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火焰兰

   2020-05-12 花木佚名940
核心提示:云南火焰兰拼音:yúnnánhuǒyànlán学名:RenantheraimschootianaRolfe界:亚界:绿色植物亚界总门:轮藻总门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亚纲:百合亚纲超

云南火焰兰

云南火焰兰    拼音:yúnnánhuǒyànlán    学名:RenantheraimschootianaRolfe    界:亚界:绿色植物亚界    总门:轮藻总门    门:木贼门(有胚植物门)    亚门:木贼亚门(维管植物亚门)    纲:木兰纲(被子植物纲)    亚纲:百合亚纲    超目:天门冬超目    目:天门冬目    科:兰科    属:火焰兰属    种:云南火焰兰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越南    保护等级:1级。

云南火焰兰(学名:RenantheraimschootianaRolfe)是隶属于兰科、火焰兰属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茎长达1米,具多数彼此紧靠而二列的叶。叶革质,长圆形。花序腋生,花序轴和花序柄纤细,长达1米,具分枝,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具多数花;花开展;花瓣黄色带红色斑点,狭匙形,长2厘米,宽4毫米,先端钝而增厚并且密被红色斑点,具3条主脉;唇瓣3裂。花期5月。

云南火焰兰生于海拔500米以下的河谷林中树干上。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和越南。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一、云南火焰兰的形态特征

云南火焰兰茎长达1米,具多数彼此紧靠而二列的叶。叶革质,长圆形,长6-8厘米,宽1.3-2.5厘米,先端稍斜2圆裂,基部具抱茎的鞘。

云南火焰兰花序腋生,花序轴和花序柄纤细,长达1米,具分枝,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具多数花;花苞片宽卵形,长约2毫米,先端钝;花梗和子房淡红色,长2-2.3厘米;花开展;中萼片黄色,近匙状倒披针形,长2.4厘米,宽5毫米,先端多少锐尖,具5条脉;侧裂片内面红色,背面草黄色,斜椭圆状卵形,长3厘米,宽1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为长约6毫米的爪,边缘波状,具5条主脉。

云南火焰兰花瓣黄色带红色斑点,狭匙形,长2厘米,宽4毫米,先端钝而增厚并且密被红色斑点,具3条主脉;唇瓣3裂;侧裂片红色,直立,三角形,长3毫米,超出蕊柱之上,先端锐尖,基部具2条上缘不整齐的膜质褶片;中裂片卵形,长4.5厘米,宽3毫米,先端锐尖,深红色,反卷,基部具3个肉瘤状突起物;距黄色带红色末端,长2毫米,末端钝;蕊柱深红色,圆柱形,长4毫米。花期5月。

二、云南火焰兰的产地生境

云南火焰兰生于海拔500米以下的河谷林中树干上。产中国云南南部(元江)。分布于越南(模式标本产地)。

三、云南火焰兰的保护等级

云南火焰兰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其分布区域狭窄,并受到栖息地质量下降、生境退化或丧失、出于园艺观赏目的的过度采挖等威胁。同时,云南火焰兰也被收录于自2017年10月4日起生效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中,禁止在国际间交易(符合缔约国制定的“人工繁殖”定义植株除外)。

四、云南火焰兰的繁殖方式

1、分株:在云南火焰兰开花后或春、秋进行,将成株自然萌生的新芽或母株去顶后长出的新芽用刀切下,另行栽植即可;或将带有3条以上气生根的茎上部剪下,另植于新盆。

2、扦插:余下的云南火焰兰茎部过一段时间后会长出新芽,新芽长长后可作扦插材料。扦插宜在春、秋两季或花后进行。

五、云南火焰兰的栽培技术

1、温度:喜高温环境,生长适宜温度为18-35℃。不耐寒,冬季需在中温或高温温室中越冬,在保持适宜温度条件下,植株无休眠期。

2、光照:是兰花中较为喜光的种类,需较强的光照。但附生于树上时不能接受强烈阳光的曝晒,否则叶片会发黄。

3、浇水:无休眠期,在整个生长期间都喜较充足的水。应充分供给水分,以保持盆土的湿润。

4、环境湿度:喜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应经常喷洒叶面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70%-80%,否则会影响植株的生长。

5、施肥:种植时需注意施用基肥,并在生长季每半月追施1次肥料。近开花时要注意增施磷钾肥。

6、基质:可用蕨根、木炭、树皮块、椰壳等材料配制。

六、云南火焰兰的病虫防治

1、鞘锈菌

鞘锈菌通常在叶的上下表面,较少在茎上出现凸起的小疱,内含黄色、橙色、锈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状孢子。锈病并不致命,叶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叶外,可用65%代森锌粉剂500-600倍液或含铜杀菌剂喷洒。

2、白绢病

白绢病多发生于霉雨季节。初发病时、叶基布满白色茵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严重的病株要烧毁。

3、炭疽病

炭疽病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撅,而以建兰感染尤多。病斑先从叶尖向根茎处延伸,初为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许多干黑点,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积极改菩环境条件外,在发病期内,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3-5次。

4、介壳虫

介壳虫俗称“兰虱”。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可于孵化期内用1%氧化乐果或1500倍50%马拉硫磺喷治。如盆数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七、云南火焰兰的植物文化

兰花是中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古人认为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又有“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清,是“理想之美,万化之神奇”。

最早赋予兰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据东汉蔡邕《琴操》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幽兰独茂,蔚然叹曰:‘兰当为王者香’。”真正的兰花文化则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种兰、爱兰、咏兰,以兰花为寄托,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后人。后世诗人在咏兰时,也有许多的名句,比如陈子昂的“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刘克庄的“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涛”。

诗人们将兰花的高洁与人格的联系起来,使得兰花文化不断得以拓展和延续。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叶姿优美,花香幽远。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广泛在民间人格化了。

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化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影响。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兰花的形象和气质久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剧以“兰步”、“兰指”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把真挚的友谊叫做“兰交”,把人的芳洁、美慧喻为“兰心蕙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世比作“兰摧玉拆”。兰花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