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刺蔷薇 拉丁学名:RosasweginzowiiKoehne 别名:刺梨子、大油瓶子、金罂子、金樱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蔷薇亚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亚科:蔷薇亚科 属:蔷薇属 亚属蔷薇亚属 种:扁刺蔷薇 亚种:腺叶扁刺蔷薇 组:桂味组 系:宿萼大叶系。
扁刺蔷薇(拉丁名:RosasweginzowiiKoehne),是蔷薇科蔷薇属的一种灌木,高3-5米;小枝圆柱形。花瓣粉红色,宽倒卵形;花柱离生,密被柔毛。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有短颈,紫红色,外面常有腺毛,萼片直立宿存。花期6-7月,果期8-11月。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生山坡路旁或灌丛中,海拔2300-3850米。扁刺蔷薇的果实为滋补强壮药,能补肝肾,益气涩精,固肠止泻。
一、扁刺蔷薇的形态特征
扁刺蔷薇灌木,高3~5m。茎灰黑色,小枝圆柱形,紫红色,常无毛,平皮刺,老枝常混有针刺。小叶7~11,小叶片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花单生,或2~3枚簇生,花瓣粉红色。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有短颈,紫红色,外面常有腺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二、扁刺蔷薇的生长环境
扁刺蔷薇生山坡路旁或灌丛中,海拔2300-3850米。
三、扁刺蔷薇的生长习性
扁刺蔷薇喜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适生于排水良好的肥沃润湿地。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但栽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而又排水通畅的土壤中则生长更好,也可在粘重土壤上正常生长。不耐水湿,忌积水。
四、扁刺蔷薇的分布范围
扁刺蔷薇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等省区。
五、扁刺蔷薇的繁殖方式
1、扁刺蔷薇播种
种子可供育苗,但因种子培育较难成活,一般不建议使用种子进行培育。生产上多用当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名贵品种较难扦插。
2、扁刺蔷薇分株
即是将植物的根、茎基部长出的小分枝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然后分别栽植,使之长成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成活快。园艺上广泛应用。
3、扁刺蔷薇扦插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用当年嫩枝扦插育苗,容易成活。要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选好插穗后要精心处理。嫩枝插的插穗采后应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响成活。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刚烧完的草木灰,有防止腐烂的作用。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生根最快。温度过低生根慢,过高则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烂。所以,如果人为控制温度的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条件下,则以春秋两季温度为宜。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使之过湿,否则引起腐烂。同时,还应注意空气的湿度,可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湿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时间内通气。
4、扁刺蔷薇压条
蔷薇繁殖应选择优良品种中较老的枝条,用压条法育苗。压条是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成株率高,但繁殖系数小,多在用其他方法繁殖困难,或要繁殖较大的新株时采用。压条是对植物进行人工无性繁殖(营养繁殖)的一种方法。与嫁接不同,枝条保持原样,即不脱离母株,将其一部分埋于土中,待其生根后再与母株断开。
5、扁刺蔷薇嫁接
嫁接法繁殖,无性繁殖的幼苗,当年即可开花。用作盆花的苗,应选择优良品种中较老的枝条。
六、扁刺蔷薇的主要价值
扁刺蔷薇的果实和茎皮可入药。
1、采收储藏
秋季采收果实,或砍下树枝,剥取枝皮。晒干。
药物配伍
八味儿茶汤:儿茶,鬼箭锦鸡儿,白花刺参,小檗中皮,蔷薇果(茶藨果),宽筋藤,乳香,麻花艽。
2、性味
味苦,性凉。《味气铁鬘》:性平、微凉。《藏药配方新编》:味苦,性凉。《新编藏医学》:味苦,性凉。
3、功效
解毒,敛黄水。治中毒症、黄水病。
4、用法用量
常配方用,3~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