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山绣线菊 拉丁学名:SpiraeamorrisonicolaHayat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目:蔷薇目Rosales 亚目:蔷薇亚目Rosineae 科:蔷薇科Rosaceae 亚科:绣线菊亚科Spiraeoideae 属:绣线菊属Spiraea 组:复伞房花序组Sect.Calospira 系:长芽系Ser.Longigemmatae。
新高山绣线菊(学名:Spiraeamorrisonicola)为蔷薇科绣线菊属下的一个种。台湾特产,矮小亚灌木,高不及20厘米,生长在海拔4000米处。
一、新高山绣线菊的形态特征
新高山绣线菊是落叶亚灌木,高不及20厘米;枝条细瘦,圆柱形,幼时具短柔毛,逐渐脱落,深棕褐色,老时灰褐色;冬芽小,卵形,先端急尖或稍钝,有2枚外露棕褐色鳞片。叶片卵形至三角卵形,长10-20毫米,宽8-14毫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楔形至宽楔形,稀近圆形,边缘自中部以上有粗锐单锯齿,两面无毛,上面脉纹下陷,下面脉纹显著突起。复伞房花序着生在侧生小枝顶端,无毛,有多数花朵,基部具叶状苞片;花梗长3-6毫米;花直径4-5毫米;花萼外面无毛,萼筒钟状,内面有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短尖,内面稍具短柔毛;花瓣宽倒卵形至近圆形,先端钝,直径1-2毫米,白色;雄蕊10-12,稍长于花瓣或几与花瓣等长;花盘圆环形,有10个三角形裂片,裂片先端圆钝;子房基部稍具短柔毛,花柱几与雄蕊等长。蓇葖果稍开张,仅沿腹缝线稍有短柔毛,花柱顶生于背部,倾斜开展,成熟时多数脱落。具宿存直立的萼片。花期8月,果期10月。
本种为台湾特产,矮小亚灌木,高不及20厘米,近似多年生草本,叶片卵形至三角卵形,有密集白色花朵,除幼嫩枝条、花萼内面及蓇葖果腹缝线上稍具短柔毛外,全部无毛。据北村四郎意见,本种为粉花绣线菊S.japonicaL.f.的高山变种,从冬芽、花序和花色等特征比较,差异很大。
二、新高山绣线菊的分布范围
新高山绣线菊分布于台湾新高山,海拔4000米的地区。
三、新高山绣线菊的主要价值
新高山绣线菊矮生,适宜栽培供点缀岩石园之用。
四、绣线菊属
高山绣线菊、耧斗菜叶绣线菊、拱枝绣线菊、藏南绣线菊、绣球绣线菊、石灰岩绣线菊、楔叶绣线菊、麻叶绣线菊、石蚕叶绣线菊、中华绣线菊、粉叶绣线菊、窄叶绣线菊、毛花绣线菊、美丽绣线菊、曲萼绣线菊、台湾绣线菊、华北绣线菊、海拉尔绣线菊、翠蓝绣线菊、疏毛绣线菊、金丝桃叶绣线菊、粉花绣线菊、广西绣线菊、华西绣线菊、丽江绣线菊、长芽绣线菊、毛枝绣线菊、欧亚绣线菊、长蕊绣线菊、毛叶绣线菊、蒙古绣线菊、新高山绣线菊、细枝绣线菊、金州绣线菊、广椭绣线菊、乳突绣线菊、平卧绣线菊、李叶绣线菊、土庄绣线菊、紫花绣线菊、南川绣线菊、绣线菊、茂汶绣线菊、川滇绣线菊、滇中绣线菊、绢毛绣线菊、干地绣线菊、浅裂绣线菊、大罗口绣线菊、伏毛绣线菊、珍珠绣线菊、毛果绣线菊、三裂绣线菊、乌拉绣线菊、菱叶绣线菊、鄂西绣线菊、绒毛绣线菊、陕西绣线菊、云南绣线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