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角儿苗

   2021-05-14 花木佚名534
核心提示:地角儿苗拉丁学名:OxytropisbicolorBunge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蔷薇目亚目:蔷薇亚目科:豆科亚科:蝶形花亚科族:山羊豆族亚族:黄耆亚族属:棘豆属亚属:大花棘豆亚属

地角儿苗    拉丁学名:OxytropisbicolorBunge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豆科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山羊豆族    亚族:黄耆亚族    属:棘豆属    亚属:大花棘豆亚属    组:轮叶棘豆组    亚组:二色棘豆亚组    种:地角儿苗    命名者及年代:Bunge,1833。

地角儿苗(学名:OxytropisbicolorBunge)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0厘米,外倾,淡灰色。主根发达,直伸,暗褐色。茎缩短,簇生。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与叶柄贴生很高,小叶对生或轮生,叶片线形、线状披针形、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常反卷,两面密被绢状长柔毛,总状花序;花葶与叶等长或稍长,苞片披针形,先端尖,疏被白色柔毛;花葶筒状,萼齿线状披针形,花冠紫红色、蓝紫色,旗瓣菱状卵形,翼瓣长圆形,子房被白色长柔毛或无毛,花柱下部有毛,荚果稍坚硬,卵状长圆形,膨胀,种子宽肾形,暗褐色。4-9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古、西北等地。在东北、内蒙古地角儿苗主要分布于西辽河平原、乌兰察布盟南部、锡林格勒盟北部、大青山、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分布于中、南部黄土丘陵和贺兰山地。蒙古东部也有分布。

地角儿苗为良等牧草,青、干时绵羊、山羊喜食,马、牛也吃。可作为干草原地带或森林草原地带天然草地的补播草种。

一、地角儿苗的形态特征

地角儿苗是多年生草本,高5-20厘米,外倾,植株各部密被开展白色绢状长柔毛,淡灰色。主根发达,直伸,暗褐色。茎缩短,簇生。轮生羽状复叶长4-20厘米;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与叶柄贴生很高,彼此于基部合生,先端分离而渐尖,密被白色绢状长柔毛;叶轴有时微具腺体;小叶7-17轮(对),对生或4片轮生,线形、线状披针形、披针形,长3-23毫米,宽1.5-6.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常反卷,两面密被绢状长柔毛,上面毛较疏。

10-15(-23)花组成或疏或密的总状花序;花葶与叶等长或稍长,直立或平卧,被开展长硬毛;苞片披针形,长4-10毫米,宽1-2毫米,先端尖,疏被白色柔毛;花长约20毫米;花葶筒状,长9-12毫米,宽2.5-4毫米,密被长柔毛,萼齿线状披针形,长3-5毫米;花冠紫红色、蓝紫色,旗瓣菱状卵形,长14-20毫米,宽7-9毫米,先端圆,或略微凹,中部黄色,干后有黄绿色斑,翼瓣长圆形,长15-18毫米,先端斜宽,微凹,龙骨瓣长11-15毫米,喙长2-2.5毫米;子房被白色长柔毛或无毛,花柱下部有毛,上部无毛;胚珠26-28。

荚果几革质,稍坚硬,卵状长圆形,膨胀,腹背稍扁,长17-22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具长喙,腹、背缝均有沟槽,密被长柔毛,隔膜宽约1.5毫米,不完全2室。种子宽肾形,长约2毫米,暗褐色。

二、地角儿苗的主要变种

淡黄花鸡咀咀(OxytropisbicolorBungevar.luteolaC.W.Chang)与地角儿苗的区别在于,花冠淡黄色。分布于中国陕西北部。生长在海拔840米的丘陵上。

三、地角儿苗的生长环境

地角儿苗生长在海拔180-2500米的山坡、砂地、路旁及荒地上。地角儿苗是中国温带南端和暖温带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系典型草原、沙生草原或草甸草原草地的伴生种,偶尔也可进入荒漠草原地带。地角儿苗经常伴生于中国森林草原带,广泛生长在的白羊草草地中,也伴生在甘南陇东黄土高原森林草原与典型草原过渡带丘陵阳坡、半阳坡的小尖隐子草草地中;在中国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省黄土高原的丘陵阳坡、半阳坡出现于茭蒿类型的干草原中。也是这一地带长芒草、冷蒿、百里香干草原的习见伴生种。在撂荒地或人工林地耕作过的土壤上,常能以种子大量繁生,生成地角儿苗占优势的植物群聚。生长区的土壤一般为灰褐土,淡灰褐土或黑垆土。

