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槠树

   2021-04-30 苗木佚名3315
核心提示:苦槠拉丁学名:Castanopsissclerophylla(Lindl.)Schott.别称:苦槠栲、苦槠锥、苦栗、大叶橡树、结节锥栗、苦槠树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山毛榉目科:壳斗科属:锥属。苦槠

苦槠    拉丁学名:Castanopsissclerophylla(Lindl.)Schott.    别称:苦槠栲、苦槠锥、苦栗、大叶橡树、结节锥栗、苦槠树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山毛榉目    科:壳斗科    属:锥属。

苦槠(zhū),所属植物界,山毛榉目、壳斗科,其寿命非常长,叶常绿,枝叶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抗性很强。可以制作食品。多生于海拔1000m以下低山丘陵地区。

一、苦槠的形态特征

苦槠是乔木,高5-10米,稀达15米,胸径30-50厘米,树皮浅纵裂,片状剥落,小枝灰色,散生皮孔,当年生枝红褐色,略具棱,枝、叶均无毛。叶二列,叶片革质,长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兼有倒卵状椭圆形,长7-15厘米,宽3-6厘米,顶部渐尖或骤狭急尖,短尾状,基部近于圆或宽楔形,通常一侧略短且偏斜,叶缘在中部以上有锯齿状锐齿,很少兼有全缘叶,中脉在叶面至少下半段微凸起,上半段微凹陷,支脉明显或甚纤细,成长叶叶背淡银灰色;叶柄长1.5-2.5厘米。花序轴无毛,雄穗状花序通常单穗腋生,雄蕊12-10枚;雌花序长达15厘米。果序长8-15厘米,壳斗有坚果1个,偶有2-3,圆球形或半圆球形,全包或包着坚果的大部分,径12-15毫米,壳壁厚1毫米以内,不规则瓣状爆裂,小苞片鳞片状,大部分退化并横向连生成脊肋状圆环,或仅基部连生,呈环带状突起,外壁被黄棕色微柔毛;坚果近圆球形,径10-14毫米,顶部短尖,被短伏毛,果脐位于坚果的底部,宽7-9毫米,子叶平凸,有涩味。花期4-5月,果当年10-11月成熟。

二、苦槠的生长环境

苦槠见于海拔200-1000米丘陵或山坡疏或密林中,常与杉、樟混生,村边、路旁时有栽培。喜阳光充足,耐旱。

三、苦槠的分布范围

苦槠产长江以南五岭以北各地,西南地区仅见于四川东部及贵州东北部。

四、苦槠的主要价值

1、木材

环孔材,仅具细木射线,木材淡棕黄色,属白锥类,较密致,坚韧,富于弹性。

2、绿化环境

苦槠树体高大,树冠浓密,树形优美,寿命长,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苦槠适宜孤植、丛植于草坪,作为园林背景,构成以常绿阔叶树为基调的风景林或防护林。该树同属异种有甜槠、栲槠、米槠、构栲等,由于树体高大,树势优美,寿命长,前3种为亚热带阔叶林中的主要建群树种,而第4种构栲为长江中下游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五、苦槠的栽培技术

(一)、采种沙藏

苦槠果实一般10月成熟,成熟后随即采收,去杂后将净种混沙湿藏在排水良好室内越冬,即将种子与2-3倍于种子体积的湿沙混拌均匀或分层堆积。

(二)、浸种催芽

春播前,将种子取出温汤(25℃)浸种6-8h,然后取出,将种子包裹在湿庥袋中催芽,催芽温度保持在25-28℃,待种子露白生芽,即可播种。

(三)、选地整地

播种地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土,避免选用低洼地或干燥贫瘠之地和地下害虫比较严重的土地为播种地。宜采用针叶树与阔叶树或绿肥地交替轮作,以免感染立枯病。播种地必须先耕翻细耙精细整地,拾净石块、残根,在做畦田前,施入腐熟的厩肥22.5-30.0t/hm2作为底肥,然后拉线做畦,畦宽一般为120-130cm,畦高20cm,畦长随地块大小而定,起沟平畦,做到两耕两耙精细整地的要求,确保育苗床面平整,土粒细而疏松,以确保育苗床幼苗能茁壮生长。

