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油松松针锈病的防治措施

2017-03-26 04:284830佚名园林花木网

油松松针锈病的分布及危害:油松松针锈病广泛分布在辽宁、吉林等省人工林内,1965年,在辽宁省章古台地区8~9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内发病率竞达100%,受害林木生长衰弱,松针提早枯萎脱落,主梢生长甚短,连续3年发病后常造成病树枯死的后果。

油松松针锈病的症状:松针病初产生淡绿色小斑,后产生黄褐色丘状突起,常排成一行,这是病原锈菌的性孢子器。春季在丘疹状的性孢子器的对侧,产生由黄白色变为桔黄色的疱囊,即病原菌的锈孢子囊。囊破后,散出黄色粉状的锈孢子,最终只剩下锈孢子囊的包被,白色膜状。待包被失去后,松针常常枯萎变黄褐色并早落,偶遇春旱时,病情虽然发展缓慢,但病树新梢生长受阻,2~3年后病株死亡。

油松松针锈病的病原:本病是由黄檗鞘锈菌(Coleosporium phellodendri Komar.)引起的,该菌是具长循环生活史的转主寄生菌,性孢子及锈孢子阶段产生在油松上,夏孢型锈孢子及冬孢子产生在黄檗叶背面。性孢子器呈覆碗状,生于松针表皮下,性孢子球形,甚小,成熟后常混以蜜液溢至松针表面上。锈孢子球形,长椭圆形或近菱形,单胞,黄色,串生在春孢子囊中。表面有疣状突起,孢子25.4~55μm×21.8~29μm,壁厚7~11μm。锈孢子囊包被系由长棱形细胞构成。夏孢型锈孢子堆生在黄檗叶背面,呈桔黄色疱状,孢子串生,单个球形至卵形,表面多疣,22~29μm×18.2~21.8μm。冬孢子堆也生于叶背,桔红色有光泽疱状。冬孢子圆柱形,顶端直径略大且平截,顶壁厚10.8~18.2μm,萌发时冬孢子产生横隔呈四胞,各生一长柄,其顶端生担孢子。担孢子球形,浅黄色,4~7μm,伸向叶表。

油松松针锈病的发病规律:病菌冬孢子于当年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成熟萌发。产生的担孢子积留于叶面上呈白色,靠风雨分散传播。遇油松松针时,萌发产生的芽管便由气孔侵入并增殖。少数病松针上可见少量子器,后随松针越冬。至第二年春,4月下旬开始生出大量的性孢子器,5月开始出现锈孢子囊。6月上旬锈孢子飞散侵染黄檗,经几次再侵染后,形成冬孢子堆。4~10年生油松易病且重,大树上有时也发病但较轻。树冠下部松针病重,向上渐轻。与黄檗混交或临近时病重,二树种距离超过2km时病极轻。7~8月份细雨连绵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扩大蔓延。生在砂丘上和土壤瘠薄地块上的黄檗长势不佳,易生病,病后生长更弱。

油松松针锈病的防治措施:不造二针松与黄檗的混交林,隔行混交林尤其不佳,应及早伐去黄檗。可营造两树种的块状混交林,但两树种的迎风边行应植其它树种1~5行。化学防治可选药剂为1:1:170波尔多液,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敌锈钠1:200倍液,粉锈宁1:800倍液,退菌特1:500倍液。每15日喷一次共1~3次。8月中、下旬向油松上喷射,6月下旬向黄檗叶上喷射,防止侵染。

举报
收藏 0
油松树
油松 别名:油松树、短叶松、短叶马尾松、红皮松、东北黑松 拉丁名: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种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亚门 松柏纲 松柏目松科形态特征针叶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皮灰褐色或褐灰色

0评论2018-01-142469

油松繁殖栽培及病害防治技术
油松,又名东北黑松、短叶马尾松,常绿乔木,分布于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古、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宁夏、四川、青海等地。油松四季常青,树姿苍劲,是园林绿化的好材料。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仅

0评论2017-12-14452

油松立枯病的防治措施
一、症状油松由于苗木受感染的时期不同,表现症状各异。在播种时,种子刚发芽时受感染表现为种腐型。在种子发芽后幼苗出土前受感染表现为芽腐型,幼苗出土后嫩茎未木质化前受感染表现为猝倒型。苗木木质化后,由于根

0评论2017-06-30535

油松(松香)针锈病防治方法
油松属松科常绿乔木,以油松的油树脂除去挥发油后留存的固体树脂,即松香入药,此外松节、松花粉、松针、松树皮等也都可入药,具有燥湿怯风、生肌止痛、活络等作用,分布在陕西、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

0评论2017-06-30485

油松松树干腐病防治方法
油松松树干腐病防治方法油松松树干腐病:属苹果枝干重要病害,主要为害枝干。病斑初为椭圆形或不整形、暗褐色,逐渐扩展成凹陷的带状条纹,长达数十厘米,黑褐色。病健分界处常裂开,病皮翘起。病部生出很多稍突起的

0评论2017-02-02506

油松病虫害防治技术
1、松树腐烂病:主要为害中心干及主枝下部皮层。病部初呈红褐色、略隆起、水渍状、后皮层腐烂,常流出黄褐色汁液,湿腐状、有酒糟味,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清晰,有时呈深浅相间的轮纹状。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

0评论2017-01-28442

油松毛虫综合防治技术
一、油松毛虫在我局林区的发生及其猖獗为害的原因1、树种结构不合理,油松人工纯林的比重大,且树龄都在10年以上,20年以下。这是由于刚发展起来的以油松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环境还不健全,在组成单一的林分内还不适应

0评论2017-01-20474

油松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并且涉及树木生命周期中种植、生长、开花、结果的各个时期。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树木的生长状况,还是响应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步。我们应当把树种的病

0评论2017-01-20584

油松毛虫的防治技术
油松毛虫的防治技术——油松毛虫Dendrolimn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展鳞翅目,枯叶蛾科。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和华东等地。幼虫为害油松、黑松、红松、樟子松、华山松、白皮松和落叶松,是松树的毁灭性害虫。

0评论2017-01-1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