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草绣球 拉丁学名:CardiandraformosanaHayata 别名:台湾草紫阳花(台湾木本植物志)、台湾人心药(植物分类学报) 界:植物界 科:虎耳草科 属:草绣球属 分布区域:台湾和浙江(昌化)。
台湾草绣球(拉丁学名:CardiandraformosanaHayata),是虎耳草科草绣球属的一个种,主要产于台湾和浙江,喜阴湿,分布在中海拔山地林下。台湾草绣球为灌木,有花期和果期。
一、台湾草绣球的形态特征
台湾草绣球是亚灌木,高50-70厘米;茎初时被稀疏短柔毛,后变无毛。叶常4-7片聚生于茎的上部,薄纸质,狭椭圆形、椭圆形或倒长卵形,长10-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具尾状短尖头,基部渐狭,沿叶柄两侧下延成狭楔形,边缘具三角形小锯齿,两面被稀疏短柔毛,后渐变近无毛,侧脉7-11对,纤细,弯拱,两面平坦,小脉网状,两面明显;叶柄长2-5厘米。
台湾草绣球伞房状聚伞花序通常顶生,总花梗伸长,被紧贴微柔毛;不育花具细长花梗;萼片2,卵形,不等大,较大的长1.5-2.5厘米,其大小几乎等于小的两倍,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截平或微心形,具脉纹;孕性花小,具短柄;萼筒杯状,长约1毫米,萼齿卵圆形,长约0.7毫米,先端略尖;花瓣5或4,卵形或阔长圆形,长约3毫米,宽2-2.5毫米,先端钝圆,基部近截平;雄蕊15-19枚,稍不等长,其长约等于花瓣,多轮排列;子房近下位,花柱2-3,扁平,结果时长1-1.3毫米。
台湾草绣球蒴果卵球形,不连花柱长约3毫米,宽约2.5毫米;种子棕褐色,阔长圆形、阔卵形或阔倒卵形,连翅长0.7-1毫米,两端的翅长0.2-0.25毫米,黄白色,半透明,与种子明显不同色。花期8月,果期10月。
二、台湾草绣球的生长环境
台湾草绣球生长于中海拔山地林下阴湿处。模式标本采自台湾。
三、台湾草绣球的分布范围
台湾草绣球产于台湾和浙江(昌化)。
四、台湾草绣球的命名来源
(华南植物研究所集刊)[BotanicalMagazine20(231):54-551906]
中国植物志:35(1):186
英文植物志:8:407
五、草绣球属
密叶草绣球、台湾草绣球、草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