菖蒲外,还有腊梅、梅花、向日葵、月季、蔷薇、牡丹等花卉。
大蓑蛾为害特点:大蓑蛾主要是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还嚼食茎干表皮,吐丝缀叶成囊,躲藏其中,头伸出囊外取食。
大蓑蛾形态特征:大蓑蛾雌成虫纺锤形,蛆状,乳白色至乳黄色。头极小。雄成虫翅展35-44毫米,体翅暗褐色,密披绒毛。触角羽状。前后翅褐色,近外缘有4-5个透明斑。大蓑蛾卵近圆球形,初为乳白色,后变为淡黄棕色。虫囊内卵堆圆锥形,上端呈凹陷的球面状。大蓑蛾初孵幼虫体扁圆形,老熟幼虫,雌虫黑色,体粗大;雄虫黄色,较小。虫囊纺锤形,取食时囊的上端有1条柔软的颈圈。雄囊的下部较细,雌囊则较大。
大蓑蛾发生规律:大蓑蛾该虫年生1代,少数生有2代。以老熟幼虫在虫囊内越冬。5月上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成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雌成虫经交配后在囊内产卵,6月中、下旬幼虫孵化,随风吐丝扩散,取食叶肉。该虫喜高温、干旱的环境,所以在高温干旱的年份里,该虫为害猖獗,幼虫耐饥性较强。
大蓑蛾防治方法
1、冬季整枝修剪时,摘除虫囊,消灭越冬幼虫。
2、利用成虫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杀。
3、保护和利用天敌。主要有伞裙追寄蝇等。
4、化学防治在幼虫为害盛期,喷1次青虫菌与多角体病毒混合液200倍液。
常用药剂青虫菌、多角体病毒。
乌桕树上的樗蚕、刺蛾、柳兰叶甲、大蓑蛾的危害及防治
乌桕( Sapiumsebiferum)是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应用于园林中,集观形、观色叶、观果于一体,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危害乌桕的虫害有樗蚕、刺蛾、柳兰叶甲、大蓑蛾等。防治方法:可用20%除虫脲8000倍液、0.5%蔬
0评论2018-11-191033
紫荆蚜虫大蓑蛾防治方法
紫荆蚜虫大蓑蛾防治方法——紫荆又名满条红,其树姿优美,叶形秀丽,花朵别致。为常见的早春花木。有时会有蚜虫害虫的发生。紫荆蚜虫防治方法: 可喷40%乐果乳油1000倍喷杀。紫荆大蓑蛾防治方法:1、秋冬摘除树枝上
0评论2017-09-17592
紫荆褐边绿刺蛾 蚜虫 大蓑蛾防治方法
紫荆褐边绿刺蛾紫荆:又名满条红,其树姿优美,叶形秀丽,花朵别致。为常见的早春花木。有时会有褐边绿刺蛾害虫的发生。紫荆褐边绿刺蛾防治方法:1、秋、冬结合浇封冻水、施在植株周围浅土层挖灭越冬茧。2、少量发生
0评论2017-07-30599
火棘的大蓑蛾防治方法
大蓑蛾为害状幼虫藏匿于护囊内,取食时头和胸足外露。低龄幼虫啮食叶片成孔洞或缺刻,仅留主脉。4~5龄幼虫食量大增,严重时将整株叶片食光。大蓑蛾生活史及习性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梢上的护囊内越冬。越冬
0评论2017-01-25426
花卉大蓑蛾的防治方法
花卉大蓑蛾的防治方法——大蓑蛾又名大袋蛾,这害紫荆、山茶、金橘、冬青、木兰、腊梅、石榴等花卉。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可将叶片吃光,只残存叶脉,影响被害植株的生长发育。雌成虫无翅,蛆状,体长25毫米,头部黄褐
0评论2017-01-19381
大蓑蛾防治
大蓑蛾俗称皮虫、吊死鬼,是为害园林植物的主要杂食性害虫之一。蓑蛾的种类很多,我国有10多种,杭州地区最常见的有4种,除大蓑蛾外,还有小蓑蛾、白囊蓑蛾和茶蓑蛾,其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均与大蓑蛾基本相同。它们
0评论2016-12-2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