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科

   2023-12-26 花木佚名72
核心提示:香蒲科拉丁学名:TyphaceaeJus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露兜树目或香蒲目科:香蒲科分布区域:分布于热带

香蒲科    拉丁学名:TyphaceaeJus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露兜树目或香蒲目    科:香蒲科    分布区域:分布于热带至温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和北美,中国南北广泛分布。

香蒲科(学名:Typhaceae)是香蒲目的一科,为多年生沼生、水生或湿生草本。根状茎横走,须根多。地上茎直立,粗壮或细弱。是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之一。

香蒲科仅香蒲属1属约15种,分布于温带和热带,中国约有10种,大部分产于北方沼泽地。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沼生、水生或湿生草本。根状茎横走,须根多。地上茎直立,粗壮或细弱。叶二列,互生;鞘状叶很短,基生,先端尖;条形叶直立,或斜上,全缘,边缘微向上隆起,先端钝圆至渐尖,中部以下腹面渐凹,背面平突至龙骨状凸起,横切面呈新月形、半圆形或三角形;叶脉平行,中脉背面隆起或否;叶鞘长,边缘膜质,抱茎,或松散。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穗状;雄花序生于上部至顶端,花期时比雌花序粗壮,花序轴具柔毛,或无毛;雌性花序位于下部,与雄花序紧密相接,或相互远离;苞片叶状,着生于雌雄花序基部,亦见于雄花序中;雄花无被,通常由1-3枚雄蕊组成,花药矩圆形或条形,二室,纵裂,花粉粒单体,或四合体,纹饰多样;雌花无被,具小苞片,或无,子房柄基部至下部具白色丝状毛;孕性雌花柱头单侧,条形、披针形、匙形,子房上位,一室,胚珠1枚,倒生;不孕雌花柱头不发育,无花柱,子房柄不等长、果实纺锤形、椭圆形,果皮膜质,透明,或灰褐色,具条形或圆形斑点。种子椭圆形,褐色或黄褐色,光滑或具突起,含1枚肉质或粉状的内胚乳,胚轴直,胚根肥厚。

二、亲缘关系

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植物学家对露兜树目Pandanales内的系统位置进行了大量深入地研究工作,均证明香蒲科与黑三棱科亲缘关系较近,与露兜树科亲缘关系较远。学者认为应把黑三棱科归并于香蒲科中,组成黑三棱族和香蒲族,在族下分设黑三棱属和香蒲属更为合理(见植物分类学报19:1,23-56,1981)。

三、地理分布

香蒲科分布于热带至温带,主要分布于欧亚和北美,大洋洲有3种。中国有11种,南北广泛分布,以温带地区种类较多。

四、下级分类

本科只有香蒲属TyphaLinn.一属,过去记载15种,现有16种。

五、模式种

宽叶香蒲Typhalatifolia

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状茎乳黄色,先端白色。地上茎粗壮,高1-2.5米。叶条形,叶片长45-95厘米,宽0.5-1.5厘米,光滑无毛,上部扁平,背面申部以下逐渐隆起;下部横切面近新月形,细胞间隙较大,呈海绵状;叶鞘抱茎。雌雄花序紧密相接;花期时雄花序长约3.5-12厘米,比雌花序粗壮,花序轴具灰白色弯曲柔毛,叶状苞片1-3枚,上部短小,花后脱落;雌花序长约5-22.6厘米,花后发育;雄花通常由2枚雄蕊组成,花药长约3毫米,长矩圆形,花粉粒正四合体,纹饰网状,花丝短于花药,基部合生成短柄;雌花无小苞片;孕性雌花柱头披针形,长1-1.2毫米,花柱长2.5-3毫米,子房披针形,长约1毫米,子房柄纤细,长约4毫米;不孕雌花子房倒圆锥形,长约0.6-1.2毫米,宿存,子房柄较粗壮,不等长;白色丝状毛明显短于花柱。小坚果披针形,长1-1.2毫米,褐色,果皮通常无斑点。种子褐色,椭圆形,长不足1毫米。花果期5-8月。2n=30。

六、主要价值

香蒲科植物经济价值较高,广泛应用于医药、编织、造纸和食品业等,是重要的水生经济植物之一。香蒲等初生的根茎称蒲蒻,可食用,花粉称蒲黄,果穗称果棒,均有消炎止血、抑菌退肿功用;叶可织席、扇、袋及坐垫等。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