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冬青

   2022-01-21 花木佚名283
核心提示:滇缅冬青拉:丁学名IIlexwardiiMerr.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卫矛目科:冬青科属:冬青属种:滇缅冬青保护级别:近危(IUCN标准)二名法:IIlexwardii。滇缅冬青(学名:IIlexwardiiMerr.)为

滇缅冬青    拉:丁学名IIlexwardiiMerr.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卫矛目    科:冬青科    属:冬青属    种:滇缅冬青    保护级别:近危(IUCN标准)    二名法:IIlexwardii。

滇缅冬青(学名:IIlexwardiiMerr.)为冬青科冬青属的植物。分布在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1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多生于山坡灌丛中。

一、滇缅冬青的形态特征

滇缅冬青是常绿灌木,高2米;小枝圆柱形,粗壮,灰色,具纵棱及皱纹,具半圆形或新月形凸起的叶痕,皮孔缺乏,当年生幼枝被微柔毛;顶芽近球状圆锥形,被微柔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4~6(~9)厘米,宽1~3厘米,先端尾状渐尖,渐尖头长10~15毫米,基部圆形或钝,边缘具疏锯齿,齿尖常黑色,干时叶面橄揽色,具光泽,背面无光泽,主脉在叶面凹陷,被微柔毛,背面隆起,无毛,侧脉7~8对,在叶面略凹入,背面显著,网状脉两面不明显;叶柄长5~7毫米,上面具纵槽,被微柔毛,背面凸起,无毛;托叶狭三角形,长约1毫米,宿存。雄花序:由3花排成的聚伞花序簇生于二年生枝的叶腋内,呈假圆锥花序式,被微柔毛;苞片卵形,被微柔毛,急尖,具2基生钻状附属物;总花梗长2~3.5毫米,花梗长1.5~2毫米,具纵棱,中部具2枚小苞片或无;花萼盘状,直径2.5~3毫米,5或6深裂,裂片三角形,急尖,被微柔毛及缘毛;花冠辐状,直径5~6毫米,花瓣长圆形,长1.7~2毫米,啮蚀状,无缘毛,基部稍合生;雄蕊略短于花瓣,花药卵球形;退化子房垫状,顶端具不明显的沟。雌花序由具单花的分枝簇生,花梗长3~4毫米,花萼及花冠像雄花;退化雄蕊长为花瓣的2/3,败育花药箭头形;子房近球形,直径约1.5毫米。果梗长3~4毫米,果球形,直径3~4毫米,成熟后红色,外果皮膜质,中果皮肉质,宿存花萼平展,盘状,直径约3毫米,具缘毛,宿存柱头乳头状;分核6,长圆形,长约1.5毫米,宽约0.5毫米,两端钝,平滑,背部沿中央具纵条纹,腹面具龙骨突,内果皮革质。花期7月,果期9~11月。

二、滇缅冬青的生长环境

滇缅冬青生于海拔2100~2400(~3000)米的山坡灌丛中。

三、滇缅冬青的分布范围

滇缅冬青产于云南西部(大理、漾濞)和西南部(腾冲、龙陵、德宏)。

四、滇缅冬青的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五、滇缅冬青的物种区别

本种和滇西冬青在被微柔毛的簇生花序、小的球形果和平滑革质的分核等方面相似,但后者叶片亚革质,较大,近全缘,分核椭圆形,较大,两端具尖头而不同。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