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蝉花 学名:AllamandablanchetiiA.DC. 别称:紫蝉花、紫花黄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龙胆目 科:夹竹桃科 属:黄蝉属 种:紫蝉花 命名人及年代:A.DC.,1844。
紫蝉花(学名:AllamandablanchetiiA.DC.)是夹竹桃科、黄蝉属多年生常绿蔓性藤本植物。株高约3米,小枝绿色,茎部淡褐色;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青绿色;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暗桃红色或淡紫红色,冠喉颜色较深,漏斗形;全株含有白色有毒乳汁,会引起皮肤过敏。
紫蝉花原产地巴西;中国广州华南植物园、福建厦门植物园、泉州有栽培。喜温暖环境,适合在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气候种植。紫蝉花是优良的观花蔓性藤本,适合篱栏绿化。可作较好的的绿篱、花景。
一、紫蝉花的形态特征
紫蝉花为多年生常绿蔓性藤本植物。株高约3米,小枝绿色,茎部淡褐色;单叶3-4枚轮生,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青绿色。叶端突尖,全缘;小枝、叶、叶脉均密生绒毛。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暗桃红色或淡紫红色,冠喉颜色较深,漏斗形,顶端5裂,裂片基部交叠,基部圆形;全株含有白色有毒乳汁,会引起皮肤过敏。花期5月至翌年2月。夏季生长势佳,花期过后叶片变红变黄,少量掉落,5月开始长新叶。
二、紫蝉花的产地生境
紫蝉花原产地巴西。中国广州华南植物园、福建厦门植物园、泉州有栽培。
紫蝉花喜温暖环境,土质以肥沃砂质微酸性壤土为佳,排水需良好,也可在红壤土中种植。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适合在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气候种植。
三、紫蝉花的繁殖方法
紫蝉花植物种子收集较不易,因此播种繁殖是较不简便易行的。紫蝉花的枝条较柔软,不易操作,因此压条繁殖也并不适和。所以对于紫蝉花来说要选择扦插繁殖。生根时间约3-4周,扦插成活率较高。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木质化的枝条(一年生)作为插穗。所取的紫蝉花枝条基部和顶梢稍做修剪,然后根据枝条节间距离情况,留2-4个芽;穗条10-20厘米,穗条顶端剪成平口,下端剪成斜口;叶片根据大小进行修剪,一般叶片可留1-2片,叶片较大的可只留半片叶或1/3片叶。插穗修剪完毕迅速蘸好生根剂插入苗床,行距约15厘米。间距约10厘米。下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至1/2。苗床可为沙、红土、砻糠灰。但在红土基质内生根率、生根量最高,根长最长。设置于荫棚内;在雨季若遇大雨或暴雨,适当用塑料薄膜进行遮挡。生根剂为萘乙酸。用水稀释至0.05%。然后用红壤土进行搅拌,混匀后使用。因为春季紫蝉花体内激素含量、比值、温度、湿度最有利于紫蝉花生根。故扦插月份为3-4月。生根时间约7-8周。生根率高。
四、紫蝉花的栽培技术
紫蝉花扦插苗生根成活后,逢叶老熟并有至少3片叶展开后可移栽入盆(约3个月),使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培育。并置于遮阴通风处进行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需及时插上竹竿让藤条攀援。待到翌年春天气温回暖后,移至阳光充足的地方(光照不足会影响开花量),或移植入大田。搭架让植株生长延伸。枝条过长或植株老化需适当修剪或强剪。苗圃栽培若不修剪,需适当绑附支架。
五、紫蝉花的主要价值
紫蝉花形大,色彩艳丽,花期长,颇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观花蔓性藤本,适合篱栏绿化。可作较好的的绿篱、花景植物。同时,紫蝉花能弥补平面绿化不足的问题,有丰富绿化层次、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调节室内外气温、减低墙面对噪音的反射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吸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植物季相变化补充建筑物的立面效果和艺术效果,使环境更加协调、统一,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