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木兰 学名:MagnoliachampioniiBenth. 别称:香港玉兰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毛茛目 科:木兰科 族:木兰族 亚族:木兰亚族 属:木兰属 亚属:木兰亚属 组:常绿木兰组 种:香港木兰 命名者及年代:Benth.,1861。
香港木兰(学名:MagnoliachampioniiBenth.)是木兰科、木兰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株光滑,茎灰色,叶革质,椭圆形,狭长圆状椭圆形或狭倒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很少急尖,基部稍下延,楔形或狭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叶下面淡绿色;种子狭长圆体形或不规则卵圆形,脉明显;花白色,平生于枝顶,芳香,花期5-6月,果期9-10月.
香港木兰分布于中国广东南部沿海岛屿及香港。香港木兰喜稍阴和湿润环境,一般在山谷近水处或肥沃阴坡处生长。主要分布于海拔300米以上的低海拔湿润谷地或阴坡石岩下,以及海岛的林缘、山坑肥沃之地。
香港木兰可作为园林风景树和本本花卉加以栽培,其配植与木兰相若,适于庭前美化和添景,亦可盆栽供观赏。
一、香港木兰的形态特征
香港木兰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嫩枝绿色,嫩枝、叶柄内面、叶背基部、中脉及花梗,被淡褐色平伏长毛,旋即脱落。叶革质,椭圆形,狭长圆状椭圆形或狭倒卵状椭圆形,长7-14(-20)厘米,宽2-4.5(-6.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很少急尖,基部稍下延,楔形或狭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叶下面淡绿色;侧脉每边8-12条,直至近叶缘开叉弯曲向上环结;叶柄长0.5-1.5厘米,托叶痕几达叶柄顶端。
香港木兰花直立,极芳香;花梗长1-1.5厘米,被淡黄色长毛;离花被片约1厘米处具3-4佛焰苞片脱落痕;花被片9,外轮3片淡绿色,长圆状椭圆形,长3.5-4厘米,宽约2厘米,内两轮白色,倒卵形,肉质;长2-2.5厘米,宽约1.5厘米,顶端有时凹缺;雄蕊长7-9毫米,花药长约6-7毫米,内向开裂,药隔伸出成三角形短尖;雌蕊群狭倒卵形,长1-1.4厘米,被白色长柔毛;心皮长8-9毫米,背面纵沟达花柱基部,胚珠2颗,并列。聚合果长3-4厘米;蓇葖长约1厘米,具长约2毫米的喙;种子狭长圆体形或不规则卵圆形,长8-12毫米,宽4-6毫米。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二、香港木兰的生长环境
香港木兰喜稍阴和湿润环境,一般在山谷近水处或肥沃阴坡处生长。主要分布于海拔300米以上的低海拔湿润谷地或阴坡石岩下,以及海岛的林缘、山坑肥沃之地。
三、香港木兰的分布范围
香港木兰分布于中国广东南部沿海岛屿和中国香港。其中在中国珠海市海岛(以高栏岛最为丰富)及陆地的凤凰山区有大量分布。
四、香港木兰的繁殖方法
香港木兰很易繁殖,一般在山野间把匐地枝长成的新株挖回种植。但为了保护资源,最好是在山上就地进行简易圈枝、扦插或高压。
1、圈枝法
简易圈枝法于生长季节在山上就地圈枝。此法简单易行,既可避免大量挖取母株,保护了资源,又可圈取理想的植株,成活后容易成型。其方法是选取野生母株健壮枝条,在顶芽下20-30厘米处(其位置主要是根据选取株形需要),环剥2厘米。因其茎皮与木质部粘连较紧,须小心把皮刮净,待伤口稍干即可包扎。包扎材料可就地取材,岩石上的苔藓、地衣、蕨根等均可,混以少量稀泥浆(也可不用泥浆)。用上述材料把环剥部位包好后,外面用树叶裹住,再用野藤或麻皮扎紧即可。由于其生长环境较阴湿,无须特别保温和管理。圈后50天左右便能生发二轮新根。当根已露出包扎物外时,须及时剪回种植,防止新根过长而干枯。剪下的圈枝苗不能立即上盆,应以砂床培根,待根系较完整后方可上盆种植。成活率可达100%。
2、扦插法
从山上剪回健壮枝条,截成10-15厘米长的插穗,用20ppm萘乙酸溶液浸插口12小时,再冲洗干净,插于阴蔽的砂床中。插植深度为插穗长度的2/3-3/4,压实,淋透水,以后每日浇水,保持插床湿润。秋插(8月中旬)的30多天便开始发根。春插(4月下旬)的,由于当时萌芽不久,花芽已形成,植株贮存养分少,插后60多天始发根,成活率也不低。插条成活后根量不多,切不可过早分床移裁或上盆,否则很易枯死,成苗率低。扦插繁殖成活后株形矮而紧凑,耐观赏,又能大量繁殖,是发展香港木兰理想的繁殖方法。
3、高压法
高压繁殖,选取株上适当枝条空中压条,经60天即能生根。
五、香港木兰的栽培技术
香港木兰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施肥每月2-3次,小苗施3:7尿水,大苗施4:6尿肥。定植前需要施足基肥,带泥团移植。定植初期要遮光棚,待恢复生势以后才揭去遮阴物;淋水,晴天每天1次,夏季干旱,宜早晚各1次。施肥于春、秋各1次。切忌用未腐熟的肥料,石灰质土壤亦避免使用。
六、香港木兰的主要价值
香港木兰树形脚雅,花极芳香,可作为园林风景树和本本花卉加以栽培,其配植与木兰相若,适于庭前美化和添景,亦可盆栽供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