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角兰

   2020-05-20 花木佚名6729
核心提示:黄角兰拉丁学名:MicheliaalbaDC.别称:白兰花、白缅花、缅桂、黄桷兰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木兰目科:木兰科属:含笑属种:黄角兰。黄角兰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阴,

黄角兰  拉丁学名:MicheliaalbaDC.  别称:白兰花、白缅花、缅桂、黄桷兰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木兰目  科:木兰科  属:含笑属  种:黄角兰。

黄角兰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阴,也不耐酷热和烈日。不耐寒,冬季温度不得低于5℃。喜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尤忌涝。

别名:芭兰、白兰花、白缅桂、白缅花、白玉兰、称簸迦、白兰、黄桶兰、缅桂、缅桂花。

一、黄角兰的形态特征

黄角兰是常绿乔木,高达17米,枝广展,呈阔伞形树冠;胸径30厘米;树皮灰色;揉枝叶有芳香;嫩枝及芽密被淡黄白色微柔毛,老时毛渐脱落。叶薄革质,长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10-27厘米,宽4-9.5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微柔毛,干时两面网脉均很明显;叶柄长1.5-2厘米,疏被微柔毛;托叶痕几达叶柄中部。花白色,极香;花被片10片,披针形,长3-4厘米,宽3-5毫米;雄蕊的药隔伸出长尖头;雌蕊群被微柔毛,雌蕊群柄长约4毫米;心皮多数,通常部分不发育,成熟时随着花托的延伸,形成蓇葖疏生的聚合果;蓇葖熟时鲜红色。花期4-9月,夏季盛开,通常不结实。

二、黄角兰的生长习性

黄角兰性喜光照,怕高温,不耐寒,适合于微酸性土壤。喜温暖湿润,不耐干旱和水涝,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比较敏感,抗性差。

三、黄角兰的分布范围

黄角兰原产印度尼西亚爪哇,现广植于东南亚。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栽培极盛,长江流域各省区多盆栽,在温室越冬。

四、黄角兰的主要价值

黄角兰花洁白清香、夏秋间开放,花期长,叶色浓绿,为著名的庭园观赏树种,多栽为行道树。花可提取香精或薰茶,也可提制浸膏供药用,有行气化浊,治咳嗽等效。鲜叶可提取香油,称“白兰叶油”,可供调配香精;根皮入药:治便秘。

五、黄角兰的繁殖

黄角兰少见结实,多用嫁接繁殖,用黄兰、含笑、火力楠等为砧木;也可用空中压条或靠接繁殖。

黄桷兰繁殖方法黄桷兰的繁殖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嫁接法为切接和腹接。一般以紫玉兰作砧木进行切接和腹接,易操作并可批量生产。

六、黄角兰的栽培技术

1、苗圃地的选择

苗圃地应选择pH值呈微酸性到中性土壤,且土质肥沃,土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厚度在40cm以上的沙壤土、壤土为好。

2、整地和定植砧木苗

整地在秋、冬季进行,先犁后耙,翻土晒白,667m2施腐熟有机肥400~600kg作基肥,耙入土中,整平,稍作打压,然后作畦,畦面宽160cm,沟宽25cm,沟深25cm,用0.5%高锰酸钾掺多菌灵对苗床进行消毒。翌年2月份将紫玉兰小苗按株行距25cm左右定植于畦面,加强肥水管理,培养砧木壮苗。

3、腹接和切接嫁接

第3年2月下旬选直径1cm左右健壮紫玉兰作砧木进行嫁接。嫁接前1周适度对砧木苗灌水,促使砧木形成层活跃,去除砧木近地面10cm左右分枝。接穗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开花性状良好的母株上采集,选取生长期为1~2年的黄桷兰外围发育枝枝条作接穗。接穗长度为7~10cm,带上1~3个饱满嫩芽。进行腹接的,先将接穗削一长约3.5cm的长削面,再在长削面的对面削一长约0.8cm的短削面,然后用切接刀在砧木近地面8~10cm处倾斜向下切一长约4cm左右的接口,将砧木接口轻轻推开,迅速插入接穗,长削面紧靠里面,短削面朝外,使接穗削面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最后用韧性好的嫁接膜条将接穗和砧木包紧包严。进行切接的,在距离地面8cm左右截去砧木,截口应平滑,稍倾斜,不撕裂。首先用切接刀将接穗削一长约3.5cm的长削面,再在长削面的对面削一长约0.5cm的短削面。然后在砧木切面偏低的一边,用切接刀切开一长3cm左右的切口。将接穗长削面向里插入砧木切口,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如不能两边对齐,则要一边对齐。最后用韧性好的嫁接膜条包紧包严。

