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叶玉兰

   2021-03-30 苗木佚名601
核心提示:圆叶玉兰拉丁学名:Magnoliasinensis(Rehd.etWils.)Stapf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目:毛茛目Ranales科:木兰科Magnoliaceae族:木兰

圆叶玉兰    拉丁学名:Magnoliasinensis(Rehd.etWils.)Stapf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目:毛茛目Ranales    科:木兰科Magnoliaceae    族:木兰族Trib.Magnolieae    属:木兰属Magnolia    种:圆叶玉兰种    分布区域:中国四川中部及北部(天全、芦山、汶川等地区)    保护级别:2级    现状:渐危种    海拔下上限:2000—2600(米)    亚族:木兰亚族Subtrib.Magnoliinae    组:天女木兰组Sect.Oyama。

圆叶玉兰,木兰属落叶灌木,高可达6米,树皮淡褐色,二年生枝灰白色或淡黄色。叶纸质,长8-13(-26)厘米,宽6-10(-19)厘米,先端宽圆,或具短急尖。基部圆平截或阔楔形,中脉、侧脉及叶柄被淡黄色平伏长柔毛;花与叶同时开放,花梗长3-5厘米,花被片9(10),外轮3片,雄蕊长9-13毫米,花药长7-10毫米,两药室分离,花丝紫红色;雌蕊群绿色,聚合果红色,蓇葖狭椭圆体形仅沿背缝开裂。种子外种皮鲜红色,内种皮黑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一、圆叶玉兰的形态特征

圆叶玉兰是落叶灌木,高可达6米,树皮淡褐色,枝细长,当年生枝,淡灰黄色,径约3-4毫米,初被灰黄毛平伏长毛。二年生枝灰白色或淡黄色。叶纸质,倒卵形、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近圆形,长8-13(-26)厘米,宽6-10(-19)厘米,先端宽圆,或具短急尖。基部圆平截或阔楔形,有时微心形,上面近无毛,下面被淡灰黄色长柔毛,中脉、侧脉及叶柄被淡黄色平伏长柔毛;侧脉每边9-13条,叶柄长1.5-4(8)厘米,托叶痕约为叶柄长的2/3。

圆叶玉兰花与叶同时开放,钝白色,芳香,杯状,直径8-12(-15)厘米,花梗长3-5厘米,初密被淡黄色平伏长柔毛,向下弯,悬挂着下垂的花朵;花被片9(10),外轮3片,卵形或椭圆形,较短小,内两轮较大,宽倒卵形、长6-7.5厘米;雄蕊长9-13毫米,花药长7-10毫米,两药室分离,内向开裂,顶端圆,很少药隔稍凸尖,花丝紫红色;雌蕊群绿色,狭倒卵状椭圆体形,长约1.5毫米。

圆叶玉兰聚合果红色,长圆状圆柱形,长3-5.5(7.5)厘米,直径2-2.5厘米,蓇葖狭椭圆体形仅沿背缝开裂。具外弯的喙;种子外种皮鲜红色,内种皮黑色,近心形,高5-6毫米,宽6-7毫米。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二、圆叶玉兰的生长环境

圆叶玉兰适应性强,高山、丘陵长势均佳,一年生苗若能搭棚遮荫,肥培管理到位,苗高能达50厘米以上。5年生苗即开花结果,花期5-6月,花开时鲜艳夺目,并有三大特点,一是含苞待放时,颜色最为艳丽,二是花色随气温而变,气温越低,颜色越红,气温升高,颜色则淡,三是嫩花瓣可以食用,配以作料,即成佳肴。其果熟期9-10月,深红色果实悬挂枝头,颇为美观,成为秋天一大景观。

三、圆叶玉兰的分布范围

圆叶玉兰产于中国四川中部及北部(天全、芦山、汶川等地区)。生于海拔2600米的林间。模式标本采自汶川。

圆叶玉兰分布于四川天全、芦山及汶川。生于海拔2000-2600米的林缘和灌丛中。

四、圆叶玉兰的主要价值

1、观赏价值:圆叶玉兰仅分布于四川中部和北部的局限地区。因自然植被破坏严重,树皮可代厚朴药用,常因剥皮而死,致使植株日渐稀少。本种为木兰属较原始的种,花大而美丽,可引种栽培作园林观赏植物。

2、经济价值:作园林观赏植物,树皮可代厚朴药用。

3、科研价值:对研究该属植物的系统发育有科研价值。

五、圆叶玉兰的保护措施

建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好这一珍惜植物,严禁砍伐。其他产区亦应保护。园林单位可引种栽培。

