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栽植前的修剪:起苗后,树体水分代谢平衡被打破,而且起苗、运苗过程中造成苗木的损伤,栽植后需要有一定的景观效果,必须通过修剪进行调节。栽植时修剪的目的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1、提高成活率 在苗木栽植之前,为减少树木树体内水分的蒸发,保持水分代谢平衡,使新栽植苗木迅速成活和生长,应及时剪去部分枝叶。
2、培养树形 根据栽植地的性质和设计者的要求对树木进行进一步的整形,以培养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良好树姿,达到预期景观效果,避免为了确保成活而进行重剪,延缓景观绿化效果。
冬季是大多落叶树种的修剪时期,宜在树体落叶休眠到春季萌芽开始前进行。这一时期苗木生理活动缓慢,枝叶营养大部分回归主干、根部,修 剪造成的营养损失最少,伤口不易感染,对苗木生长影响较小。修剪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当地冬季的具体温度特点而定,如在冬季严寒的北方地区,修剪后伤口易受 冻害,故以早春修剪为宜,一般在春季树液流动前约2个月的时间内进行;而一些需保护越冬的花灌木,应在秋季落叶后立即重剪,然后埋土或包裹树干防寒。
夏季修剪(生长期修剪)可在春季萌芽后至秋季落叶后的整个生长季内进行,此期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性能,一般采用轻剪,以免因剪除大量的枝叶而对树木造成不良的影响。对发枝力强的树种,应疏除冬剪截口附近的过量新梢,以免干扰树形;嫁接后的苗木,应加强抹芽、除蘖等修剪措施,保护接穗 的健壮生长。对于夏季开花的树种,应在花后及时修剪,避免养分消耗,并促进翌年开花;一年内多次抽梢开花的苗木,如花后及时剪去花枝,可促使新梢的抽发, 再现花期。观叶、赏形的苗木,夏剪可随时去除扰乱树形的枝条;绿篱在生长期修剪,可保持树形的整齐美观。
常绿树种的修剪,根据常绿树种在一年中的生长规律,可采取不同的修剪时间及强度,比如白皮松,因冬季修剪伤口易受冻害且不易愈 合,故宜在春季气温开始上升,枝叶开始萌发后进行,大多剪除枯枝,保持树形整齐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