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芙蓉葵

   2021-03-23 花木佚名1042
核心提示:大花芙蓉葵拉丁学名:Hibiscusgrandiflorus别称:大花秋葵、草芙蓉、大花芙蓉葵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目:锦葵目Malvales科:锦葵

大花芙蓉葵    拉丁学名:Hibiscusgrandiflorus    别称:大花秋葵、草芙蓉、大花芙蓉葵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目:锦葵目Malvales    科:锦葵科Malvaceae    族:木槿族Hibisceae    属:木槿属Hibiscus    分布区域:原产美国东部。

大花芙蓉葵又名草芙蓉、大花秋葵。由原产美国东部的芙蓉葵和同属种杂交改良而成。多年生草本。花径达20-30厘米,白、淡红、玫红至深红。花期夏、秋季。

大花芙蓉葵耐寒、耐热、喜湿,耐盐碱。繁殖可播种或分株。为极富欣赏效果的花境植物。

一、大花芙蓉葵的形态特征

大花芙蓉葵株高1~1.5m,宿根草本,植株呈亚灌木状。直系根发达,深达50-60cm。移栽苗垂直根易受伤,水平根生长较旺,较脆易断,须根及侧根较少,故尽量少移栽。总状分枝,分枝力较强,当通风透光条件良好时,几乎全部叶芽都能萌发成侧枝,花量明显增多,所以适当疏除病枯枝、过密枝,以改善通风采光。

二、大花芙蓉葵的生长环境

大花秋葵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在较湿润的条件下能良好过冬。北至营口、南至上海,生长均较好。极耐高温和曝晒,在北京地区36℃和烈日之下,开花旺盛,是北京旺夏的一种有希望的宿根花卉

大花秋葵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较疏松的沙壤土较好。在碱性过强的土壤里,易患缺铁症。对土壤肥力水平要求不高,在新垫土地上连作三年不施放任何基肥、追肥的情况之下,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

三、大花芙蓉葵的主要价值

大花芙蓉葵花径达20~30厘米,花色丰富、鲜艳,颜色有深紫红、桃红、玫瑰红、粉红、浅粉、白色等。花期较长,一般可从7月开至10月,为夏秋花卉品种。园林应用形式多样,可用于花镜作竖向背景植材,或在园林中丛植、列植。

四、大花芙蓉葵的繁殖方法

1、播种法:春季播前用浸水法浸种,待种子膨大快露芽时播种,苗床要施足底肥。播种后可加盖塑料薄膜以保温保湿,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第1片真叶展开后逐渐撤掉覆盖物,并去弱留强,适当间苗。当第2片真叶展开后,分苗定植。注意每7~10天追施稀薄液肥,并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盆栽介质以草炭、蛭石为主。可添加少量园土、河砂。pH值6.0~6.5。

2、分株法:利用易萌生枝条的特点,采用密植或高封土办法促发新枝,及时不断分株。对分生的植株先断根缓苗,再一步到位定植,初期可遮荫,待其生长稳定后逐渐恢复全光照。

3、扦插法:选择当年生健壮饱满的枝条作插穗,每10一15cm进行剪截,保留上部3~5片叶或半叶,在配制良好的苗床上扦插,插入1/3~1/2,之后喷雾保持土壤湿润,适当遮荫,促使发芽生根。待2~3片新叶长出后,可施稀薄液肥,疏除杂草。最后移栽定植到位,采取正常的肥水管理。

五、大花芙蓉葵的栽培技术

1、光照和温度全日照下生长良好,在遮荫处生长不良,所以选址应注意四周环境,减少或避免周围乔灌木或建筑物的不利影响。生长期间注意保证单株的通风采光需要,及时拉开间距使光照射植株基部以促进分枝。由于为长日性植物,日长14小时以上开花加快,当日照不足时可补光处理,以提高观赏效果。对温度适应性较广,既耐寒,又耐热,表现为典型的广适性。

2、肥水管理当子叶出土后施用50~75ml/L的液态氮肥,真叶展开后可把浓度提高到100~150ml/L,并与硝态氮肥交替施用。由于对氯敏感,使用自来水浇灌时应先行存放一段时间,待氯气挥发后再浇。每次施肥后应当随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一定要防止过于干旱,一旦萎蔫将导致花芽败育,花蕾脱落。

3、整形修剪每次开花过后,应及时修剪,疏除残花、空枝以及形成的种子,以积累营养可提高下一次开花高峰的花量。否则,如任其自然生长,后期花量将减少很多。当植株过密,影响内膛枝的通风采光时,应采用分株或疏除措施。否则,枝叶过密,不仅开花量减少,而且遇风雨还易倒伏。

4、病虫害防治一般较抗虫,亦不招虫,没有严重的病虫害。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等。由于对杀虫剂十分敏感,易产生药害,在使用时务必慎重选择农药种类,控制好浓度,最好选用生物制剂如1.2%苦烟乳油,或按1: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泡制4小时后喷洒,或用大水冲洗多遍,可明显减少红蜘蛛虫口数量。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