六、圆叶玉兰的繁殖方法

1、播种:在9月下旬当果转红绽裂时即采,早采不发芽,迟采易脱落。采后选取健壮无病虫害树上的饱满种子,将其摊放在通风处,聚果逐步开裂,取出种子放水中稍泡,搓去种皮上附着的红色肉质膜,并用苏打水搓洗种皮上的油脂,然后以清水冲洗干净,摊通风处晾干沙贮于木箱,翌年2月中下旬播于露地。苗床要选无病虫害的新地,以土层深厚的黄木或沙壤土为宜,设高床,行条播,基肥可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枯饼末,在整床前翻入土内。切不可用垃圾做基肥,以免带病、带菌。行距30cm,以火土肥或黄土拌谷糠灰盖种,厚度为种子直径的3倍,最上面覆稻草保温保湿。4月下旬幼苗出土时要连续撒施拌有晶体敌百虫的嫩草、毒杀地蚕,连撒4~5次,每次隔2~3日。5月上旬可设阴棚,透光度40%。9月中下旬拆除,遮光物可用杉、竹帘等,以竹帘之类能随时揭盖为最理想。要选地得宜,排水良好,幼苗一般不发生严重病虫害,苗期追施速效氮肥3~4次,一年生苗高30~40cm。当年10月可以移栽。若培育大苗,翌年春天移栽,适当截切主根,控制密度,3~5年即可培育出株高3m,径粗6cm,树冠完整,稀现化蕾的合格苗木

2、嫁接:通常砧木是用紫玉兰、野生玉兰苗、黄山木兰等木兰属植物,早春发芽前实行切接,接穗长4~5cm,不留叶片,操作技术要点同一般落叶花木,成活关键是接穗要封头留芽孔包扎。日常管理中要注意随时抹除砧芽,成活后伤口扎缚薄膜不可急于解去。采用芽接。切接、腹接、劈接等方法均可,劈接成活率高,生长快,晚秋嫁接成活率高。压条在种源缺乏,砧木不足的情况下,压条法是一种重要的繁殖手段,能充分利用株,虽工序麻烦,但可解决一定的问题。母树以幼龄树或苗圃的大苗为最好,由于侧枝生长健壮,生命力强,发根容易,在不影响树形的原则下,选2~3年生充实粗壮、向上开展的侧枝,4月中旬至5月中旬,于基部以上10~15cm处行环状剥皮,伤口长3cm,剥皮后以小棕绳等粗糙物勒剥木质部上残附的形成层,再以塑料薄膜盛培养土包裹伤处。培养土通常选保水力强,质地经松、不带病虫为宜。一般取黄泥60%拌砻糠灰40%或用蛭石、

膨胀珍珠岩、或用充分腐熟的棉籽屑、纺织屑、种蘑菇的床土等,含水要适宜,以手紧握时有水挤出为度。为使伤口愈合快、早发根,伤口的上方可涂万分之五的萘乙酸溶液,稍干后再裹培养土。

3、扦插:扦插繁殖北方宜6~7月进行,插穗以幼龄树的当年生枝成活率最高,扦插一般用沙床,上方遮阴,每天喷水保湿,一般15~25天可生根。用500mg/L萘乙酸浸泡基部6小时,可提高生根率。

七、圆叶玉兰的栽培技术

1、水分管理:玉兰既不耐涝也不耐旱,在栽培养护中应严格遵循其喜湿怕涝这一原则。在水分的管理上要掌握好土壤不能过干也不能过湿。笔者经多年栽培实践认为,在栽培过程中,应该使土保持湿润而没有积水。在养护过程中,新种植的玉兰应该保持土壤湿润,这也是保证其成活率的重要举措。给进入正常管理的玉兰浇水,早春的返青水、初冬的防冻水是必不可缺的,而且要浇足浇透。生长季节可每月浇1次水,雨季应停止浇水,在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因积水而导致烂根,此外还应及时松土保墒。在雨季干旱时期也要及时灌溉,缺水不仅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还可导致花蕾脱落或萎缩,影响翌年的开花。

2、整枝修剪:为保持玉兰的树冠优美,通风透光,促使花芽分化,确保下一年花朵硕大,应注意修剪,因玉兰的枝干愈伤能力较差,在不是必需的情况下,一般不做修剪,如树形不美或较乱,应将病虫枝、干枯枝、下垂枝及徒长枝、过密枝及无用的枝条疏除,以利植株通风透光,树形优美。修剪在早春展叶前进行。玉兰一般不进行短截,以免剪除花芽。如需修剪,应对较大的伤口涂抹波尔多液,以防止病菌侵染。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