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果

   2021-05-23 苗木佚名4070
核心提示:荚果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蔷薇亚纲目:豆目科: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荚果(legume)是由单心皮发育形成的果实,成熟时沿腹缝线和背缝线开裂,果皮裂成两片。为豆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

荚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豆目    科:含羞草科、苏木科、蝶形花科。

荚果(legume)是由单心皮发育形成的果实,成熟时沿腹缝线和背缝线开裂,果皮裂成两片。为豆科植物所特有的果实,如赤小豆、白扁豆等。但也有些成熟时不开裂的,如落花生、紫荆、皂荚。有的荚果成熟时,在种子间呈节节断裂,每节含1种子,不开裂,如含羞草、山蚂蟥。有的荚果呈螺旋状,如苜蓿。还有的荚果肉质呈念珠状,如槐。

荚果为干果的一种,由一个心皮发育成的果实,豆目植物的果实就属于荚果。常见的荚果有;紫荆、紫藤、刺槐、黄花槐、黄檀、锦鸡儿、油麻藤、黄花决明、扁豆、黄豆等。

荚果由单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如豆目三科的果实。但含羞草的果实,呈分节状,但成熟时不开裂而成节荚。常见有大豆、豌豆、槐树角。

荚果(legume)荚果是单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

一、荚果的形态特佂

荚果是单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成熟后,果皮沿背缝和腹缝两面开裂,如大豆、豌豆、蚕豆等;有的虽具荚果形式,但并不开裂,如落花生、合欢、皂荚等;也有的荚果呈分节状,成熟后也不开裂,而是节节脱落,每节含种子一粒,这类荚果,称为节荚,如决明、含羞草、山蚂蝗等;有的荚果螺旋状,外有刺毛,如苜蓿的果实,或圆柱形分节,作念珠状,如槐的果实。

二、荚果的生长环境

子房成肉质状态进行生长,但成熟后则干燥,沿缝线分裂为二。种子排成一列,可由果皮开裂而散落于地上。因此它也是裂果的一种。象南苜蓿的果实整体成螺旋状盘卷,称为螺旋状荚果,又如山马蝗那样的果实凹缩而不裂开称为节荚果,以与荚果区别。通常当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粉借外力的作用会从雄蕊花药传到雌蕊柱头上,这个过程称为传粉。当花粉在柱头上萌发,产生花粉管进入子房的胚囊,花粉管释放出的精细胞与胚囊中的卵细胞结合受精,然后逐渐发育成种子,而子房则发育成果实,种子包在果实之中。

三、荚果的分布范围

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在气候较干燥的地区。

在我国北方,皂荚天然林(群体)已经消失,仅存的皂荚树零散分布于山区中低海拔地带或丘陵地区的村舍附近。但总体分布成东高西低的趋势。不同的种实特征指标是各自特异的基因型和环境选择压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地理变异规律。概括起来,皂荚种子及荚果特征的地理变异格局分为如下几种情况:1)单荚果质量、荚果长度、荚果宽度及荚果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经度上的南北变异,即均表现为受热量因子的控制,而东西变异不显著,所以其与年均温及年极端高温相关明显;2)荚果宽厚比及种子长宽比,表现为同地理纬度的东西变异,即受水分因子的控制,而南北变异不显著,表现为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3)荚果厚度、种子长度与种子长宽比表现为西南—东北向变异,同时受热量及水分因子的制约,但不表现为西北—东南向的变异,变异主要与年均温、无霜期及海拔高度关系密切,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交互作用明显;4)种子千粒质量无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主要受分布地点的水分、太阳辐射及炎热状况的综合影响。

三、荚果的主要分类

分类

    附果、单果、聚合果、Aggregatefruit、复果、裂果。

肉果

    浆果、柑果、核果、梨果、瓠果。

干果(裂果)

    蓇葖果、荚果、角果、蒴果。

干果(闭果)

    瘦果、颖果、翅果、胞果、坚果、双悬果。

聚合果

    聚合蓇葖果、聚合瘦果、蔷薇果、聚合浆果。

复果

    隐头果。


四、最大的荚果

荚果:荚果是豆科植物的特征,其中最大的荚果名字叫榼藤子,又名眼睛豆、过江龙。这种荚果木质,长达1米多,“过江龙”的美名可能由此而得。荚果宽12厘米,略弯曲,由多数的节组成,成熟时逐节脱落,每节内有一粒种子,种子近圆形,直径6厘米左右,扁平巨大。两个种子拼在一起,活像一副眼镜,所以人们形象地叫它“眼睛豆”。一般的荚果及其种子可作为人和其他动物的食物,而且能生产食用油和纤维,也是生产塑料的原料。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