(四)、播种

苦槠一般采用春播(2月底至3月中下旬),在播种床上进行横条播,行距、播幅、播种深度分别为50.0-60.0、10.0、1.0-1.5cm。播种必须均匀,播后浅覆细土,浇足透水,然后在条播行上覆草,播种量75-90kg/hm2。播后10-15d即可出苗。

(五)、出苗后管理

1、揭去覆草:畦面覆草要在出苗后逐次揭去,不能一次除净。第1次可先将覆草放于条播行间,以防春旱或冻害,待天气晴暖或树苗老健后再彻底清除。揭草时不能损伤或压坏幼苗。

2、适时间苗:间苗在清除覆草后进行,按照“留壮去劣、疏密适宜”的原则,将幼苗稠密处抽稀并补植到缺苗处,以幼苗苗冠恰好相互衔接遮住苗床为宜。第1次间苗一般在出苗7d后选阴天或雨后土壤较为疏松潮湿时进行,每隔5-7d进行1次,每次间苗后必须喷水1次。如遇干旱或虫害时,可适当推迟。

3、适时培土:幼苗出土后,由于表土受雨水冲淋,致使根茎裸露,为防苗木生长受到影响,必须适时培进行土。可在5-8月选用细壤土或草木灰,培土2-3次的厚度为1.0-1.5cm。培土时要小心操作,要求覆盖均匀,不能损伤幼苗。

4、中耕除草:苗床除草应以人工拔除为主,做到拔早、拔小、拔了。拔草时可用手按住苗木根部,以免动摇苗根,甚至把小苗带出。

5、肥水管理:追肥适期为从幼苗根系形成至冬季生长停止前15d。一般追肥3-4次,先少量后逐渐增量,每次追肥应视苗情定量。第1次追施稀粪水7500kg/hm2左右,以后每次追肥应逐渐增加,一般每次追施三元复合肥225-300kg/hm2、尿素150-225kg/hm2。苗长高、长大时,可追施三元复合肥300-375kg/hm2、尿素225-300kg/hm2。夏季高温干旱时,宜在傍晚时间追肥,追肥切忌过量或肥料太浓而烧伤幼苗。

(六)、大苗定植

当苦槠苗长到2m高以上时,即可定植至庭园或丛植于草坪之中,也可作风景林或防护林。定植必须要保证质量,确保成活率。定植处应挖掘深坑,长、宽、深均为50-60cm,挖出的生土、熟土分别各放一边。定植树苗带土球移入挖好的土坑内,先盖熟土,后盖生土。有条件地方在定植前在坑底施些腐熟的有机肥,每塘施2-3kg,覆盖一层熟土后再移栽。覆土结束后立即浇1次透水,并覆草保湿,每3-5d浇水1次,直至树苗成活。如遇雨天,应及时排水。

六、苦槠的植物文化

1、赏之美

苦槠树也叫槠树的寿命非常长,叶常绿,枝叶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抗性很强。

苦槠树结出的坚果为褐色,上有细毛。从开花到结果,苦槠树的花期一般在5月,10月果子就熟了,会自然脱落。童丽丽博士说,牛首山发现的苦槠树是一个群落,在南京地区比较少见。树的叶子呈椭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顶端逐渐变为针刺形,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或中部以上有锐锯齿,背团苍白色,有光泽,枝叶常以螺旋状排列上升,有很大的观赏价值。苦槠树的树皮深灰色,呈现出纵裂状。

2、感之趣

成片的苦槠树林是牛首山独有的品种。汤庚国教授说,苦槠树是长江南北的“分界树”,因为它是长江最南段的特有植物,再往北,就没法生长了。牛首山苦槠树林中,树的胸径一般在15-30厘米,树高在10-20米左右。登山过程中,专家还发现在苦槠树群落里的下方土壤里,已长出了一棵棵苦槠树幼枝,细细的根,大大的叶,非常可爱。

3、寻访路线

苦槠树群落分布在牛首山阳坡的中、上地段,在登山的台阶边随处可见。专家说,这一个天然的次森林,林内还混生有落叶阔叶林,林下的灌木生长也十分良好。有一点需要说明,在苦槠树群落下,长出很多幼苗,这些幼苗需要保护,千万不要在登山过程中践踏。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