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牡丹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桃金娘目 科:野牡丹科 属:野牡丹属 种:大野牡丹。
大野牡丹,别名:大暴牙郎,拉丁文名:MelastomaimbricatumWall.为野牡丹科、酸脚杆属的一种大灌木或小乔木,高1-5(-7)米;茎四棱形或钝四棱形,通常具槽,分枝多,密被紧贴鳞片状糙伏毛。叶片坚纸质,广卵形至广椭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钝,全缘,具紧贴边缘的缘毛,叶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基出脉与侧脉均明显隆起,基出脉除被上述毛外,尚夹有鳞片状糙伏毛,细脉微隆起;密被卵形及披针形鳞片状糙伏毛。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宿存萼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期6-7月,果期12月至翌年2-3月。
一、大野牡丹的形态特征
大野牡丹是大灌木或小乔木,高1-5(-7)米;茎四棱形或钝四棱形,通常具槽,分枝多,密被紧贴鳞片状糙伏毛。叶片坚纸质,广卵形至广椭圆形,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钝,长8-21厘米,宽5.5-13.5厘米,全缘,具紧贴边缘的缘毛,7基出脉,稀5脉,叶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基出脉与侧脉均明显隆起,基出脉除被上述毛外,尚夹有鳞片状糙伏毛,细脉微隆起;叶柄长1.8-6.5厘米,密被卵形及披针形鳞片状糙伏毛。
大野牡丹是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具花约12朵,基部具叶状总苞2;苞片无或极小,密被糙伏毛;花梗长3-12毫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萼长2-2.3厘米,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裂片卵状披针形或略宽,较萼管长或近等长,顶端渐尖,边缘较薄,里面密被糙伏毛,裂片间常具1钻形小裂片,花后脱落;花瓣浅红色或红色,倒卵形,长约2厘米,顶端圆形,密被缘毛;雄蕊长者药隔基部伸长,弯曲,末端2深裂,短者药隔基部不伸长,花药基部具1对小瘤;子房半下位,顶端密被糙伏毛。
大野牡丹果坛状球形,肉质,顶端平截,长约1.3厘米,直径约9毫米;宿存萼密被鳞片状糙伏毛。花期6-7月,果期12月至翌年2-3月。
二、大野牡丹的生长环境
大野牡丹生于海拔140~1420米的密林中湿润的地方。
三、大野牡丹的分布范围
大野牡丹分布及生境:产勐仑、屏边、河口,我国广西西南部亦有。从印度东部,缅甸,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至苏门答腊均有分布。
大野牡丹产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南部。印度、缅甸、中南半岛至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均有。
四、大野牡丹的主要价值
1、食用价值:大野牡丹的果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