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带草

   2021-04-16 花木佚名958
核心提示:丝带草拉丁学名:PhalarisarundinaceaL.var.pictaL.别称:玉带草二名法:Phalarisarundinacea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目:禾本目Graminales科:禾本科Gramineae亚科:

丝带草    拉丁学名:PhalarisarundinaceaL.var.pictaL.    别称:玉带草    二名法:Phalarisarundinace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目:禾本目Graminales    科:禾本科Gramineae    亚科:早熟禾亚科Pooideae    族:虉草族Phalarideae    属:虉草属Phalaris    种:虉草Phalarisarundinacea    亚种:丝带草    分布区域:我国大部分地区。

玉带草(学名:丝带草,拉丁学名:PhalarisarundinaceaL.var.pictaL.)是虉草变种。为禾本科虉草属植物。多年生,有根茎。叶片扁平,绿色而有白色条纹间于其中,柔软而似丝带。圆锥花序紧密狭窄,长8-15厘米,分枝直向上举,密生小穗。花果期6-8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海拔75-3200米的林下、潮湿草地或水湿处。

一、丝带草的形态特征

原变种(虉草)

多年生,有根茎。秆通常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40厘米,有6-8节。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而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薄膜质,长2-3毫米;叶片扁平,幼嫩时微粗糙,长6-30厘米,宽1-1.8厘米。圆锥花序紧密狭窄,长8-15厘米,分枝直向上举,密生小穗;小穗长4-5毫米,无毛或有微毛;颖沿脊上粗糙,上部有极狭的翼;孕花外稃宽披针形,长3-4毫米,上部有柔毛;内稃舟形,背具1脊,脊的两侧疏生柔毛;花药长2-2.5毫米;不孕外稃2枚,退化为线形,具柔毛。花果期6-8月。

本种特点

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扁平,绿色而有白色条纹间于其中,柔软而似丝带。

二、丝带草的分布范围

丝带草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广州中山大学标本园有栽培;植于花盆中常刈短其秆,令矮生以观赏其叶片。

三、丝带草的生长环境

丝带草生于海拔75-3200米的林下、潮湿草地或水湿处。

四、丝带草的主要价值

丝带草幼嫩时为牲畜喜食的优良牧草,收割或放牧以后再生力很强;秆可编织用具或造纸。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