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肥 外文名:calciumfertilizer 定义:具有钙(Ca)标明量的肥料 主要品种:农用石灰、石膏、炉渣钙肥。
calciumfertilizer具有钙(Ca)标明量的肥料。施入土壤能供给植物钙,并有调节土壤酸度的作用。钙肥的主要品种是石灰,包括生石灰、熟石灰和石灰石粉。石膏及大多数磷肥,如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等和部分氮肥如硝酸钙、石灰氮等也都含有相当数量的钙。钙肥效果与土壤类型有关。在缺钙土壤施用石灰,除可使植物和土壤获得钙的补充外,还可提高土壤pH值,从而减轻或消除酸性土壤中大量铁、铝、锰等离子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理的危害。石灰还能促进有机质的分解。石灰施用量因土壤性质(主要是酸度)和作物种类而异。多用作基肥,常与绿肥作物同时耕翻入土。但施用过多会降低硼、锌等微量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和造成土壤板结。
一、钙肥的作用
具有钙标明量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钙肥的主要品种如下。
1、农用石灰,是含钙或钙镁的碳酸盐、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总称。包括石灰石、白云石及其煅烧产物——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白云石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复盐(CaCO3·MgCO3)。合理施用农用石灰能中和土壤酸度,将p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调节成6~7弱酸性土壤,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调节土壤对微量元素的供应,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活条件,增强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从而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
2、石膏,不但直接供给作物必需的钙和硫,而且可改善作物的氮、磷、钾三要素的营养条件,并可改良盐渍土。
3、炉渣钙肥,来自炼钢和其他工业副产品的碱性炉渣,含枸溶性硅酸钙,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
二、钙肥的土壤关系
中国华南地区土壤中含钙的基性原生矿物风化作用及淋溶作用强烈,钙大量淋失。该地区除石灰性冲积土、紫色砂页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和长期施用石灰的土壤外,相当面积的红壤和砖红壤都明显缺钙,一般含钙量仅0.02%;华中地区土壤的含钙量稍高,在0.25%左右;而西北和华北地区的土壤则因有碳酸钙盐类的大量积聚,含钙极为丰富。在缺钙土壤施用石灰,除可使植物和土壤获得钙的补充外,还可提高土壤pH,从而减轻或消除酸性土壤中大量铁、铝、锰等离子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理的危害。石灰还能促进有机质的分解。石灰施用量因土壤性质(主要是酸度)和作物种类而异。红壤一般亩施25~100千克,多者可达150千克左右;多用作基肥,常与绿肥作物同时耕翻入土。但施用过多会降低硼、锌等微量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和造成土壤板结。
三、缺钙表现