四、地角儿苗的分布范围

地角儿苗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古、西北等地;在东北、内蒙古地角儿苗主要分布于西辽河平原、乌兰察布盟南部、锡林格勒盟北部、大青山、鄂尔多斯高原一带;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分布于中、南部黄土丘陵和贺兰山地。蒙古东部也有分布。

五、地角儿苗的生长习性

地角儿苗是旱生或中旱生植物。在中国西北,4月萌发,花期在5-6月份,7-8月份结果。

六、地角儿苗的主要价值

地角儿苗为良等牧草,青、干时绵羊、山羊喜食,马、牛也吃。宁夏南部群众注意到当地的达乌里黄鼠非常喜食,被群众称为“黄鼠油饼”但因植株矮小,产量低,且冬季叶片不能很好地保留。鉴于它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可作为干草原地带或森林草原地带天然草地的补播草种,对于增加天然草地豆科牧草的比例有积极作用。

七、棘豆属

猫头刺、高山棘豆、阿尔泰棘豆、似棘豆、瓶状棘豆、长白棘豆、银棘豆、阿西棘豆、耳瓣棘豆、山雀棘豆、鸟状棘豆、八宿棘豆、美丽棘豆、地角儿苗、二花棘豆、二裂棘豆、博格多山棘豆、短梗棘豆、小丛生棘豆、灰棘豆、托木尔峰棘豆、臭棘豆、秦岭棘豆、雪地棘豆、雪叶棘豆、霍城棘豆、缘毛棘豆、灰叶棘豆、蓝花棘豆、混合棘豆、尖喙棘豆、急弯棘豆、密丛棘豆、密叶棘豆、色花棘豆、二型叶棘豆、绵果棘豆、镰荚棘豆、硬毛棘豆、线棘豆、多花棘豆、冷棘豆、陇东棘豆、改则棘豆、华西棘豆、小花棘豆、冰川棘豆、砾石棘豆、球花棘豆、帕米尔棘豆、大花棘豆、米口袋状棘豆、海拉尔棘豆、长硬毛棘豆、短硬毛棘豆、硬毛棘豆、贺兰山棘豆、铺地棘豆、矮棘豆、猬刺棘豆、密花棘豆、和硕棘豆、阴山棘豆、甘肃棘豆、克特明棘豆、克氏棘豆、拉德京棘豆、多伦棘豆、拉普兰棘豆、宽翼棘豆、宽苞棘豆、等瓣棘豆、山泡泡、线苞棘豆、长翼棘豆、长苞棘豆、长梗棘豆、长穗棘豆、马氏棘豆、萨拉套棘豆、黑萼棘豆、黑毛棘豆、米尔克棘豆、小叶棘豆、小球棘豆、窄膜棘豆、软毛棘豆、昌都棘豆、糙荚棘豆、多叶棘豆、内蒙古棘豆、六盘山棘豆、垂花棘豆、黄毛棘豆、黄花棘豆、淡黄棘豆、长萼棘豆、少花棘豆、地皮棘豆、蓝垂花棘豆、疏毛棘豆、宽柄棘豆、宽瓣棘豆、长柄棘豆、帕米尔棘豆、哈密棘豆、阿拉套棘豆、微柔毛棘豆、细小棘豆、祁连山棘豆、砂珍棘豆、多枝棘豆、斋桑棘豆、肾瓣棘豆、乌卢套棘豆、悬岩棘豆、囊萼棘豆、盐生棘豆、萨氏棘豆、萨坎德棘豆、萨乌尔棘豆、伊朗棘豆、塔城棘豆、谢米诺夫棘豆、毛瓣棘豆、四川棘豆、新疆棘豆、西太白棘豆、准噶尔棘豆、温泉棘豆、鳞萼棘豆、胀果棘豆、紫花棘豆、短序棘豆、硫黄棘豆、洮河棘豆、长喙棘豆、天山棘豆、胶黄耆状棘豆、毛齿棘豆、毛序棘豆、毛泡棘豆、毛序棘豆、五台山棘豆、兴隆山棘豆。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