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个在苗木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年的绿化人,虽然谈不上有多么丰富的经验,但是也吃过亏跌过跟头,对行业中的一些问题还是有所感触的。最近一段日子,正赶上秋季苗木销售的旺季,虽然是旺季,其实生意并不是很旺,苗木价格一路狂跌,清地的,甩卖的,跳楼价处理的,各种苗木供应信息在QQ群苗木信息不停的跳动。今天。正好有时间,也清空下自己的大脑想想,深深的想想一些问题
传统企业在转型的时候,一定要明白先转什么,后传什么,接下来又该转什么。否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风险很大。就像道德经里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道是什么?一是什么?二又是什么?先要把本质想明白。而现在很多企业转型失败,恰恰就是方向反了,没有考虑本质的问题,更多转的是形式上的东西,这种转法死是必然,不死是运气好,真的是运气好一点而已。其实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瞎子摸象似的乱走一气,但是无意中上了三方网,一个很专业的苗木网站,在上面我认识很多做了十几年苗木的苗农,他们虽然可能没上过高中大学,但是对卖苗子却熟悉的很,所以想到今天能分享给大家我学到的东西。
很多企业认为在淘宝或天猫开个店、建个网站,或是建个微信公众平台,然后再做做网络推广就叫转型、就叫与时俱进,实乃大错特错,这根本不叫转型,因为企业的本质一点没变。很多传统企业是这样做生意的,开个工厂或商铺,然后通过打广告拉业务、销售员跑业务。现在,线下生意不好做了,跑到网上建个平台,再通过网络广告拉业务、网络销售跑业务,本质变了吗?那里变了?其实他们的本质都一样,只不过形式变了:把开店的地方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把发广告的地方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仅此而已。或者说,这些企业只是把互联网当成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这是典型的老思想加新模式。
其实这些形式化的东西好转,问题是这些表面功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先从本质转才是关键,而这个本质就是思想。一些传统企业经营不善,说到底就是经营思路问题。那这个思想怎么转呢?答案就是互联网思维。想转型互联网、想在互联网上做生意,具备互联网思维是第一步。那这个互联网到底是个神马东西呢?目前互联网上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有很多,比如用户思维、时间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这些都很好,都很对,但是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却没有讲清楚:传统企业到底如何具备互联网思维?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如何让这些互联网思维在自己的企业中落地呢?
首先让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传统思维是如何做生意的,典型的传统流程是这样:产品-营销-用户。传统思维的核心是在产品,大部分工作是围绕产品进行,先有产品,将产品生产制造出来,或是先代理一款产品,然后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比如传单、广告等进行宣传;吸引来客户后,再进行销售。盈利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产品。
而互联网思维却正好相反,典型的流程是:用户-营销-产品。一切工作是围绕用户进行,先想办法圈用户,和用户建立关系和粘性,用用户来倒逼产品。甚至一开始就根本没产品,在有了用户后,再围绕用户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产品开发。盈利模式上,也不是简单的考虑如何通过产品赚钱,而是考虑如何围绕用户建设属于企业自己的生态圈,利用生态圈赚钱,甚至有的情况下,产品可以不赚钱甚至免费,比如像360,他的产品本身都是免费的,其主要是赚各种厂商的钱,这就是所谓的“羊毛出在狗身上,猪来买单”。这种以用户为核心的模式,也被称之为“粉丝经济”。
基于以上我简单的说明,对于苗木行业这样传统的行业来讲,又如何卖好自己的树苗呢?并不是得苗源者得订单,自己知道很多地方有很多便宜的苗木品种,自己知道了管用不?如果没有很多人知道你在做苗木,苗源就是浪费了。
为什么很多不是苗木行业的人却有大把的苗木订单呢?有几百亩地的人订单却很少,就是这个理。如果苗木基地能够转变观念,用加法的模式进行苗木转型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改善现状。
大家在朋友圈中应该看到过关于免费送衬衫的消息吧,衬衫式免费的,只需要你支付一定的快递费用,这样看起来亏本的生意,人家都能赚个盆钵满贯的,这就是运营,网络平台需要运营,传统企业一样需要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