植物缺钙时,根的前端变为褐色,枝、叶徒长质地变软,影响果实糖分的积累,果粉少,香味淡,新梢的成熟不良,树势变弱。果树在挂果期需要大量的钙,一旦缺乏或营养失衡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易受各种细菌侵害而得病,使果品质量下降,来年还会减产。例如,苹果树缺钙后营养失衡,造成叶黄早落,远看满树小红果,近看遍地黄落叶;葡萄缺钙后叶子黄、小、薄、卷,大小粒严重、易落果、裂果;猕猴桃缺钙后,叶子发黄,变小、卷曲、无质感,易患溃疡病,果实易软化脱落,贮存期和货架期缩短;柑桔缺钙后,叶小而薄,发软无质感,果实大小不均;石榴缺钙后生长期经常发生裂果,导致商品果少;枣缺钙后在即将成熟期就开始裂果,严重时裂果率在60%以上。粮食作物也一样,缺钙时叶子薄而小,抗寒、抗旱能力差;杆细易倒伏,穗小粒不饱,产量低品质差,诸如此类,不一而举。
1、小麦:生长点及茎尖端死亡,植株矮小或簇生状,幼叶往往不能展开,长出的叶片常出现缺绿现象。根系短,分枝多,根尖分泌透明豁液,似球形附在根尖上。
2、玉米:植株矮,叶缘有时呈白色锯齿状不规则破裂,茎顶端呈弯钩状,新叶尖端粘连,不能正常伸展,老叶尖端也出现棕色焦枯。
3、马铃薯:幼叶边缘出现淡绿色条纹,叶片皱缩。严重时顶芽死亡,侧芽向外生长,呈簇生状。根部易坏死,块茎小,有畸形成串小块茎,块茎表面及内部维管束细胞常坏死。
4、水稻:症状先发生于根及地上幼嫩部分,植株矮,呈未老先衰。幼叶卷曲、干枯。定型的新生叶片前端及叶绿枯黄,老叶仍持绿色,结实少,批粒多。
5、大豆:叶片卷曲,老叶上会出现灰白色小斑点,叶脉变为棕色,叶柄软弱、下垂,不久即枯萎死亡。茎顶端弯钩状卷曲,新生幼叶不能伸展,易枯死。
6、花生:在老叶背面出现疤痕,随后叶片正面发生棕色枯死斑块,空荚多,籽实不充实。
7、棉花:植株矮,叶片老化,果枝少,结铃少,生长点严重被抑制,呈弯钩状,叶片提前脱落。严重缺钙时,新叶叶柄下垂,并溃烂。
8、烟草:叶色淡绿,而后顶芽向下弯曲,幼叶的尖端及边缘枯萎。植株矮化,呈异常的深绿色,极端缺乏时,顶芽死亡。下部叶片增厚,有时也出现一些枯死红棕色斑点。如果开花期缺钙,则花及芽都有凋萎的倾向。花冠的顶部枯死,以致雌蕊显著地突出,花冠上可能出现枯死的斑点。
9、番茄:上部叶片变黄,下部叶片保持绿色,生长受阻,顶芽常死亡。幼叶小,易成褐色而死亡。近顶部茎常出现枯斑。根粗短分枝多,花少脱落多,顶花特别容易脱落。果实出现脐腐病,果实膨大初期,脐部果肉出现水浸状坏死,以后病部组织崩溃、黑化、干缩、下陷。
10、黄瓜:叶缘似镶金边,叶脉间出现透明白色斑点,多数叶脉间失绿,主脉尚可保持绿色。植株矮化,节间短,顶部节变矮明显,新生叶小,后期从边缘向内干枯。严重缺钙时叶柄变脆,易脱落,植株从上部开始死亡,死组织灰褐色。花比正常小,果实小,风味差。
11、苹果:新生枝上幼叶出现褪色或坏死斑,叶尖及叶缘向下卷曲。较老叶片可能出现部分枯死。果常出现苦痘病,果实表面出现下陷斑点,果肉组织变软,有苦味。苹果水心病也是由缺钙引起,果肉呈半透明水渍状,由中心向外旱放射状扩展,最终果肉细胞间隙充满汁液而导致内部腐烂。
12、桃:顶部枝梢幼叶由叶尖及叶缘或沿中脉干枯,严重时小枝顶端干枯,大量落叶。
13、葡萄:幼叶叶脉间及叶缘褪绿,随后近叶缘处出现针头状坏死斑,茎蔓先端顶枯。
四、植物钙的吸收
钙是一个不易流动的元素,多存在于茎叶中,老叶多于幼叶,果实少于叶子,钙只能单向(向上)转移。
矿物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一般是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但是钙在植物体内几乎只能通过木质部运输,主要靠的是蒸腾作用,借助蒸腾拉力由下往上运输,而且钙容易在植物体内固定,钙在植物体内容易形成不溶性的钙盐而沉淀下来,是不能再利用的元素,钙一旦固定,将不再流动。这就是为什么缺钙现象首先表现在嫩叶上。
(一)农业化学:植物营养[学]、植物矿质营养、植物有机营养、有机营养学说、最低因子律、矿质营养学说、米采利希定律、报酬递减律、归还学说、根圈营养、根氧化力、根系分泌物、根外营养、根系阳离子交换量、奢侈吸收、被动吸收[养分]、主动吸收[养分]、交换吸收、肥料最大效率期、营养临界期、阶段营养期、选择吸收、阴离子吸收学说、载体学说、接触交换、吸附学说、自由空间、道南平衡、能斯特方程、离子泵、腺苷三磷酸酶、离子载体、胞饮作用、稀释效应、养分交互作用、离子拮抗作用、离子协合作用、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维茨效应。
