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石竹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白绢病分布:上海、杭州。
香石竹白绢病症状:病害发生在近土表的茎基部,变褐腐烂;切开病茎组织,从外侧开始有茶褐色或黑褐色的腐烂向中心发展;木质部也向上变色,羽状辐射形生长的白色菌丝可蔓延到周围土壤表面;其后在病部及周围土表菌丝体上形成初为白色、后变黄褐色油菜籽大小的菌核;植株感病后,通常整株倒伏死亡。在扦插床上,从插穗的愈合形成区开始发生湿腐,也可引起严重的根颈腐烂。
香石竹白绢病病原:病原为真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菌核表生,直径0.5-1.0毫米,平滑而有光泽,形如油菜籽。
香石竹白绢病发病规律:病原菌寄主范围广泛,可危害仙人掌、兰花、松鼠尾、瓜叶菊、菊花、金鱼草、波斯菊、大理菊、鸢尾、郁金香、风信子、百合、玉簪等几十种植物。病菌以菌丝或菌核残存在病残体、病株、野生植物和土壤中,荫核在土壤中可存活3~4年,但在水中和湿土中存活期很短。高湿时有利病菌蔓延,病害发生盛期在夏季。
香石竹白绢病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避免与感病植物连作;施用的基肥应当充分腐熟,以免肥料带菌;适当通风,避免栽植过密。
2、药剂防治:种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参看兰花白绢病),或用50%退菌特,每平方米5克。生长期发病,及时挖除病株,病穴用石灰消毒,或灌浇65%代森锌600~800倍液,也可灌浇其他杀菌剂。也可用20%的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浇灌,可防治香石竹白绢病。
多头康乃馨
多头康乃馨拉丁学名:Dianthuscaryophyllus别称:多头康乃馨、麝香石竹、香石竹、石竹、康乃馨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石竹目科:石竹科属:石竹属种:康乃馨分布区域:全国。多头康乃馨是多年
0评论2019-11-241573
香石竹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苗期、成株均可染病。初发病时下部的一侧叶片轻微失绿,新枝发育迟缓,嫩枝向一侧歪扭或卷曲,后失绿叶片继续增多,逐渐变黄,茎变软,易折倒;严重时全株失绿、萎蔫乃至枯死。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组织变
0评论2017-07-04489
香石竹瓶霉萎蔫病的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瓶霉菌萎蔫病在梅雨季节常表现为急性枯死症状。常发生在香石竹定植后40-50天,株高30-40cm时,病株在梅雨间隙期太阳曝晒下,下部叶片先出现褪绿和轻微的萎蔫状,后向上扩展,经7-10天全株枯死。病株根系
0评论2017-07-04452
香石竹细菌性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细菌性立枯病如何防治一、香石竹细菌性立枯病为害症状:病害学名:Erwinia chrysanthemi pv.Dianthicola.病原细菌侵染香石竹维管束,致下部叶片萎蔫变褐,生长不良,使整株失去生机或枯死呈立枯状。9月发病,
0评论2017-07-04461
香石竹疫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疫病的防治方法一、香石竹疫病为害症状:苗期、成株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出现水渍状褐色根腐后枯死。定植后染病主茎和分枝上病部亦呈水渍状,造成病部以上的茎叶呈灰白色枯死。二、香石竹疫病病原菌形态特征:病
0评论2017-07-04431
香石竹细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细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香石竹细菌叶斑病该病又称香石竹渍斑病,主要为害高梁、玉米、豆科、咖啡等作物。病害学名:Pseudomonas woodsii (Smith) Stevens.一、香石竹细菌叶斑病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花芽
0评论2017-07-03342
香石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病毒病的防治方法一、香石竹病毒病为害症状:香石竹病毒病已发现香石竹斑驳病毒病(CaMV)、香石竹潜隐病毒病(CaLV)、香石竹环病毒病(CaERV)、香石竹坏死斑点病毒病(CaNFV)和香石竹脉斑驳病毒病(CaVMV)五种。其
0评论2017-07-03396
香石竹杂色花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杂色花的防治方法一、香石竹杂色花为害症状:香石竹杂色花常因单色花质地颜色的不同,有白色、黄色、浅绿色、浅红色等5-6种杂色花类型,且其花瓣的斑纹都不相同,叶部出现斑驳或轻微花叶等症状。香石竹杂色花
0评论2017-07-03381
香石竹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香石竹立枯病的防治方法一、香石竹立枯病为害症状:又称茎腐病、基腐病。初在近地面的茎基部生暗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后变黑产生粘滑性湿腐或软腐,叶片逐渐变成灰白色;当病部形成环状腐烂时,全株突然
0评论2017-07-0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