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树形之中干疏层形小冠树形解析
一、结构特点
中干疏层形属于小冠树形,由主干疏层形演变而来,其树体结构分为主干、主枝和结果枝组三级。
基本参数:拥有中心干,成形后的树干高度在 70 - 80 厘米,树高 3.5 - 4.0 米,冠幅 3.0 - 3.5 米。主枝基角保持在 70° - 80° 。
主枝排列:全树选留 5 - 6 个主枝,主枝排列方式有两种。分层排列时,分 2 - 3 层交错分布,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层间距为 80 - 100 厘米,第三层与第二层的层间距为 60 - 80 厘米。不分层时,在中心干上螺旋插空排列,各主枝着生相间垂直距离为 30 - 40 厘米,且在 1.0 米高度内相邻主枝不能上下重叠。主枝上直接培养结果枝组。
二、树体培养
苗木定植初期管理:苗木定植后,在 60 - 80 厘米处定干。萌芽前 15 - 20 天进行刻芽,以此促进枝条生长。夏、秋季通过拿梢开角,选好中心干和主枝方位。冬剪时,中心干保留 60 - 70 厘米,在饱满芽处短截;三大主枝留 50 - 60 厘米短截,其余枝条适当短截,以促进分枝,增加枝量。
第二、三年管理:春季萌芽前,对较旺的骨干枝刻芽促萌,辅养枝和临时枝开张角度。冬季修剪时,对三大主枝继续轻剪长放,开张角度,疏除外围延长头的竞争枝、过密枝。中心干上生长的辅养枝多保留并拉成水平状。前三年遵循少疏枝、轻短截、促萌芽的原则,增加枝叶量,扩大树冠。
第四年管理:采用夏季修剪措施控制生长、促进成花。5 月下旬至 7 月底,对背上旺梢或竞争枝梢留 5 厘米左右短截,促使其发二次枝,部分可成花。对主枝或中心干进行环剥、环割,缓和生长势,促进花芽形成。冬季修剪时,延长枝轻剪长留,骨干枝中、上部的背上旺长枝、过密枝以及外围竞争枝适当疏除,其余枝缓放不剪。
五年生以上树管理:搞好花前复剪,疏除树冠外围旺长枝、内膛过密枝,解决通风透光问题。对生长势强的枝条进行环剥,均衡树势。冬季修剪时,为保持合理树高,对中心干 “落头” 开心,落头部位只留中庸单轴枝或弱枝组甩小辫,不可留轮生枝或强枝作 “跟枝”,也不提倡 “留桩”。对主枝延长枝行间轻剪、株间不剪,缓和树势,增加结果面积。对中心干的辅养枝更新,使其单轴延伸,主枝以下的裙枝回缩或疏除。
三、结果枝组培养与修剪
结果枝组培养:主枝上不配备侧枝,直接配置大、中、小型结果枝组,一般从第三年开始有目的地培养各类枝组。尤其注重大型结果枝组的培养与配置,第一层主枝上距中心干 50 厘米处选一背斜侧作为大型结果枝组,在距第一大枝组 50 厘米的另一侧选第二个大型枝组。第二层主枝选留一个大型枝组,第三层以中、小型枝组为主。在大枝组间培养配置中小型枝组。大型结果枝组占全树结果枝组的 20% 左右,分枝 15 个以上,结果空间直径 30 - 50 厘米;中型结果枝组占 30% 左右,分枝 10 个左右,结果空间直径 20 - 30 厘米;小型结果枝组占 50% 左右,分枝 5 个左右,结果空间直径 15 厘米。
结果枝组修剪:目的是让强旺或衰弱结果枝组向中庸健壮转化,调整枝组长势,增加中、短枝和结果枝数量。强旺枝组内的直立旺枝疏除、留撅(或抬剪)重短截或压平,控长促生中、短枝条;中庸结果枝缓放,串花枝结果后回缩;生长弱的果枝适时回缩更新。衰弱结果枝组回缩到壮枝、壮芽处,疏除过多花芽,缩剪弱枝,促发营养枝,对中、长果枝和带花的果台副梢短截。中庸健壮结果枝组,抑制顶端优势,保持下部枝条健壮生长,多结果。
结果枝更新:对枝龄过大、结果能力下降的结果枝及时更新,保持结果枝组和结果枝的健壮状态。疏除大枝后,若周围无中、小枝组,可抬高剪口高度,促发新枝培养成新枝组。结果期树上培养大型结果枝组,枝轴粗度不超所着生骨干枝枝轴的 1/4。树龄 15 年以上时,早期形成的冗长侧枝若失去结优质果能力,无抬头的彻底疏除,有抬头的去下留上,抬高枝组角度和生长结果能力,将结果部位从骨干枝背后和背后斜侧改造为两侧和背上斜侧,维持产量和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