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刺

   2021-12-02 花木佚名1058
核心提示:猫儿刺拉丁学名:IlexpernyiFranch.别名:老鼠刺、狗骨头、裴氏冬青、八角刺二名法:枸骨IlexcornutaLindl.amp;Paxton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无患子目亚目:卫矛亚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亚属:冬青亚属。猫儿刺冬青科冬青属。株高可达2米。基部常有主杆,多分枝,皮灰褐色,有光泽,小枝细长有条棱,托叶和叶柄在长枝上硬化成刺,短枝上的脱落。偶数假掌状复叶,小叶4,倒卵状披针形,顶有针尖。花梗单生,中部以上有关节,花蝶形,黄色,萼筒状钟形,基部

猫儿刺    拉丁学名:IlexpernyiFranch.    别名:老鼠刺、狗骨头、裴氏冬青、八角刺    二名法:枸骨IlexcornutaLindl.&Paxto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无患子目    亚目:卫矛亚目    科:冬青科    属:冬青属    亚属:冬青亚属。

猫儿刺冬青科冬青属。株高可达2米。基部常有主杆,多分枝,皮灰褐色,有光泽,小枝细长有条棱,托叶和叶柄在长枝上硬化成刺,短枝上的脱落。偶数假掌状复叶,小叶4,倒卵状披针形,顶有针尖。花梗单生,中部以上有关节,花蝶形,黄色,萼筒状钟形,基部有囊状突起,雄蕊10个,2体(9+1)。荚果圆筒形,无毛。

一、猫儿刺的形态特征

猫儿刺高1-8米;树皮银灰色,纵裂;幼枝黄褐色,具纵棱槽,被短柔毛,2~3年小枝网形或近网形,密被污灰色短柔毛;顶芽卯状同锥形,急尖,被短柔毛。叶片革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3厘米,宽5-14毫米,先端三角形渐尖,基部截形或近圆形,边缘具深波状刺齿1-3对,叶面深绿色,具光泽,背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中脉在叶面凹陷,在近基部被微柔毛;托叶三角形,急尖。花序簇生于2年生枝的叶腋内,多为2-3花聚生成簇,每分枝仅具l花;花淡黄色,全部4基数。退化子房圆锥状卵彤,先端钝,长约1.5毫米,雌花: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像雄花;花瓣卵形,果球形或扁球形,直径7~8毫米,成熟时红色,宿存花萼四角形,直径约2.5毫米,具缘毛,宿存柱头厚盘状,4裂,分核4,轮廓倒卵形或长圆形,内果皮小质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二、猫儿刺的生长习性

猫儿刺露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瘠薄土壤,以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之沙壤土生长、为中国特有植物。

三、猫儿刺的分布范围

猫儿刺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和贵州等地。

四、猫儿刺的繁殖方法

猫儿刺的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或扦插。

五、猫儿刺的栽培技术

盆栽猫儿刺宜用含腐殖质丰富、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一般在春季2月至3月萌动前上盆,栽后浇透水,放在半阴处缓苗2周至3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并经常向叶面喷水,以营造一个空气湿润的小环境,使叶片葱茏,果实众多。夏季高温时要加强通风,稍作遮阴,防止烈日暴晒。

移栽可在春秋两季进行,而以春季较好。移时需带土球,因猫儿刺须根稀少,操作时要特别防止散球,同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以减少蒸腾,否则难以成活。猫儿刺耐修剪,可修剪成各种树姿,供观赏。

六、猫儿刺的管理

猫儿刺耐修剪,每年的6、7月份和10月份各做一次修剪,剪去枯枝、病虫枝、过密枝及徒长枝,过长的枝条要剪短。冬季移至阳光充足的低温室内,保持盆土偏干一些,0℃以上即可安全过冬。每年春季换盆一次,盆土可用腐叶土、园土和沙土各1份的混合土,并加入少量的蹄甲片或骨粉等含磷量较高的肥料作基肥。猫儿刺生长期常有红蜡蚧为害枝干,要注意及时防治。

七、猫儿刺的主要价值

系水土保持和荒山造林优良树种,亦可作薪材。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