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子花叶病的症状及防治
风信子花叶病症状:发病初期,叶片表现轻微花叶,以后发展成条斑或斑块。发病严重时,叶片黄化、扭曲,植株矮小,无花或花碎色、萎缩,种球退化。
风信子花叶病病原:病原为风信子花叶病毒(Hyacinthmosaicvirus),病毒钝化温度68℃。此外,郁金香碎色病毒、水仙花叶病毒、烟草脆裂病毒、百合潜隐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也可引起风信子花叶病。
风信子花叶病发病规律:自然条件下,病毒只侵染风信子。该病毒多通过机械传播,汁液接触和马铃薯蚜均能传毒,线虫也可传播。病毒可经马铃薯蚜从风信子上传播到虎眼万年青上。
风信子花叶病防治方法:
①挑选无病植株的鳞茎作种。
②建立无病留种地,以提供无病种球。
③防治传毒介体马铃薯蚜和线虫。
④在园艺操作中避免汁液传染。
风信子科
风信子科风信子科
0评论2023-12-02466
风信子的具体栽培方式
花市场供应的有两种,一种是9—10月间供应的,像水仙花干头一样是干鳞茎。另一种是经过培育已有花苞的,这种风信子在春节前买来时,就可以水养,放在室内窗口观赏闻香。对干鳞茎的栽培方法,应拣阳光充足、地势高燥
0评论2018-05-29522
怎样防治风信子软腐病
怎样防治风信子软腐病——在温室中,严重感染的种球不再发芽、种球变软、种球组织透明并伴随有白色或黄色斑点。这些感染种球同时散发难闻的气味。感染不严重的病症是:从叶片基部形成一些湿的、暗绿色长条形区域,首
0评论2017-06-01493
风信子灰霉病的症状及防治
风信子灰霉病的症状及防治——风信子又名洋水仙,原产于欧洲南部。耐寒,喜排水好而肥沃的壤土和充足阳光。秋季生根,早春萌发新芽,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花,6月上旬植株枯萎休眠。风信子花序端正,色彩绚丽,花色有
0评论2017-05-30514
风信子栽培方法
风信子栽培方法—风信子应选择排水良好,不太干燥的沙质壤土为宜,中性至微碱性,种植前要施足基肥,大田栽培,忌连作。栽培方法有露地栽培,盆栽,促成栽培和水养。1、露地栽培宜于10~11月进行,选择排水良好的土
0评论2017-04-21795
风信子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风信子常见病害防治方法—全世界风信子的园艺品种约有130多个,主要分为“荷兰种”和“罗马种”两类。前者属正宗品种,绝大多数每株只长1支花葶,体势粗壮,花朵较大。而后者则多是变异的杂种,每株能着生二三支花葶
0评论2017-02-02436
风信子花后处理技术
风信子在原产地当然是年年开花,到了中国后容易退化,所以现在还是年年进口,国内少数地方可以生产,但产量远远不够。在这里要防止两种现象,一是认为只能一次性使用,二是觉得可以粗放管理就可再花。首先,原产地地
0评论2016-11-19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