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樱 拉丁学名:Cerasus“yoko” 别名:阳光、和平之樱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蔷薇科 亚科:李亚科 属:樱属 亚属:典型樱亚属 分布区域:原产日本 命名者及年代:高冈正明1981 中文学名:阳光樱。
阳光樱,樱花园艺栽培种的一种。上世纪50年代,日本爱媛县高冈正明用天城吉野Prunusyedoensiscv.Amagi-yoshino(天城吉野由大岛樱Prunuslannesianavar.speciosa与江户彼岸Prunuspendulaf.ascendens杂交而成,其父母本与染井吉野相反)与寒绯樱Prunuscampanulata杂交育成。
阳光樱是为数不多能够适应我国国内南北方气候,并为粉红花的单瓣樱花,因其粉红色及耐热性来自中国热带亚热带的寒绯樱的基因,阳光樱也具有耐热性,可以在炎热的地方种植生长,同时由于染井吉野的理论寿命为60年,阳光樱成搭配甚至替代染井吉野的最佳品种之一。
一、阳光樱的品种由来
上世纪50年代,日本爱媛县高冈正明用天城吉野Prunusyedoensiscv.Amagi-yoshino(天城吉野由大岛樱Prunuslannesianavar.speciosa与江户彼岸Prunuspendulaf.ascendens杂交而成,其父母本与染井吉野相反)与寒绯樱Prunuscampanulata杂交育成。
二、阳光樱的形态特征
阳光樱是落叶乔木,树形伞形,树皮灰色,有细密纵纹,小枝中等,灰棕色,极粗糙,分枝较稀,皮孔唇型,中等。幼叶黄绿色,正面无毛,背疏毛。成叶倒卵形,长9—13厘米,宽5—7厘米,先端尾状锐尖形,基部圆形,叶缘锯齿微有重锯齿,齿端锐尖,有红腺点。叶表面浓绿色有光泽,无毛;背面淡绿色有光泽,侧脉及细脉上有疏毛,叶柄无毛长约2厘米,上端有1—2个腺体。托叶线性。花先叶开放,伞形花序,3朵花,花朵水平略下垂开展,鳞片外面有毛先端长伏毛,花总梗长1—1.5厘米,绿色有毛,小花梗淡绿色上部带暗红紫色,密生直立毛,长2.4—2.8厘米。小苞片红色无毛,长约0.5厘米,宽约0.4厘米。萼筒长钟形无毛,暗红紫色至红赤色,长0.8—1.1厘米;萼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无毛,全缘疏有缘毛,内侧区呈船底形,长0.7厘米,宽0.4厘米。花5瓣,花径4—4.5厘米,淡红紫色,花瓣广椭圆形,辨面多少有些曲。长约2.2厘米,宽2厘米,先端凹,有细齿状蚀刻,花瓣面有明显脉纹,颜色深。
阳光樱花期3月下旬4月初(长江中下游)。4月上中旬(北京、山东)。
三、阳光樱的生长表现
阳光樱花大色艳,花期与染井吉野相近,与染井吉野樱近乎同时开放,搭配出真正红白相衬的樱花隧道,在日本称之为“桜并木”。阳光樱树势强健,抗病抗逆性强,其既耐寒又耐热的特性使其适用范围极广,据山东高端樱花联盟丁立新多年实验认为阳光樱是樱花园艺栽培种中不可多得的品种。
四、阳光樱的相关资料
据日本学者撰著权威性樱花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原生中国,最早是从喜马拉雅山脉传入日本的。据相关文献资料考证,中国栽种樱花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日本栽种樱花的历史仅为千余年,比中国整整晚了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