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肥西县林业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相结合、发展林业与农民增收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群众主导相结合的原则,走出了一条“生态绿县、产业富民”的新路,尤其是以苗木花卉和经济林为特色的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肥西苗木花卉品牌叫响全国
肥西县最初的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在三岗村,占地60亩。从2006年开始,肥西县逐步建成了中国中部花木城市场。并从2003年开始,通过搭建交易平台,已连续15届成功承办了“中国·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使肥西“三岗”苗木花卉品牌叫响全国。
2002年,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支持下,以苗木生产基地为依托,群众自愿组织,成立了肥西县花木协会。协会从最初的193人,发展到现在的486人,会员覆盖所有的种苗乡镇和周边市、县。
三年来,在该协会的示范带动下,全县新增6000多农民从事苗木生产和销售,并呈现继续扩大趋势。同时,苗木行业运输难和开税票难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肥西县花木协会负责人 刘宏广
“通过政府和交警大队协调,在我们花木协会统一办理的会员证,苗农在肥西范围内,可以一路畅通。”
生态建设与苗木产业发展双赢
“十二五”以来,肥西县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生态强省战略目标,实施了造林绿化大会战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均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末,全县林木绿化率36.66%,林业总产值达43亿元。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等称号。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建设,肥西县30多万亩苗木花卉资源,将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互通有无,再上新台阶。
肥西县三岗苗木经纪人协会负责人 刘义旭
“特别在网络销售领域,通过我们的网站、微信群、QQ群,年发布信息量突破了3万条,去年我们的网络销售额突破了3.17亿元。”
抱团取暖与引进外商助推产业发展
从一家一户,到“抱团取暖”,苗农们自发地走在一起,肥西县的苗木花卉产业,在这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同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肥西坚持引进外来客商和培育本土大户并举,不断壮大产业主体,累计引进企业和大户300多家。
苗木种植大户 董世洲
“单打独斗的时候,一亩苗木只有两三千元钱,后来发展到七八千元钱可,现在好的时候可以达到几万元钱一亩。”
目前,全县林业主体中,万亩以上企业2家,千亩以上企业30余家。政府的政策撬动、优越的服务环境、知名林业企业的入驻,为肥西县苗木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县种植面积已达33万亩,形成了观赏绿化苗、经果林苗、用材林苗和花卉、盆景、草坪地被等六大类400多个品种,年销售量7亿株,交易额20多亿元。
县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 李书荣
“第一,下一步以乡村振兴为主抓手,推进我们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增加普通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第二,相对全县苗木,花卉还有发展的空间,计划让花卉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我们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我们的工作目标和方向。第三,我们会继续做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