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柳

   2021-04-03 苗木佚名14847
核心提示:白柳学名:SalixalbaL.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杨柳目科:杨柳科属:柳属组:柳组种:白柳命名者及年代:L.,1753。白柳(学名:SalixalbaL.)是杨柳科、柳属乔木,高可达25

白柳    学名:Salixalba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杨柳目    科:杨柳科    属:柳属    组:柳组    种:白柳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白柳(学名:SalixalbaL.)是杨柳科、柳属乔木,高可达25米,树冠开展;树皮暗灰色,深纵裂;老枝无毛,淡褐色。芽贴生,急尖。叶片披针形、线状披针形、阔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成叶上面常无毛,下面稍有绒毛或近无毛,侧脉边缘有细锯齿;叶柄有白色绢毛;托叶披针形,花序与叶同时开放,有梗,花药鲜黄色,花丝基部有毛;苞片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淡黄色,雌花花较疏,子房卵状圆锥形,花柱短,全缘,淡黄色,腹生,4-5月开花,5月结果。

白柳分布于中国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有栽培。在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阿富汗、俄罗斯、欧洲均有分布和引种。多沿河生长,可以生长在海拔3100米处。

白柳木材轻软,纹理较直,结构较细,可供建筑、家具和农具或火柴杆用;枝条可供编织物用;嫩叶可作饲料;为速生的重要用材柳树之一,并为观赏树种和早春蜜源植物。

一、白柳的形态特征

白柳高达20(25)米,胸径达1米。树冠开展;树皮暗灰色,深纵裂;幼枝有银白色绒毛,老枝无毛,淡褐色。芽贴生,长6毫米,宽1.5毫米,急尖。叶披针形、线状披针形、阔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2(15)厘米,宽1-3(3.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楔形,幼叶两面有银白色绢毛,成叶上面常无毛,下面稍有绒毛或近无毛,侧脉12-15对,成30-45度角开展,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0.2-1厘米,有白色绢毛;托叶披针形,有伏毛,边缘有腺点,早脱落。

白柳花序与叶同时开放,有梗,梗长5-8毫米,基部有长圆状倒卵形小叶,轴有密白色绒毛;雄花序长3-5厘米,花药鲜黄色,较疏,雄蕊2离生,花丝基部有毛;苞片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淡黄色,全缘、内面无毛,外面近无毛或基部有疏毛,有缘毛;腺体2,背生和腹生;雌花序长3-4.5厘米,花较疏,子房卵状圆锥形,长4.5-5毫米,有短柄或近无柄,无毛,花柱短,常2浅裂,柱头2裂;苞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淡黄色,内面有白色绵毛,外面仅基部有白色绵毛,有缘毛,早脱落;腺体1,腹生,稀有1不发达的背腺。果序长3-5.5厘米。花期4-5月,果期5月。

二、白柳的产地生境

白柳分布于中国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有栽培。在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阿富汗、俄罗斯、欧洲均有分布和引种。多沿河生长,可以生长在海拔3100米处。

三、白柳的繁殖方法

(一)、种子采集:白柳种子5月中旬成熟,蒴果由绿变黄时,标志种子已成熟,即可选择生长健壮、树干通直、无病虫危害的母树采种。用高枝剪剪取小果枝,摘下蒴果,也可上树直接采集。将蒴果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摊于水泥地上,厚度2-3厘米,经常翻动,待蒴果全部开裂,放入铁筛用手搓动搅拌,种子漏下,再过筛净种。白柳种子较小,容易丧失发芽力,如需长途运输,则应装瓶密封。

种子净度86-90%、千粒重0.4-0.6克/667米。播种500-600克/667平方米。

(二)、育苗方法

1、整地:经过施肥深翻,反复耙耱,即可开沟。沟距70厘米、长50米、深15厘米,沟口宽30厘米,将沟两侧的土耙平,即可播种。

2、播种:白柳适于夏播,一般6月中旬播种,播前沟内灌水,要小水慢灌,水不要漫过沟两侧。在水线以上2厘米处沟两侧各播种1次,播幅宽5厘米。用过筛的沙土和腐熟马粪覆盖,其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四、白柳的栽培技术

1、灌水:种子出土后,每天或隔天灌水1次,水量要小,流速要慢,水不可漫过苗行。为此,下水口应有排水沟,将多余水排出去。7月中旬前,播种地要保持湿润,7月中旬以后,可适当减少灌次,加大灌量。每隔6-8天灌水1次。

