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阜阳、黄山、芜湖市全面推行林长制

   2018-01-22 安徽省林业厅官网佚名531
核心提示:近日,安徽省林业厅机关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投入街区积雪清理、雪压树木救护和办公场所、生活区环境整治活动,为文明创建工作营造了浓厚氛围。元旦后的一场暴雪造成道路

近日来,滁州、阜阳、黄山、芜湖市相继出台建立林长制工作方案,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2018年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全面建成。

2017年12月15日,经滁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滁州市林长制工作方案》。明确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林长,市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总林长,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总林长。该市提出,以推行林长制为抓手,突出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城乡造林绿化,森林质量效益提升,森林灾害预防治理,强化执法监督管理等主要任务。着力实施江淮分水岭增绿(造林)、平原圩区农田防护林提升、石质山地造林攻坚、森林城市(镇)创建、森林村庄创建、森林长廊创建、现代林业示范区创建等“七大增绿行动”。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木本油料、麻栎生物质能源、杜仲新兴战略、乡土特色苗木、森林旅游(康养)、林产品精深加工和林下种养业等“七大产业”。到2021年,完成人工造林75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22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林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林农林业综合性收入年均增长10%。创建省级森林城市3个,省级森林城镇52个,省级森林村庄579个,省级森林长廊400公里,省、市级现代林业示范区50个。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12月21日,阜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确定市级总林长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总林长由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林长由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担任。该市提出,以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目标,以推行林长制为统领,重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造林绿化攻坚、森林质量效益提升、森林灾害治理能力和林业执法监督管理水平提高等五项主要任务。大力发展优良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建设优质花卉苗木、特色经济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培育现代林业示范区。充分发挥花卉产业基地、湿地公园和林业示范区功能,推动林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森林旅游目的地。到2021年,全市完成造林20万亩,新增和完善农田林网庇护面积200万亩,新增省级森林城市1个、森林城镇20个、森林村庄100个,森林长廊示范段240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1%以上,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34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到470亿元。

12月28日,黄山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建立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同时印发《黄山市全面建立林长制工作方案》。确定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市级总林长,市委、市政府分管同志担任常务副总林长,市政府其他负责同志及黄山风景区、黄山经济开发区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总林长。该市提出,以建立和落实林长制为抓手,突出抓好林业生态保护修复,提升森林质量,发展绿色富民产业,预防治理森林灾害,全面推进依法治林等五项任务。以建立大黄山国家公园为目标,加强22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积极发展中药材以及特色经济林,加快发展油茶、香榧、山核桃等木本油料林和竹林,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林农增收。发挥江南林交所交易平台作用,推进大宗林产品交易和林业碳汇交易。到2021年,完成人工造林2.99万亩、封山育林27.4万亩,重点建设20个省级森林抚育示范片,木本油料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建设保护国家级湿地公园和省级重要湿地1.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3.13%,林业总产值达418.6亿元,山区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0%。

12月29日,芜湖市委、市政府出台《芜湖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明确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林长,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副总林长,党委、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林长。该市提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林长制落实,突出抓好城乡造林绿化、森林质量效益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灾害防控和林业改革等主要任务。以“增绿增效”行动和四县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工程;按照“生态大公园、文化大观园、旅游大乐园、宜居大家园”建设要求,加强城市生态空间保护;突出“三线四边”林相改造,加快推进农田林网工程建设。到2021年,全面完成林业“增绿增效”行动目标任务,全市森林蓄积净增长131.08万立方米,森林保有量12.54万公倾,森林蓄积量599.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3.83%,林木绿化率32.86%,林业总产值达104.44亿元。(来源:安徽省林业厅官网)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