(二)、其他科技名词:、根系截获、质流[养分]、扩散[养分]、植物体内养分运输、质外体运输、共质体运输、短距离运输、长距离运输、木质部运输、韧皮部运输、源-汇关系、植物激素、生长抑制剂、大量元素养分、中量元素养分、微量元素养分、必需元素、有益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灰分元素、植物养分比例、养分有效性、养分生物有效性、养分再利用、养分浓度梯度、养分电势梯度、电化学势梯度、养分耗竭、养分富集、养分转移、养分胁迫、养分效率、营养条件、营养水平、营养物质、营养液、氮同化作用、氮平衡、氮代谢、氨毒、钙调素、营养根、植物营养遗传学、植物矿质营养基因型、植物铁载体、表面迁移、土壤养分、有效性养分、无效养分、土壤养分形态、全氮、全磷、全钾、可溶性养分、水溶性养分、酸溶性养分、难溶性养分、缓效性养分、交换性养分、非交换性养分、活性养分、速率因素、数量因素、强度因素、动力因素、缓冲因素、养分循环、养分平衡、养分固定、养分吸附、养分释放、养分解吸、养分损失、养分淋失、养分转化、A值、碳氮比、有机氮、无机氮、氮矿化、氮转化、水解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碱解氮、酸解氮、酰胺态氮、矿化速率、活性磷、枸溶性磷、有机磷、无机磷、钾平衡、缓效钾、矿物态钾、层间钾、易还原态锰、肥料、肥料品位、标明量、肥料养分、肥料三要素、肥料分析式、肥料配合式、三要素比例、酸性肥料、中性肥料、碱性肥料、生理酸性肥料、生理中性肥料、生理碱性肥料、速效肥料、迟效肥料、缓释肥料、固体肥料、悬浮肥料、颗粒肥料、液体肥料、气体肥料、螯合肥料、包膜肥料、叶面肥料、肥料调理剂、肥料添加剂、肥料填料、肥料溶解度、肥料养分溶解度、肥料利用率、无机肥料、商品肥料、单质肥料、氮肥、铵态氮肥、氨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氰氨态氮肥、缓释氮肥、有机缓释氮肥、脲酶抑制剂、磷肥、湿法磷肥、热法磷肥、水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难溶性磷肥、钾肥、钙肥、镁肥、硫肥、农用食盐、微量元素肥料、硅肥、复合肥料、化成复合肥料、配成复合肥料、复混肥料、掺合肥料、有机肥料、畜粪尿、人粪尿、厩肥、堆肥、沤肥、沼气肥、秸秆肥、泥炭、饼肥、腐殖酸类肥料、绿肥、豆科绿肥、非豆科绿肥、水生绿肥、废弃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营养诊断、营养失调、营养缺乏、潜在缺乏、重叠缺乏、临界值诊断法、养分临界值、诊断指标、形态诊断法、植株化学诊断法、叶片分析诊断法、组织速测诊断法、施肥诊断法、诊断施肥综合法、叶色诊断法、酶学诊断法、生物培养诊断法、显微结构诊断法、植物缺素症、耕垦症、小叶症、簇叶症、失绿症、鞭尾症、焦灼症、灰白症、腐心症、灰斑症、白芽症、牧草痉挛症、苦陷症、脐腐症、元素毒害、保护地盐害、保护地气体毒害、施肥、施肥制度、肥料效应、肥料效应函数、边际代替率、边际效应、边际产量[统计]、边际产值、边际成本、边际利润、推荐施肥、测土施肥、营养诊断施肥、养分平衡施肥、饱和施肥、维持施肥、经济施肥、施肥技术、最高产量施肥量、经济最佳施肥量、基肥、深层施肥、全层施肥、分层施肥、集中施肥、撒施、种肥、追肥、根外施肥、分期施肥、带状施肥、肥料试验、田间试验、长期定位试验、探索播种、匀地播种、盆栽试验、土培、水培、完全培养液、缺素培养液、无土栽培、砂培、幼苗试验、无菌培养、分根培养、流动培养、耗竭试验、耐量试验、肥料试验设计、单因子试验、多因子试验、随机区组试验、完全区组设计、不完全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混杂设计、回归设计、正交设计、回归正交设计、旋转设计、最优设计、试验误差、统计检验、示踪核素、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放射自显影术、示踪测定。
以上科技名词按拼音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