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形铁线蕨

   2021-12-03 花木佚名318
核心提示:半月形铁线蕨拉丁学名:AdiantumphilippenseL.Sp.别名:菲岛铁线蕨界:植物界门:蕨类植物门纲:蕨纲亚纲:薄囊蕨亚纲目:真蕨目科:铁线蕨科属:铁线蕨属种:半月形铁线蕨命名者及年代:L.,1753。半月形铁线蕨(学名:AdiantumphilippenseL.)是铁线蕨科、铁线蕨属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栗色,有光泽,叶片披针形,羽片互生,斜展,彼此疏离,对开式的半月形或半圆肾形,不育叶的边缘具波状浅裂,裂片先端圆钝,下缘全缘,两侧不对称,

半月形铁线蕨    拉丁学名:AdiantumphilippenseL.Sp.    别名:菲岛铁线蕨    界:植物界    门:蕨类植物门    纲:蕨纲    亚纲:薄囊蕨亚纲    目:真蕨目    科:铁线蕨科    属:铁线蕨属    种:半月形铁线蕨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半月形铁线蕨(学名:AdiantumphilippenseL.)是铁线蕨科、铁线蕨属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栗色,有光泽,叶片披针形,羽片互生,斜展,彼此疏离,对开式的半月形或半圆肾形,不育叶的边缘具波状浅裂,裂片先端圆钝,下缘全缘,两侧不对称,着生于羽片下缘的中下部,顶生羽片扇形,叶脉多回二歧分叉,直达边缘,两面均明显。羽轴、羽柄均与叶柄同色,有光泽,无毛,叶轴着地生根,行无性繁殖。孢子囊群以浅缺刻分开;囊群盖线状长圆形,孢子周壁具明显的细颗粒状纹。

半月形铁线蕨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也广布于亚洲其他热带及亚热带的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并达热带非洲及大洋洲。群生长在海拔240-2000米的较阴湿处或林下酸性土上。

半月形铁线蕨生长在pH值4.5-5.0左右的土壤上,是酸性红黄壤的指示植物。半月形铁线蕨的全草可药用,治乳汁不通,乳腺炎,膀胱炎等症。

一、半月形铁线蕨的形态特征

半月形铁线蕨植株高约15-5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被褐色披针形鳞片。叶簇生;柄长6-15厘米,粗可达2毫米,栗色,有光泽,基部被相同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3-6.5厘米,奇数一回羽状;羽片8-12对,互生,斜展,相距1.5-2.5厘米,彼此疏离,中部以下各对羽片大小几相等,长2-4厘米,中部宽1-2.3厘米,对开式的半月形或半圆肾形,先端圆钝或向下弯,上缘圆形,能育叶的边缘近全缘或具2-4浅缺刻,或为微波状,不育叶的边缘具波状浅裂,裂片先端圆钝,具细锯齿,下缘全缘,截形或略向下弯,罕为阔楔形,两侧不对称,具长柄(长1-1.5厘米),着生于羽片下缘的中下部或1/3处,常与下缘以锐角相交,柄端具关节,老时羽片易从关节脱落而柄宿存,上部羽片与下部羽片同形而略变小,顶生羽片扇形,略大于其下的侧生羽片。叶脉多回二歧分叉,直达边缘,两面均明显。叶干后草质,草绿色或棕绿色,两面均无毛;羽轴、羽柄均与叶柄同色,有光泽,无毛,叶轴先端往往延长成鞭状,着地生根,行无性繁殖。孢子囊群每羽片2-6枚,以浅缺刻分开;囊群盖线状长圆形,上缘平直或微凹,膜质,褐色或棕绿色,全缘,宿存。孢子周壁具明显的细颗粒状纹饰,处理后易破裂和脱落。

二、半月形铁线蕨的物种区别

半月形铁线蕨与近缘种孟连铁线蕨(AdiantummenglianenseY.Y.Qian)的区别是:羽片裂片宽度小于羽片宽度的三分之一,裂缝不明显,裂片间距小,裂片不分裂或再次分裂,假囊群盖长线状,或凹陷,叶干后深绿色。

三、半月形铁线蕨的产地生境

半月形铁线蕨分布于中国台湾(台北)、广东(乐昌、惠阳、罗浮山、花县、广州、阳春、高州)、海南、广西(百色、德保、横县、容县)、贵州(册亨、安龙)、四川(屏山、米易、冕宁、盐边)、云南(临沧、大姚、漾濞、禄劝、河口、凤仪、莲山、思茅、允景洪、勐海、麻栗坡、富宁、新平、景东、版纳易武)。也广布于亚洲其他热带及亚热带的越南、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并达热带非洲及大洋洲。群生长在海拔240-2000米的较阴湿处或林下酸性土上。

四、半月形铁线蕨的生长习性

1、配子体发育:孢子萌发播种5-6天,孢子开始萌发,原叶体母细胞吸水膨胀,体积变大至椭球形,顶破孢壁的三裂缝,细胞内充满叶绿体。播种7-8天,初生假根伸出,椭球形有的第二假根在初生假根还未伸长时就长出,着生在原叶体母细胞的另一侧,与初生假根相对生长。有的则初生假根继续伸长,伸长至50-70μm时,原叶体母细胞开始发育。