2、松土除草:6月底前以除草为主,7月上旬后,逐步加深松土深度,年松土除草6次。

3、追肥:当苗木进入速生期,于7月中旬追尿素1次,667平方米施肥7千克。追肥后立即灌水。

4、问苗:苗木长到5厘米左右,进行间苗,每米留苗45-50株,每667平方米保苗7万株。

五、白柳的主要价值

白柳木材轻软,纹理较直,结构较细,可供建筑、家具和农具或火柴杆用;枝条可供编织物用;嫩叶可作饲料;为速生的重要用材柳树之一,并为观赏树种和早春蜜源植物。

六、柳属

1、三蕊柳组:准噶尔柳、三蕊柳、川三蕊柳。

2、灌木柳组:叉枝柳、光叶柳、灌木柳、天山柳。

3、银柳组:银柳、绢柳。

4、杞柳组:欧杞柳、杞柳、沙杞柳、塔城柳。

5、皱纹柳组:皱纹柳。

6、乌柳组:乌柳、小穗柳、线叶柳。

7、粉枝柳组:江界柳、井岗柳、粉枝柳、司氏柳。

8、繁柳组:中华柳、腹毛柳、齿叶柳、异型柳、巴柳、细序柳、黑水柳、小叶柳、长花柳、丝毛柳、灌西柳、兴山柳、汶川柳、迟花柳、类四腺柳、小齿叶柳、多枝柳、草地柳、山柳、西柳、房县柳、周至柳、光苞柳、眉柳、西藏柳、藏柳、鹧鸪柳、藏南柳。

9、北极柳组:北极柳。

10、绵毛柳组:九鼎柳、异色柳、林柳、绵毛柳、湖北柳、丑柳、截苞柳、川南柳。

11、黄柳组:黄柳、异雄柳、黑皮柳。

12、青藏矮柳组:环纹矮柳、怒江矮柳、藏匐柳、丛毛矮柳、景东矮柳、宝兴矮柳、迟花矮柳、藏截苞矮柳、乌饭叶矮柳、察隅矮柳。

13、褐毛柳组:褐毛柳、台湾柳、玉山柳、台矮柳、花莲柳、台高山柳、台湾匐柳。

14、绿叶柳组:阿拉套柳、灰蓝柳、绿叶柳。

15、郝柳组:川红柳、黄龙柳、山毛柳、小叶山毛柳、红皮柳。

16、鹿蹄柳组:山羊柳、戟柳、栒子叶柳。

17、筐柳组:百里柳、蓝叶柳、黄皮柳、油柴柳、细枝柳、尖叶紫柳、拉马山柳、黄线柳、筐柳、米黄柳、北沙柳、密穗柳、锯齿柳、簸箕柳、松江柳、细穗柳、白河柳。

18、紫枝柳组:紫枝柳、藏紫枝柳、太山柳、毛果柳、亚东毛柳。

19、沼柳组:细叶沼柳。

20、毛柳组:喜马拉雅山柳、毛柄柳。

21、青藏垫柳组:圆齿垫柳、小垫柳、长柄垫柳、栅枝垫柳、锯齿叶垫柳、扇叶垫柳、吉隆垫柳、毛枝垫柳、卡马垫柳、康定垫柳、青藏垫柳、尖齿叶垫柳、卵小叶垫柳、类扇叶垫柳、毛果垫柳、多花小垫柳、黄花垫柳、毛小叶垫柳。

22、大叶柳组:大叶柳、墨脱柳、宝兴柳、峨眉柳、黑枝柳、长穗柳、小光山柳。

23、越桔柳组:越桔柳。

24、欧越桔柳组:欧越桔柳、刺叶柳。

25、五蕊柳组:呼玛柳、康定柳、五蕊柳。

26、裸柱头柳组:银光柳、银毛果柳、白背柳、双柱柳、大理柳、褐背柳、叉柱柳、川鄂柳、贡山柳、怒江柳、纤柳、长叶柳、曲毛柳、裸柱头柳、对叶柳、锡金柳、匙叶柳、灰叶柳。

27、长白柳组:多腺柳、圆叶柳、蔓柳。

28、柳组:白柳、垂柳、班公柳、碧口柳、圆头柳、银叶柳、鸡公柳、长柱柳、银背柳、爆竹柳、异蕊柳、朝鲜柳、长蕊柳、旱柳、平利柳、白皮柳、青海柳、绢果柳、巴郎柳、光果巴郎柳、维西柳。

29、硬叶柳组:奇花柳、庙王柳、杯腺柳、节枝柳、吉拉柳、江达柳、贵南柳、康巴柳、墨竹柳、木里柳、山生柳、大苞柳、拉加柳、硬叶柳、近硬叶柳、太白柳。

30、川柳组:川柳、石泉柳、玉皇柳。

31、细柱柳组:细柱柳、白毛柳、坡柳、毛坡柳、杜鹃叶柳、洮河柳。

32、四子柳组:纤序柳、四子柳。

33、大白柳组:大白柳。

34、秋华柳组:贵州柳、秋华柳。

35、黄花柳组:耳柳、黄花柳、灰柳、崖柳、兴安柳、伊犁柳、藏西柳、青皂柳、大黄柳、山丹柳、中国黄花柳、谷柳、皂柳。

36、蒿柳组:密齿柳、毛枝柳、川滇柳、龙江柳、萨彦柳、卷边柳、吐兰柳、蒿柳。

37、紫柳组:布尔津柳、云南柳、腺柳、浙江柳、秦柳、长梗柳、水社柳、粤柳、南京柳、新紫柳、南川柳、腾冲柳、水柳、紫柳。

38、其他:棉花柳、二色柳、秦岭柳、华西柳、朝鲜垂柳、鹿蹄柳。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