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金香

   2021-04-30 苗木佚名955
核心提示:醉金香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鼠李目亚目:葡萄亚目科:葡萄科。醉金香是欧美杂种四倍体鲜食葡萄新品种,系辽宁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育成.亲本为.7601×巨峰.1981年杂交,1983年结果,1987年开始

醉金香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鼠李目    亚目:葡萄亚目    科:葡萄科。

醉金香是欧美杂种四倍体鲜食葡萄新品种,系辽宁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育成.亲本为.7601×巨峰.1981年杂交,1983年结果,1987年开始区试,1997年通过审定并定名.具有优质、抗病、高产、稳产等特点。嫩梢、幼叶绿色,绒毛中多。

一、醉金香的简介

醉金香叶片特大、心脏形。叶面粗糙,有泡状突起,叶背绒毛中多。枝条粗壮,成熟后为浅褐色。果穗圆锥形、大穗、中度紧密、平均穗重800克。果粒灯泡形,成熟金黄色,平均粒重12克,最大粒重19.1g。果皮薄,与果肉易分离。果实具有浓郁的茉莉香味,肉质软硬适度,适口性好,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可达18%以上。品种别名:茉莉香,品种来源:醉金香,是辽宁农科院研究所以沈阳玫瑰(7601)为母本、巨峰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欧美杂交四倍体鲜食品种。1997年通过品种审定。

二、醉金香的生物习性

醉金香植株生长势强.隐芽萌发力中等,副梢萌发力强。花芽分化好,结果枝占芽眼总数60%左右。每果枝平均着生果穗1.32个,早果丰产、稳产。叶片特大,在肥水条件好的葡萄园调查。摘心以下12片叶片.平均横径27.2cm,纵径19.7cm.比藤稔葡萄叶片还稍大。常规栽培(有籽栽培)果穗圆锥形,无副穗,着果中等,果穗不够紧密,平均穗重500~700g。果粒大小不够均匀,果肉偏软。果粒倒卵圆形,黄绿色,纵径3.3~3.5cm,横径2.3~2.5cm,粒重10~11g。果皮中等厚,汁多,味极甜,有浓郁玫瑰香味。果粉中厚,可溶性固形物16%~18%,可滴定酸0.6%。每果含种子1~3粒。多为2粒。无核化处理可改变果实性状,着果好,着粒紧密,果肉较硬,果穗平均重700~1000g,中等管理时粒重10g左右,优质管理可达12g,可溶性固形物16%~18%,有浓郁玫瑰香味。采、运、销中易落果。成熟果穗可在树上挂藏1个多月。抗病性较强。5月上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9月成熟,耐湿热气候。试验园2年挂果,避雨栽培萌芽至开始成熟需117~120天,开始开花至开始成熟需70~75天。比同园藤稔早15天左右,比巨峰早20天左右.比京亚晚5天左右。有籽栽培与无籽栽培熟期无明显差别。属早熟品种。

三、醉金香的生物特征

醉金香嫩梢绿色,绒毛少。幼叶绿色,叶表面略有光泽,叶片下表面有绒毛。成龄叶特大,心脏形,3-5裂,裂刻深,叶面绿色、粗糙,具泡状凸起,叶背绒毛居多,叶柄洼矢形,叶柄长,紫色。枝条成熟后为浅褐色,节间长,粗壮。两性花。果穗特大,平均穗重800克,最大可达1800克,呈圆锥形,果穗紧凑。果粒特大,平均粒重13.0克,最大粒重19.0克,果粒呈倒卵形,充分成熟时果皮呈金黄色,成熟一致,大小整齐,果脐明显,果粉中多,果皮中厚,果皮与果肉易分离,果肉与种子易分离,果汁多,无肉囊,香味浓,品质上等,含糖量16.8%,含酸量0.61%,每100克果肉维生素C含量5.85毫克。植株生长旺盛,芽眼萌发率80.5%,结果枝率55.0%,每个结果枝平均有花序1.32个,副稍结实力强。对霜霉病和白腐病等真菌性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在辽宁沈阳地区5月上旬萌芽,6月上旬开花,9月上旬浆果充分成熟。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约126天,需有效积温2800C。

该品种适宜棚架或篱架栽培,中、短梢修剪。在幼树期要使树势强健而不徒长,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结果后要保持肥水充足,特别要重视秋使有机肥,氮肥要适量,多使磷肥和钾肥。由于其品种果粒较大,果味香甜,可作为高档礼品果销售,而在全国各地设施栽培中发展较快。

四、醉金香的主要优缺点和定位

1、优点:早熟、果实既甜又香、品质优。花芽分化好,易早果丰产、稳产。无核化栽培容易,无核栽培果品质量超过有核栽培。成熟果穗树上挂藏可长达1个多月。抗病性较强。

2、缺点:无核化栽培植物生长调节剂需进行3次处理,较费工:第2次终花期无核化处理需按开花迟早分批进行,实施难度较大。栽培管理不当易产生僵果。无核栽培采、运、销中易落果。

3、定位:是早熟、优质、市场前景较好的品种。因栽培难度较大。未种过的可引种,不宜大面积种植。已种过、有一定经验的可根据劳力等条件扩大种植面积。

五、醉金香的栽培技术

要排除雪害问题必须从棚架自卸雪开始。棚顶的高度从原来的50cm提高到现在的60cm,当雪增厚至5cm左右的时候会自卸载沿场上,但原来的沿场是平的,负荷任然在棚架上,但此时要想打开棚架已成难题。现在把沿场从平放式调整为像教堂屋顶式一样的尖顶式,并用拉开拉拢式排雪法,从而彻底解决了雪害问题。

现在从原来的单层膜加小拱棚形成双层膜覆盖单对强冷空气来临还有被冻害的可能。因此,现在调改成了三层膜覆盖,即中间加一层连体保温棚,彻底排除了被冻害的危害。冻害排除后,随之带来的问题为高温障碍。即高温来临打开棚膜来不及,特别是规模生产的大户怎么办?现在设计成拉开拉拢式快速降温、保温技术,每层都用拉开拉拢法排热保温,彻底排除了这一障碍。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