4、嫁接后管理

接后20天可检查成活率,接穗芽仍新鲜,表明已接活;接穗干枯、发黑,表明未接活,可补接,在随后苗床管理中加强肥水和病虫害管理。腹接的,待接穗长到10cm以上,将接口以上的砧木剪掉并使剪口成斜面。待接穗长到20~30cm左右,可以在旁边用一个支柱稍加固定,以防止新抽出枝条被风雨折断,并随时抹除砧木上发出的新芽。嫁接当年10月以后可逐渐解除嫁接膜,并注意冬季防冻保温。历经1年黄桷兰可以长到1m左右,生长良好的,在嫁接当年9月份则可出圃,并可在当年9、10月份和第2年开春后进行田间定值。

5、土壤条件

黄桷兰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好,排水通畅,pH值在5~7之间的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上种植为好。地块应选择在晚霜不易发生,避风向阳的南坡,平缓北坡地,开阔的谷地及平地,切不可选择坡度过大和冷空气易沉积的地块种植。

6、适时移植

在开春3月份或9~10月份进行移植,移植前对移植地深耕细耙,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增强透气性和保水能力。按株行距3.3m,667m2栽60株进行挖穴定植。定植前,每穴撒入磷肥0.1~0.15kg或腐熟的有机肥2~2.5kg,盖上细土。将黄桷兰嫁接苗带土移植于穴中,用细土逐层盖至嫁接口下并踏实,定植后要及时浇足定根水,上覆一层细土防湿土干裂,并覆膜或盖一层湿稻草。此后常检查土壤干湿情况,干时要及时浇水。

7、科学施肥

黄桷兰开花早,嫁接后第2年即可开花。春肥、夏肥以施氮磷钾复合肥,秋肥施磷钾肥为主,由于黄桷兰不耐低温,夏季过后要减少氮肥的用量,采用沟施,或者结合下雨撒施,施于树冠滴水之外。施肥用量视树龄、树干大小而不同,幼年树每株每次0.1~0.5kg,成年树每株每次1~1.5kg。

8、病虫害防治

黄桷兰虫害主要有白粉蚧,红蜡蚧,蚜虫。白粉蚧在4~5月份发生,红蜡蚧在8~9份发生,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7~10天连续喷雾防治2~3次。蚜虫主要在春夏季为害嫩叶,可用5%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黄桷兰病害少,偶见有根腐病,一般为积水所致,要求低田高栽,排沟疏水,发生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5~7天连续灌根2~3次。

9、整形修枝

整形修枝分两种情况,一是以采花为主的庭院孤植树和田间生产树,则要求分枝低,幼苗时确立一主枝,侧枝均匀分部于主枝四周;二是用在绿化工程上的行道树,则要求分枝高度基本大致。在幼苗时确立一主枝,待主枝长到1.5m留分枝,侧枝要求均匀分部主枝四周,以培养伞形树冠。大树在春季适当剪除病枝、弱枝和枯枝。

10、防冻害

黄桷兰不耐低温,在冬季,小苗可用塑料薄膜搭简易保温棚,大树可搭遮阴棚,或用双层遮阳网覆盖树冠防冻。

七、黄角兰的区别

黄角兰与黄兰都是辛夷科常绿同叶型的木本植物。极相似。

可从三个方面观察识别

1、观察叶片:看其正反叶片色泽和有无绒毛。光线从叶片斜面射来,看见上叶片网状叶脉凹陷不平滑、无光泽,叶正反面有绒毛者是黄兰;反之黄角兰。

2、观察树型:黄兰是种子撒播者具有种子育苗特点,直(实)生苗;黄角兰常用高压和同科植物做砧木嫁接这两个途径繁殖,树型矮,分枝部位低。如果是嫁接苗,具有树干伤瘤组织,有的只需4~6叶就可显花蕾。

3、观察开花:黄兰种子繁殖者,花芽须经过7~10年才能形成。花黄红色,香气淡薄;黄角兰花芽分化早,花乳白色,香气浓溢。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