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槭 拉丁学名:AcerwangchiiFa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无患子目 科:槭树科 属:槭属 组:全缘叶槭组 分布区域:广西北部 保护级别:易危(IUCN标准)。
天峨槭,(学名:Acerwangchiisp.wangchii),为双子叶植物纲、槭树科、槭属的一个亚种。绿乔木,高达15米,胸高直径18厘米。花期不明,果期9月。
天峨槭产于广西北部。生于海拔1500米的阔叶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天峨、南丹两县。
一、天峨槭的形态特征
天峨槭是绿乔木,高达15米,胸高直径18厘米。树皮粗糙,深褐色或深紫色。小枝细瘦,常4-5枚生于小枝顶端,嫩时淡紫绿色,后变褐色,无毛,具淡黄色椭圆形皮孔。冬芽卵圆形,鳞片钝尖,覆叠。
天峨槭叶革质,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9-11厘米,宽2-3厘米,基部阔楔形,先端渐尖,尖头长1-1.5厘米,常稍弯曲,边缘全缘或稍呈浅波状,上面干后淡绿色,下面略被白粉;主脉在上面稍下凹,在下面显著,侧脉13-15对,细瘦,约以60度的角自主脉叉分,在上下两面均仅微显著,稍向上弯曲,未达于叶的边缘以前即行隐匿不现,小叶脉不发育;叶柄紫绿色或淡紫绿色,无毛,长1.5-2厘米,稀达2.2厘米。
天峨槭花的特性未详。果序伞房状,顶生,长4厘米,被很密的淡黄色绒毛;果梗粗壮,常长1.2-1.5厘米,紫色,被淡黄色绒毛。
小坚果紫色,特别凸起,长8-9毫米,宽6毫米,翅镰刀形,初系淡紫色,后变淡黄色,宽1-1.2厘米,连同小坚果长2.2-2.4厘米,张开成锐角。花期不明,果期9月。
二、天峨槭的生长环境
天峨槭生长在海拔1500米的地带。
三、天峨槭的分布范围
天峨槭国内分布于广西北部。
四、天峨槭的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