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堇菜 拉丁学名:Violaorientalis(Maxim.)W.Beck. 别名:朝鲜堇菜、黄花堇菜、小堇菜、东方堇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侧膜胎座目 亚目:山茶亚目 科:堇菜科 属:堇菜属 命名者及年代:W.Beck,1916。
东方堇菜(学名:Violaorientalis(Maxim.)W.Beck.)是堇菜科堇菜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地上茎直立,基生叶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花黄色,通常1-3朵,生于茎生叶叶腋;花瓣倒卵形,蒴果椭圆形或长圆形,淡绿色,常有紫黑色斑点。花期4-5月,果期5-6月。生于山地疏林下、林缘、灌丛、山坡草地。分布于吉林省东部、辽宁和内蒙古等地。
一、东方堇菜的形态特征
东方堇菜是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状,长1-3厘米,粗约5毫米,通常垂直,有时斜生,节密生;根多数,成螺旋状密生,白色至淡黄褐色,长达10余厘米,下部有多数丝状细根。地上茎直立,高6-10厘米,上部通常被短细毛。基生叶叶片卵形、宽卵形或椭圆形,长2-4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有时近截形,边缘具钝锯齿,上面几无毛,下面被短毛,叶柄长3-10厘米;茎生叶3(4)枚,上方2枚具极短的叶柄或近无柄,成对生状,下方1枚具短柄与上方叶疏离,托叶小,仅基部与叶柄合生,分离部分卵形,长1-2毫米,全缘或疏生细锯齿。花黄色,直径约2毫米,通常1-3朵,生于茎生叶叶腋;花梗长1-3厘米,被白色细毛,有时无毛;小苞片2,小形,位于花梗上部,通常对生,有时互生,卵形,长1-2毫米;萼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7毫米,先端尖,基部附属物短,半圆形;花瓣倒卵形,上方花瓣与侧方花瓣向外翻转,上方花瓣里面有暗紫色纹,侧方花瓣里面有明显须毛,下方花瓣较短,连距长10-15毫米;具囊状短距,距长1-2毫米;下方雄蕊之距宽约0.5毫米;子房无毛,花柱基部稍直,向上渐增粗,柱头头状,两侧有数列白色长须毛。蒴果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12毫米,淡绿色,常有紫黑色斑点。种子卵球形,长约2毫米,白色至淡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二、东方堇菜的生长环境
东方堇菜生于山地疏林下、林缘、灌丛、山坡草地。
三、东方堇菜的分布范围
东方堇菜产吉林省东部(珲春)、辽宁(凤凰山、鸡冠山)、内蒙古(博克图)。苏联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四、堇菜属
(一)、须毛柱头堇菜亚属:尖叶堇菜、大黄花堇菜、东方堇菜。
(二)、二裂花柱亚属:
1、短距堇菜组:双花堇菜、密叶堇菜、灰叶堇菜、圆叶小堇菜、四川堇菜、粗齿堇菜。
2、长距堇菜组:阔紫叶堇菜、紫叶堇菜、肾叶堇菜、纤茎堇菜、西藏细距堇菜。
(三)、美丽堇菜亚属:
1、高山堇菜组:阿尔泰堇菜。
2三色堇菜组:三色堇。
(四)、堇菜亚属:
1、合生托叶组:狭托叶堇菜、戟叶堇菜、鳞茎堇菜、心叶堇菜、鄂西堇菜、兴安堇菜、西山堇菜、毛柄堇菜、湖南堇菜、长萼堇菜、白花堇菜、莲花山堇菜、大距堇菜、东北堇菜、维西堇菜、蒙古堇菜、分蘖堇菜、白花地丁、北京堇菜、茜堇菜、紫花地丁、早开堇菜、圆叶堇菜、多花堇菜、陕西堇菜、深山堇菜、圆果堇菜、泰山堇菜、细距堇菜、毛瓣堇菜、雪山堇菜、块茎堇菜、斑叶堇菜、阴地堇菜。
2、双缘柱头堇菜组:额穆尔堇菜、如意草、巫山堇菜、悬果堇菜、多形堇菜、假如意草、立堇菜、三角叶堇菜、堇菜。
3、蔓茎堇菜组:七星莲、光蔓茎堇菜、台湾堇菜、台北堇菜。
4、裂叶堇菜组:菊叶堇菜、朝鲜堇菜、南山堇菜、掌叶堇菜、裂叶堇菜、总裂叶堇菜、羽裂堇菜、辽东堇菜。
5、斜柱头堇菜组:兴安圆叶堇菜、长距堇菜、溪堇菜。
6、匍匐堇菜组:灰堇菜、深圆齿堇菜、阔萼堇菜、光叶堇菜、江西堇菜、亮毛堇菜、小尖堇菜、裸堇菜、匍匐堇菜、柔毛堇菜、浅圆齿堇菜、锡金堇菜、毛堇菜、云南堇菜。
7、鸟嘴柱头组:鸡腿堇菜、高堇菜、长梗紫花堇菜、紫花堇菜、西藏堇菜、茂丽堇菜、细齿堇菜、奇异堇菜、石生堇菜、库页堇菜、小齿堇菜、庐山堇菜、蓼叶堇菜、滇西堇菜。
8、阔鞘堇菜组:大叶堇菜、犁头叶堇菜、荁、辽宁堇菜9堇菜组:球果堇菜、硬毛堇菜、香堇菜。
以上物种均分布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