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大地植树造林增绿增效实现跨越
2016-03-27
418
核心提示:跨越之年必须实现跨越发展。十年树木,建设生态,巩固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果,池州林业加速增绿增效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为绿色惠民再添新动力。池州全面启动林业增
跨越之年必须实现跨越发展。十年树木,建设生态,巩固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果,池州林业加速增绿增效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为绿色惠民再添新动力。池州全面启动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加快林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富市、绿色惠民。通过联动,池州全面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超额完成工程建设年度任务。各县区自我加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林业经济多元发展。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引领下,全市社会资本投资林业热潮不断高涨,林业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正逐步形成。东至县国有金寺山林场,大力调整林种结构,积极打造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2016年发展薄壳山核桃2310亩,实施国家储备林改培2400亩;贵池区棠溪镇以“西山焦枣”特色品牌培育和基地建设为依托,今年在西山、东山村再新建枣园500余亩。二是企业参与,示范带动。安徽洽洽食品有限公司在贵池区唐田镇吴田社区以公司 农户 技术服务等方式建立薄壳山核桃基地。一期项目示范基地面积460亩,现已投资300万元,高标准、高质量栽植波尼、马罕、威士顿等国内外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嫁接苗10000余株;二期项目示范基地面积600余亩;安徽绿加硒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南京林业大学青钱柳科研项目平台,立足于石台县小河镇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富硒土壤的地理优势,租赁宜林荒山及坡地350亩,专业从事富硒青钱柳的栽种培育,研发生产富硒青钱柳茶及青钱柳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2015年成功引种青钱柳优良药用种源2.5万株,采取矮化密植、定向培育的技术建立青钱柳叶用林200亩,并配有排灌水设施,硬化道路和太阳能路灯及全天候网络高清监控等农田科技基础设施;青阳县新泰中药材有限公司、安徽省科信森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计划在乔木、酉华林场流转租赁林地2000亩,发展薄壳山核桃、香榧、榛子等特色经济林;池州市林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木镇镇栽植油茶230亩,目前已完成栽植;安徽福森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木镇新竹村完成整地200亩,栽植红火箭紫薇;池州市大安农农业有限公司在木镇新竹村完成整地300亩栽植黄连木;安徽百草园农业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青阳县陵阳、南阳林场流转林地1500亩,栽植薄壳山核桃、油用牡丹、石榴700亩。三是强化服务,提升造林质量。为确保工程进展顺利,池州市继续组织开展了林业科技人员服务森林增长工程活动,建立了林业专家联系点制度,对100亩以上的造林企业(大户)实行跟踪服务;从林地选择、造林规划、树种配置、整地方式等方面给予指导,着力解决技术难题,确保造林成效,全面提升营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