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鹅掌柴

   2021-04-24 花木佚名346
核心提示:高鹅掌柴拉丁学名:Scheffleraelata(C.B.Clarke)Harm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伞形目科:五加科族:多蕊木族属:鹅掌柴属组:伞序鹅掌柴组种:高鹅掌柴分布区域:我国云南。

高鹅掌柴    拉丁学名:Scheffleraelata(C.B.Clarke)Harm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伞形目    科:五加科    族:多蕊木族    属:鹅掌柴属    组:伞序鹅掌柴组    种:高鹅掌柴    分布区域:我国云南。不丹、尼泊尔、印度。

高鹅掌柴(拉丁学名:Scheffleraelata(C.B.Clarke)Harms)是五加科鹅掌柴属乔木。叶有小叶6-7;叶柄长至35厘米,无毛;小叶片硬纸质,长圆状披针形。圆锥花序顶生,大而疏散,主轴和分枝疏生星状短柔毛。果实倒卵球形,有5稜,花盘隆起,直径约3毫米。产云南。不丹、尼泊尔、印度也有分布。

一、高鹅掌柴的形态特征

高鹅掌柴是乔木;叶有小叶6-7;叶柄长至35厘米,无毛;小叶片硬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20-23厘米,宽5.5-6.5厘米,有时稍小,先端渐尖,尖头稍呈镰刀形,基部钝形,上面有光泽,两面均无毛或下面沿中脉疏生星状毛,边缘全缘,稍反卷,中脉上面微隆起,下面隆起,侧脉8-15对,上面不明显,下面明显,网脉在上面不明显,下面隐约可见;小叶柄不等长,中央的长4-5厘米,两侧的长2厘米,无毛。花未见。

高鹅掌柴圆锥花序顶生,大而疏散,主轴和分枝疏生星状短柔毛;伞形果序疏散地总状排列在分枝上,有果实10-15;果序梗长2-2.5厘米,和果梗均疏生星状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很小。果实倒卵球形,有5稜,直径4毫米,长5毫米,5室;花盘隆起,直径约3毫米;宿存花柱长2毫米:果梗长8-14毫米。

二、高鹅掌柴的生长环境

高鹅掌柴生长于谷地密林下或溪边较湿润处,耐阴,耐寒,不耐干旱。常附生于树上。

三、高鹅掌柴的分布范围

高鹅掌柴产云南;不丹、尼泊尔、印度也有分布。

四、高鹅掌柴的栽培技术

盆栽用土可以泥炭土、腐叶土加1/3左右的珍珠岩和少量基肥混合而成,也可用细砂土盆栽。室内培育每天能见到4小时左右的直射阳光就能生长良好,在明亮的室内可较长时期观赏。浇水量视季节而有差异,夏季需要较多的水分.每天浇水一次,使盆土保持湿润,春、秋季列每隔3~4天浇水一次。如水分太多或渍水,易引起根腐。夏季生长期间每周施肥一次,可用氮、磷、钾等量的颗粒肥松土后施入。斑叶种类则氮肥少施,氮肥过多则斑块会渐淡而转为绿色。鹅掌柴生长较慢,又易发生徒长枝,平时需注意经常整形和修剪。每年春季新芽萌发之前应换盆,去掉部分旧土,用新土盆栽。多年生老株在室内栽培显得过于庞大时,可结合换盆进行修剪。

鹅掌柴植株所结的果实中种粒不饱满或不见种仁的原因:一是栽培花木,头1年至3年,因其尚未达到完全生殖成熟,所以结出的种粒大多空瘪,因而不具种仁;一般情况下,3年以后结出的种粒才能正常用于育苗。二是在它花粉授精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遇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或者与原生环境条件悬殊过大,使胚珠终止发育,导致其种粒空瘪。三是最好能有较多的开花植株,不同品种的开花植株搁放在一起,为其花粉自由传播创造条件,方有利于其孕育出饱满的种粒。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