2、丝状体:孢子播种8天后,原叶体母细胞横向分裂,形成2个细胞,基原细胞和原丝体母细胞,孢子发育开始进入到丝状体阶段,假根与丝状体发育方向垂直,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基原细胞内含脂质滴。原丝体母细胞顶端继续分裂进入3细胞时期的的同时,自体向一侧倾斜,成拱桥形,此时假根一至两条。有的个体,在基原细胞的两侧各发育出一个拱形细胞。原丝体母细胞仍保留分裂能力,胞内叶绿体向细胞核方向移动,在远轴处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胞,顶端细胞不断伸长至保龄球形。

3、片状体:孢子培养11天左右,丝状体顶端细胞纵向分裂,一维发育变成二维发育进入幼片状体阶段。有的丝状体进入二维发育,则是处于丝状体中央的细胞斜向分裂出一个细胞,这个细胞又连续横向分裂成分枝丝状体。有的幼片状体在基部基细胞处分裂出分枝丝状体。多数幼片状体2列细胞,少数片状体部分区域2列细胞,部分区域1列细胞。偶有片状体2列细胞发育不同部,1列明显突出。片状体顶端细胞开始向各个方向分裂,顶端区域趋近圆形。培养13天左右,原叶体细胞基部细胞列数1-2列,中央列数3-4列,呈梭形。假根发育至5-7条,处于中央的细胞也会发育出假根。大多数假根都发育在幼片状体的一侧,偶有假根基部偏向一侧膨大,假根顶端缢缩。孢子培养15天,片状体细胞数增多,基部细胞体积较大,顶部细胞排列紧密,体积较小,可长至12-15个细胞长,5-7个细胞宽。顶端一排细胞分裂旺盛,叶绿体充盈,细胞连续纵向分裂,排成整齐的一条线。培养17天,随着细胞的快速分裂,顶端中心区域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两边细胞体积稍大,使得顶端细胞边缘中央产生小凹陷,凹陷处即为原叶体的生长点。培养21天,片状体两翼处细胞增多,向左右延伸。有的片状体基部单列细胞2-3个,中部细胞4-5列,向上顶部细胞列数突然增多;有的基部细胞单列纵向排列4-5个,向上细胞列数递增,顶部边缘波浪形。若片状体中部细胞死亡,该处无细胞产生空缺,而周围细胞并不受影响,片状体也能继续良好发育。培养25天后,片状体长至心形原叶体。原叶体发育类型特殊,不符合Nayar总结的原叶体发育类型。片状体时期,少数片状体的顶端细胞,由于不等斜向分裂,使顶端细胞开始向两个方向发育,出现缺刻型生长点。随着细胞的继续分裂,生长点明显,但生长点处细胞体积并无明显较小,与周围细胞等大。两翼细胞各自向上斜向分裂,或一边发育快,一边发育慢,生长不同步。

4、生长点:片状体阶段,开始出现生长点。生长点的发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生长点处细胞排列紧密,体积较下面邻近细胞明显较小,细胞呈长柱形,排成一排,两翼细胞分裂较快,使得生长点下陷,随着原叶体的发育,生长点与两翼呈“U”型。另一种方式是生长的处细胞无明显的体积较小,和下面邻近细胞无太大差异,与两翼细胞边缘也无紧密排列的小细胞,生长点与两翼呈“V”型。形成孢子体后,生长点处向上分裂发育,倒“V”型。

5、边缘细胞及营养细胞:原叶体边缘细胞整体构成波浪形,大多数细胞为边缘平滑突起的柱形,有的细胞边缘略内凹。一圈边缘细胞中,偶有单个形态差异明显的细胞,如梭形、椭球形、楔形、“U”形。原叶体营养细胞形状不规则,鳞片状排列,或簇状排列。细胞内富含叶绿体。

6、假根及叶绿体:假根从孢子萌发起一直伴随原叶体存在。初生假根有少量内含物,多数初生假根叶绿体极少,只有少数个体的初生假根含明显叶绿体。假根刚萌发出时球形,逐渐延伸。多数假根基部膨大,少有假根基部偏向一侧膨大,偶有假根在基部偏上处膨大。片状体阶段,假根内仍有叶绿体存在。原丝体细胞中的叶绿体,形状不规则,多数为椭球形或多边形,能明显看到基粒。不论是丝状体还是片状体,叶绿体都在基部细胞和顶端细胞处密布,在中间区域和两翼处均匀分布。

五、半月形铁线蕨的主要价值

(一)、环境:该种生长在pH值4.5-5.0左右的土壤上,是酸性红黄壤的指示植物。

(二)、药用

1、【景颇药】得滥做:全草治乳汁不通,乳腺炎,膀胱炎《德宏药录》、《滇药录》。得滥做:全株治乳汁不通,乳腺炎,膀胱炎《滇省志》、《德民志》。

2、【彝药】洛玛乌列,猪毛七,猪鬃草,猪毛肺经草,铁线草:全草治无名肿毒,烧伤烫伤,咯血,吐血,瘰疬,咳喘,胃痛,疟疾,猝死《彝植药续》。

3、【傣药】牙呼话(德傣):全草用于利尿《滇药录》、《滇省志》。

4、【佤药】Guaxsiahlungmgong(光下奴棋):全株治乳汁不通,乳腺炎,膀胱炎《滇省志》。

5、【维药】皮尔斯亚维仙,黑斯拉吉,谢洁然吐勒吉巴勒:全草疏通胃肠道胆质津液,黑胆质津液,痰质性津液并清肺胸,利呼吸,治肝病,除尿道结石,通经,催下胎盘;煎液滴鼻治感冒洗头爽脑;捣糊调油外敷治斑秃,淋巴结核,痤疮,睾丸炎肿;干草研末调牛骨髓外敷治头痛,可止脱发,催生头发并治头疮《维医药》。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