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耳蕨

   2021-03-20 花木佚名955
核心提示:玉山耳蕨拉丁学名:PolystichummoriiHayata界:植物界门:蕨类植物门纲:蕨纲亚纲:薄囊蕨亚纲目:真蕨目科:鳞毛蕨科属:耳蕨属分布区域:台湾玉山耳蕨,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台湾高山特有种。小型高山岩隙植物,

玉山耳蕨    拉丁学名:PolystichummoriiHayata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真蕨目    科:鳞毛蕨科    属:耳蕨属    分布区域:台湾

玉山耳蕨,鳞毛蕨科、耳蕨属植物。台湾高山特有种。小型高山岩隙植物,植株高5-20厘米。生海拔3000米以上的岩缝中。

一、玉山耳蕨的形态特征

小型高山岩隙植物,植株高5-2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叶簇生;叶柄纤细,直径不足0.5毫米,长3-10厘米,禾秆色或浅紫色,上面有浅沟槽,基部疏被披针形、边缘腺毛状的棕色小鳞片;叶片线状长椭圆披针形,中部较宽,或近线状披针形,基部与中部近等宽,长3-12厘米,同形,一回羽状;羽片10-15对,互生或近对生,近矩圆形,中部的长4-10毫米,宽2-5毫米,有短柄,顶端钝,基部上侧略突起呈耳状凸,其外侧圆弧形,与叶轴近平行或略覆盖叶轴,下侧楔形,常略向内弯弓,边缘有顶端芒刺状的疏硬齿,大部分或中部以下的羽片或多或少向下反折;叶脉羽状,不明显,侧脉在中脉上侧的自下而上羽状、二叉至单一,在中脉下侧的二叉或单一。叶坚纸质,浅紫色,叶轴着色较深,上面有浅沟槽,下面疏被长三角形、边缘有疏齿的棕色、膜质小鳞片,近顶端常生长1个小芽胞;羽片上面光滑,下面疏被浅棕色、三角形的细小鳞片。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在羽片中脉上侧中生,1-3个,中脉下侧不育;圆盾形的囊群盖大,直径达2毫米,边缘波状或有疏浅齿,常重叠,宿存。

二、玉山耳蕨的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岩缝中。

三、玉山耳蕨的分布范围

玉山耳蕨分布于台湾高山特有种。模式标本采自嘉义玉山。

四、耳蕨属

刺叶耳蕨、欧洲耳蕨、尖齿耳蕨、尖头耳蕨、阿当耳蕨、角状耳蕨、高大耳蕨、节毛耳蕨、上斜刀羽耳蕨、小狭叶芽胞耳蕨、长羽芽胞耳蕨、滇东南耳蕨、薄叶耳蕨、宝兴耳蕨、二尖耳蕨、钳形耳蕨、双胞耳蕨、川渝耳蕨、波密耳蕨、喜马拉雅耳蕨、布朗耳蕨、基芽耳蕨、栗鳞耳蕨、滇耳蕨、拟角状耳蕨、陈氏耳蕨、涪陵耳蕨、轴果耳蕨、鞭叶耳蕨、粗脉耳蕨、毛发耳蕨、楔基耳蕨、圆片耳蕨、大关耳蕨、反折耳蕨、洱源耳蕨、对生耳蕨、圆顶耳蕨、铺散耳蕨、分离耳蕨、疏羽耳蕨、杜氏耳蕨、凸脉耳蕨、蚀盖耳蕨、缺耳耳蕨、尖顶耳蕨、杰出耳蕨、灰绿耳蕨、长镰羽耳蕨、瓦鳞耳蕨、台湾耳蕨、寒生耳蕨、福贡耳蕨、工布耳蕨、大叶耳蕨、广西耳蕨、无盖耳蕨、哈巴耳蕨、小戟叶耳蕨、芒齿耳蕨、草叶耳蕨、猴场耳蕨、川西耳蕨、宜昌耳蕨、小耳蕨、深裂耳蕨、贡山耳蕨、钝裂耳蕨、金佛山耳蕨、九老洞耳蕨、康定耳蕨、广东耳蕨、拉钦耳蕨、亮叶耳蕨、浪穹耳蕨、宽鳞耳蕨、柔软耳蕨、武陵山耳蕨、正宇耳蕨、矛状耳蕨、长芒耳蕨、长鳞耳蕨、长羽耳蕨、长刺耳蕨、长叶耳蕨、黑鳞耳蕨、镰叶耳蕨、黔中耳蕨、前原耳蕨、印西耳蕨、美姑耳蕨、乌柄耳蕨、毛叶耳蕨、玉山耳蕨、穆坪耳蕨、伴藓耳蕨、纳雍耳蕨、革叶耳蕨、尼泊尔耳蕨、黛鳞耳蕨、宁陕耳蕨、裸果耳蕨、斜羽耳蕨、镇康耳蕨、疏果耳蕨、峨眉耳蕨、假半育耳蕨、藏东耳蕨、高山耳蕨、卵鳞耳蕨、新对生耳蕨、拟穆坪耳蕨、小羽耳蕨、尖叶耳蕨、片马耳蕨、乌鳞耳蕨、棕鳞耳蕨、芒刺耳蕨、锯鳞耳蕨、文笔峰耳蕨、拟栗鳞耳蕨、假黑鳞耳蕨、菱羽耳蕨、假线鳞耳蕨、洪雅耳蕨、中缅耳蕨、密果耳蕨、昌都耳蕨、倒鳞耳蕨、斜方刺叶耳蕨、阔鳞耳蕨、粗壮耳蕨、红鳞耳蕨、岩生耳蕨、怒江耳蕨、石生耳蕨、半育耳蕨、刚毛耳蕨、山东耳蕨、陕西耳蕨、边果耳蕨、单羽耳蕨、中华耳蕨、中华对马耳蕨、草山耳蕨、密鳞耳蕨、狭叶芽胞耳蕨、猫儿刺耳蕨、多羽耳蕨、粗齿耳蕨、拟流苏耳蕨、近边耳蕨、秦岭耳蕨、钻鳞耳蕨、南亚耳蕨、台中耳蕨、通麦耳蕨、尾叶耳蕨、西藏耳蕨、中越耳蕨、戟叶耳蕨、井冈山耳蕨、对马耳蕨、细裂耳蕨、剑叶耳蕨、亚东耳蕨、倒叶耳蕨、云南耳蕨、察隅耳蕨。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