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种植苗木修剪技术规范

   2018-12-10 苗业网佚名6914
核心提示:苗木修剪技术规范一、修剪程序一知:了解苗木的生物学特性(如萌芽力、成枝力、生长习性)、生长发育阶段、修剪目的(整形、促花
苗木修剪技术规范
一、修剪程序
一知:了解苗木的生物学特性(如萌芽力、成枝力、生长习性)、生长发育阶段、修剪目的(整形、促花、复壮等)以及预期的景观效果。
二看:仔细观察植株整体形态、枝条分布、生长势及病虫害情况,判断哪些枝条需要保留或去除,确定修剪重点。
三剪:根据修剪方法和观察结果,按照 “先大枝后小枝,先上部后下部” 的顺序,使用锋利工具精准修剪。
四拿:及时清理修剪下的枝条,避免堆积阻碍操作或引发病虫害。
五处理:对剪下的枝条分类处理,病枝需集中销毁,健康枝条可粉碎堆肥或回收利用。
六保护:对修剪伤口涂抹伤口愈合剂,防止病菌侵入和水分流失;对于大伤口,可用塑料薄膜包扎保护。
二、修剪时期
生长期修剪:在春季或夏季进行,适用于调节树势、控制旺长、促进分枝。如对徒长枝摘心,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萌发;花后修剪能减少养分消耗,利于二次开花。
休眠期修剪:冬季植株进入休眠后进行,主要用于整形、去除枯枝病枝、调整骨架结构。此时修剪伤口不易感染,且对植株生长影响较小。
三、常用整形修剪方法
拉枝:通过拉、扭、曲、弯等方式改变骨干枝或大枝生长方向和角度,调整树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常用于盆景造型及幼树定干,一般用绳索、铁丝等工具,拉枝角度根据需求控制在 30° - 90° 。
抹芽:在萌芽期及时抹去多余的芽,减少养分消耗。如去除砧木上的萌蘖芽、树干基部的徒长芽,保持树形整洁。
短截:剪去枝条一部分,根据短截程度分为轻短截(剪去 1/4 - 1/3)、中短截(剪去 1/3 - 1/2)和重短截(剪去 2/3 以上)。可刺激剪口下侧芽萌发,增强枝条生长势,常用于骨干枝延长枝修剪。
疏枝:从基部剪掉整个枝条或枝组,用于去除枯死枝、重叠枝、竞争枝、内膛枝等。疏枝后改善树冠通风透光,集中养分供应保留枝条,操作时遵循 “宁疏勿密,分布均匀” 原则。
摘心:摘除枝条顶端生长点,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生长,平衡枝势。常用于控制徒长枝、塑造丰满冠形,一般在新梢长至 10 - 15cm 时进行。
伤枝:包括环剥、刻伤、扭梢等方法。环剥是在枝干基部环状剥去一定宽度树皮,阻碍养分向下运输,促进花芽分化;刻伤在芽上方横切皮层,刺激芽萌发;扭梢将半木质化枝条基部扭转 180°,抑制生长,促进成花。
化学修剪: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多效唑、矮壮素)控制植株生长,减少人工修剪次数。需严格按照药剂说明控制浓度和使用时间,避免产生药害。
四、修剪注意事项
重点修剪对象:优先去除枯死枝、破损枝、重叠枝、竞争枝、内膛枝、直立枝、徒长枝、过密交叉枝、衰弱下垂枝、病虫枝,保持树冠结构合理。
拉枝操作要点:选择合适工具,避免损伤树皮;拉枝角度要循序渐进,防止枝条折断;定期检查拉绳,避免嵌入树皮。
短截技术要求:剪口平滑,呈 45° 斜切面,位于芽上方 0.5 - 1cm 处;根据枝条粗度和修剪目的,选择合适短截程度。
疏枝原则:一次疏枝量不宜过大,避免影响树势;大枝疏除时,可采用 “三步法”(先锯除 1/3 - 1/2,再从基部外侧锯断,最后修平伤口)防止劈裂。
摘心与伤枝时机:摘心宜在生长旺盛期进行;环剥等伤枝操作应在植株生长健壮时实施,避免在树势衰弱或休眠期进行。
化学修剪规范:严格遵循使用说明,先进行小范围试验,确认安全有效后再大面积使用;注意药剂残留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此规范涵盖苗木修剪全流程要点,可作为园林养护、苗木培育等场景的实用参考。如需针对某类植物或修剪场景进一步细化,可随时告知。
上述内容系统规范了苗木修剪技术,若你觉得某个部分还需补充案例或调整细节,欢迎随时沟通。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园林
  • 佚名
    加关注17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园林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