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酢浆草

   2021-04-08 花木佚名827
核心提示:白花酢浆草(BaiHuaCuJiangCao)别名:山酢浆草拉丁学名:OxalisacetosellaLinn.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木兰纲目:牻牛儿苗目科:酢浆草科属:酢浆草属种:白花酢浆草分布区域:产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

白花酢浆草(BaiHuaCuJiangCao)    别名:山酢浆草    拉丁学名:OxalisacetosellaLin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牻牛儿苗目    科:酢浆草科    属:酢浆草属    种:白花酢浆草    分布区域:产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地。

白花酢浆草(学名:OxalisacetosellaLinn.):又名山酢浆草,是酢浆草科酢浆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匍匐的根茎;小叶3,倒心形;花通常白色,单生。

酢浆草的“酢”字与醋通,《本草纲目》也说它“其味如醋”,茎与叶都是如此。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疾的效用。

一、白花酢浆草的形态特征

白花酢浆草是多年生草本,高8-10厘米。根纤细;根茎横生,节间具1-2毫米长的褐色或白色小鳞片和细弱的不定根。茎短缩不明显,基部围以残存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状叶柄基。叶基生;托叶阔卵形,被柔毛或无毛,与叶柄茎部合生;叶柄长3-15厘米,近基部具关节;小叶3,倒心形,长5-20毫米,宽8-30毫米,先端凹陷,两侧角钝圆,基部楔形,两面被毛或背面无毛,有时两面均无毛。总花梗基生,单花,与叶柄近等长或更长;花梗长2-3厘米,被柔毛;苞片2,对生,卵形,长约3毫米,被柔毛;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3-5毫米,宽1-2毫米,先端具短尖,宿存;花瓣5,白色或稀粉红色,倒心形,长为萼片的1-2倍,先端凹陷,基部狭楔形,具白色或带紫红色脉纹;雄蕊10,长、短互间,花丝纤细,基部合生;子房5室,花柱5,细长,柱头头状。蒴果卵球形,长3-4毫米。种子卵形,褐色或红棕色,具纵肋。花期7-8月,果期8-9月。

二、白花酢浆草的生长环境

白花酢浆草生于海拔800-3400米的针阔混交林和灌丛中。

三、白花酢浆草的分布范围

白花酢浆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北美、日本、朝鲜、俄罗斯至中欧皆有分布。

四、白花酢浆草的主要价值

药用

《新华本草纲要》:“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劳伤疼痛。麻疯,无名肿毒,疥癣等症。”

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疾的效用,可治蛇虫蛰伤,也可治尿血、尿路感染、黄疸肝炎、小便血淋、二便不通、赤白带下、痔疮出血、癣疮作痒、牙齿肿痛等。气味酸、寒、无毒。释名为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箕、鸠酸、雀林草、小酸茅、赤孙施。

五、白花酢浆草的种下分类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白花酢浆草下包括了四个亚种:白花酢浆草(ssp.acetosella)、山酢浆草(ssp.griffithii),三角酢浆草(ssp.japonica)及白鳞酢浆草(ssp.leucolepis),其与原亚种区别主要在叶形和蒴果形态。

但在《FloraofChina》中,三个亚种均已被提升至种等级。

六、酢浆草属

白花酢浆草、大花酢浆草、酢浆草、红花酢浆草、黄花酢浆草。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