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报道

天竺桂学名:Cinnamomumpedunculatum,又名普陀樟、浙江樟,星散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的狭窄范围,因种子间歇结实,加上人为干扰频繁,林下很少见到幼苗幼树。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台湾等。

天竺桂是常绿乔木,高10—15米,胸径30—35厘米。枝条细弱,圆柱形,极无毛,红色或红褥色,具香气。叶近对生或在枝条上部者互生,卵圆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灰绿色,晦暗,两面无毛,离基三出脉,中脉直贯叶端,在叶片上部有少数支脉,基生侧脉自叶基1—1.5厘米处斜向生出,向叶缘一侧有少数支脉,有时自叶基处生出一对稍为明显隆起的附加支脉,中脉及侧脉两面隆起.细脉在上面密集而呈明显的网结状但在下面呈细小的网孔;叶柄粗壮,腹凹背凸,红褐色,无毛。圆锥花序腋生,长3—4.5(10)厘米,总梗长1.5—3厘米,与长5—7毫米的花梗均无毛,末端为3—5花的聚伞花序。花长约4.5毫米。花被筒倒锥形,短小,长1.5毫米,花被裂片6,卵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锐尖,外面无毛,内面被柔毛。能育雄蕊9,内藏,花药长约1毫米,卵圆状椭圆形,先端钝,4室,第一、二轮花药药室内向,第三轮花药药室外向,花丝长约2毫米,被柔毛,第一、二轮花丝无腺体,第三轮花丝近中部有一对圆状肾形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子房卵珠形,长约1毫米,略被微柔毛,花柱稍长于子房,柱头盘状。果长圆形,长7毫米.宽达5毫米,无毛;果托浅杯状,顶部极开张,宽达5毫米,边缘极全缘或具浅圆齿,基部骤然收缩成细长的果梗。花期4—5月,果期7—9月。

天竺桂是中性树种,幼年期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中性土壤亦能适应。平原引种应注意幼年期庇荫和防寒,在排水不良之处不宜种植。移植时必须带土球,还需适当修剪枝叶。对二氧化硫抗性强。

天竺桂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摘,脱去果皮,漂洗干净后阴干,湿沙分层贮藏。早春三月播种,种子[3]发芽率80%至90%。播后1个月出土,苗期需架设荫棚。当年苗高约15厘米,需移植1---后可出圃种植。果实成熟时及时采摘,脱去果皮,漂洗干净后阴干,湿沙分层贮藏。3月播种,种子发芽率80%至90%。播后1个月出土,苗期需架设阴棚。生长旺盛季节每半月施肥,以氮肥为主,秋季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当年苗高约15至25厘米,1至2年后可出圃种植。圃地种植期间,病虫害较少,较其他樟科植物抗性强。幼苗出土后宜盖荫棚。由于生长缓慢,宜于密植。选用一年生苗切干造林时,可先在离地5-10厘米处切断,保持完整根系、种植时切面应与地平。萌蘖后留苗1株。造林应在阴天小雨时进行。种后应注意幼林抚育,切忌打枝或损伤树皮,并注意预防兽害。

天竺桂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天竺桂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插。扦插基质:就是用来扦插的营养土或河砂、泥碳土等材料。家庭扦插限于条件很难弄到理想的扦插基质,建议使用本站提供的已经配制好并且消过毒的扦插基质;用中粗河砂也行,但在使用前要用清水冲洗几次。海砂及盐碱地区的河砂不要使用,它们不适合花卉植物的生长。

有较好的隔音作用。宜作庭园和道旁树。阴香对氯气和二氧化硫均有较强的抗性,为理想的防污绿化树种。另外,它还是重要的经济植物肉桂的砧木。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